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创设多元培养模式

2015-05-1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国家重点职校。学校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拥有4个校区,已建成现代国际商务和现代旅游实务两个市级开放实训中心,64个实训室。依据上海市及长宁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位优势,学校紧贴市场、紧贴企业、紧贴现代服务业一线,科学准确定位,合理有序布局,努力把区域优势转化成办学优势,逐步形成了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不同专业群特色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基础

  为应对国家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岗位、方向的变化,学校于近年重新梳理了原有专业设置,形成了“一条主线、四个专业群”。专业数由26个减少到15个,突出了现代服务业特色,以优质品牌专业为龙头,有重点、分层次、动态地进行现代国际旅游、现代国际商贸、现代数字媒体、现代汽车服务四个专业群建设。

  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不断改革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行了工学结合,开展了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校企共同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实践过程

  在两年的示范校建设中,学校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积极开发紧密型深度合作企业,建立订单、冠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逐步开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机制,达到企业、学校、学生多方受益,成为同类中职校的示范。

  国际旅游专业群——“4+X+1~2”分阶段螺旋递进式模式改革

  该专业群根据上海旅游行业发展动态,突出“国际化”和“时代性”两大特点,探索和优化“4+X+1~2”分阶段螺旋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打破学校与企业的界限,探索学生分阶段工学交替、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学生高一年级在校学习,进行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操练,每学期至少抽1天到知名高星级饭店参观,以便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环境有个初步的了解;在高二年级开始实施工学交替,或每周一天(“4+1”),或一个月集中到饭店见习,进行职场体验;在高三年级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饭店专业综合实训,进行项目实践教学,然后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全日制顶岗实习。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职业生涯的学习——体验——实践三个层次为主线,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学校已与波特曼·丽嘉、虹桥万豪、国际贵都等国际知名饭店以及国内锦江、衡山、东湖饭店管理集团等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让饭店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参与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内容的研讨,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研究,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需性,从而培养出一批职业素养好、岗位适应快、迁移能力强、技能水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现代国际商贸——“校企融通、公司模拟”模式改革

  该专业群利用大虹桥发展优势,吸收企业人员参与制定、调整及修改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专业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融通、公司模拟”的实践探索,推进国际商务专业外延发展,根据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国际商务专业也面临调整与发展,学校要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拓宽国际商务的专业方向。一年级学生在校学习,进行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二年级学生进行“4+1”模式的工学交替探索,即4天在学校接受项目实践教学,1天在企业进行职场体验;三年级学生顶岗实习,先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国际商务专业综合实训,在仿真环境中模拟国际商务业务的处理,而后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全日制顶岗实习。

  “校企融通、公司模拟”就是要打破学校与企业的界限,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校企融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将按照项目实践教学——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个阶段,学生职业生涯的学习——体验——实践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标准的对接。

  现代数字媒体专业群——“项目驱动,中心孵化”模式改革

  为了培养企业行业发展需要的动画与游戏专业人才,学校将携手计算机动画与游戏企业,校企共建体验、实训、实习中心,将企业搬进校园,构建“项目驱动、中心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搭建企业环境,使学生能参与到项目制作过程中,用综合实训和实习方式为学生架起一座由学校到企业的桥梁,使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新生力量。另一方面,鼓励优秀学生通过开设工作室、创办微型企业。优秀学生通过中心孵化,学会开发项目,使之成为有创意的动漫行业的自主创业者。

  目前,该专业群已将国际和国内典型的动漫项目引进学校,增加学生体验与学习的资源,丰富教学资源库,成为专业教学的内容与范例。企业的计算机动画与游戏制作项目带进中心,成为校企合作的纽带,做学一体的载体,提高师生制作技能。

  现代汽车服务专业群——“校厂一体化”模式改革

  紧密依托与学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的和平汽车修理厂,加强校企联动,本专业群积极探索创建以区域汽车市场所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特色的“任务驱动、实景仿真、做学合一、校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双赢”为契合点,紧密依托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负责人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生产实际为依据,以贴近一线生产为主线,促使学生实现岗位任务与知识技能的“零对接”,实现学生应用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全面发展。

  目前,该专业群通过“校厂一体化”模式改革,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汽车维修、汽车运用第一线需要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具备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富有一定创新精神与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检修等相关工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效果与推广

  依靠三方联动,助推培养模式多样化改革

  在近两年学校发展中,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依靠行业企业,深化产学合作,坚持以学校为主体,探索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三方联动,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推进旅游类专业国际化、汽车服务类专业校厂一体化办学,建设校内“国际商务模拟公司”和“动漫人才孵化中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两年里,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稳定、紧密的合作企业达40家以上;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进一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年突破1万人次;进一步加强职教集团成员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合作办学,服务中西部,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瞄准社会需求,创新“公司模拟、实景仿真、中心孵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进一步扩大“订单式培养”规模,在原有“4+X+1~2”分阶段螺旋递进式人才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创新“公司模拟、实景仿真、中心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宽学校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人才培养规格。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鼓励“多证融通”,使毕业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