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外国语大学首次提出构建“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打造一个服务于多层次多维度的培养平台,以多个学科领域的辅修专业平台、项目证书平台和大类课程平台等形式向多语种学生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复合。
“多语种”指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 “+”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融合,强调的一是“通(融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这个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涉及“外语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和“领域精英人才培养计划”两大人才培养实施计划。着力培养多语种语言文学人才、多语种国别区域人才、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多语种国际组织人才、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多语种国际事务人才等六类人才。
仅2015年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已先后开设了拉丁语、乌尔都语、乌兹别克语、古希腊语等语言课程或专业。而未来3年,该校在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上还将再加速——计划在3年内至少再增设10门战略语言课程或专业。马来语、爪哇语、斯瓦希里语、哈萨克语、匈牙利语、波兰语、捷克语、塞尔维亚语,这些带着浓浓异域风情的小语种,可能很快就会出现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的选课单上。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