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连市推进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思考和体会

  近些年来,中小学“择校热”成为困扰教育的一大难题。择校热的背后,有家庭和社会教育观念、成才标准的问题,但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是催生年复一年“择校热”的根本原因。

  大连市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当年就取消了全市统一组织的小升初考试,实行小学、初中全部按学区划片免试就近入学。但是,在当时校际间办学条件存在明显差距的情况下,就近入学遭遇了层层阻力。这些阻力告诉我们,在政府还没有把每一所学校办成标准化学校的情况下,仅靠一纸行政命令让百姓就近入学,是难以实现的。破解择校难题,真正的出路还在于构建良好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从1996年开始,我市开始在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重点内容包括,一是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仅近三年,市区两级财政就投入30多个亿,用于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化建设,到目前,全市14个区市县、先导区有七个地区实现了省基础教育强县建设目标,六个地区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认定,为就近入学提供了保障。二是合理配置师资力量。我市建立了区市县统筹的教师交流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把教师在薄弱学校的工作经历和业绩作为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推进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在区域内流动。仅近三年,全市共交流教师3490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其中骨干教师998人,占交流教师的29%。教师交流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均衡了师资资源,缩小了校际之间师资水平的差别。三是组建特色品牌学校发展联盟。从2011年开始,我市开始实施区际组团办学,目前已形成了由10个区市县和先导区参与的四大教育组团,实现了在学科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培训、校园文化等方面全市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全方位提升了义务教育整体质量。从2013年开始,将首批80所优质特色品牌学校与薄弱学校建立了教育发展共同体,重点打在缩小校际间师资力量方面的差距,以满足家长对“好教师”、“好学校”的需求。区际组团办学和特色品牌学校发展联盟的实施,使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均衡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四是实行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我市从1993年开始实行重点高中“指标到校”政策,旨在鼓励学生在本学区学校就读。近年来,我市逐步扩大“指标到校”比例,2014年已达到70%;逐步拉大“指标到校”分差,同一重点高中录取的不同初中指标生最低分数差由10分拉大到35分。“指标到校”政策的实施,对均衡生源结构,抑制择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五是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大连市把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务院“两为主”的要求,在就近入学、享受免费政策等方面享受和本地市民同等待遇,并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纳入普通高中公费录取之列。

  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下发后,大连市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的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重新修订并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就近入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要求合理调整就近入学学区,严格按照划定的学区进行招生;坚决杜绝“以分择生”的行为,严禁任何学校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严禁初中从小学各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特殊”培养,严禁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进行招生,严禁举办各类特长班,不允许招收特长生;实行阳光分班电脑派位,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监察人员、学生家长及社会监督员参与,由公证部门公证,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个别学校收取择校费的行为,坚决切断收取择校生与获得利益的联系;严格学籍管理,坚决控制以择校为目的的学生非正常流动,实现全市中小学学籍流转电子化和指标生认定公开化。二是进一步加大了就近入学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网站、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确保就近入学政策公开透明,包括学区划分、招生计划、程序时间、招生结果以及招生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等,详细宣传招生政策,逐一解答家长疑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将就近入学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把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纳入政府考核项目,与行风评议、政绩考核紧密联系起来,年底将督导结果进行通报,并对违规违纪者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目前,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工作已经进入到一种常态化的管理模式,100%的小学和初中实行了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生逐年减少,学生择校率呈逐年下降态势。以初一为例,城市学生择校率已由五年前的8.5%下降到目前的1.4%,实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中规定的目标和任务。

  2015年,大连市将在“均衡”的基础上,在“优质”上寻找新的突破,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就近入学方案,着力聚焦主城区、热点学校择校问题,对名校、热点学校的择校生比例进一步严格控制。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学段,特别抓好入学前期政策解读、规划与引导。二是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提高义务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三是探索学校联盟、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等改革试点,把优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辐射出去,让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多一些,进一步满足百姓“就近上学,而且是就近上好学”的愿望。(大连市教育局局长 赵阳)

2015年4月1日

收藏
(责任编辑:柴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