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人民网访谈: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全文实录)

2016-09-07 来源:资助中心收藏

  2016年9月5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做客人民网,就“学生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话题进行访谈。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我们请到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和我们大家一起聊关于学生资助这样一个话题。我们欢迎马主任,马主任,您好。

  [马建斌]: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马主任,首先大家比较关注,也想了解的一个话题,就是近期关于发生的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骗取大学生的钱财,而导致大学生去世这样的一些案件。而且我们了解到现在已经发生两起了,很多朋友都关心这样案件的发生与我们助学金发放管理环节上会不会有一定的关系,您能不能跟我们做一些这方面的解释?

  [马建斌]:近期发生的几起因诈骗导致学生失去生命的案件,让人痛心,也让人痛恨。痛心的是我们的学生因为被诈骗而失去了生命;痛恨的是,犯罪分子的猖獗与无耻。

  [马建斌]:这几起诈骗案件里面,根据目前的报道,我们看到只有一起案件是与助学金有关的,以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诈骗的。这起案件就是徐玉玉这个案件,从报道中看,犯罪分子先给徐玉玉的母亲打个电话,先问你的孩子是不是考上大学了,是不是申请了助学金了。得到确认以后,一步一步才开始进行下去,最后得逞。其他几个孩子都是因为金融犯罪或者是在其他地方大额支出或者获奖,以其他的原因实施诈骗的。所以,我认为在最近发生几起案件里面,和助学金之间更多的是巧合,不像是因为管理环节的问题所导致的。

  [主持人]:就像您刚才说的,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刚才说到第二点是金融制度,可能在金融制度的完善和建设方面,我们还要下功夫。

  [马建斌]:是的,我认为要杜绝电信诈骗,有三点非常关键。第一点,要严厉打击,不能让犯罪分子有侥幸心理,如果我们打击不到位,很有可能继续这样诈骗下去。第二点,我认为要通过完善我们的电信和金融技术手段,让犯罪分子没有可乘之机。第三点,我认为应该通过制度约束,严格保护个人的信息。在这三点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主持人]:要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

  [马建斌]:是。

  [主持人]:今天我拿到刚刚马主任给我的这本《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在《简介》当中我们看到,其实在学生资助方面,政府是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政府说到做到“三不愁”,就是学生入学前不用愁、入学时不用愁、入学后不用愁。我们从一些媒体或者报道的事实案件上也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学生上学之后还是发愁,您怎么跟大家说一说这种现象是什么导致的?

  [马建斌]:这种现象本来是不应该发生的,之所以让大家感觉到好象社会上还有学生因为上学而发愁,还有的家庭为子女的学费而发愁,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因为一些地方媒体片面报道所造成的。

  [马建斌]:我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说本来不应该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现在已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投入力度也不断地加大。

  [马建斌]:另外,十年来,我们的投入力度每年是以平均26%的速度增长,就是资金总额在增长。从制度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针对高校,因为最近大家关心的是,高校学生入学问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所以我就具体讲一讲高校的学生入学的问题。

  [马建斌]:简单地讲,我们说我们对高校学生做到“三不愁”,第一个不愁是入学前不用愁;第二个不愁是入学时不用愁;第三个不愁是入学后不用愁。为什么说入学前不用愁呢?因为我们在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里面就有一个小册子,就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把学生在学校能享受的各种政策以及这些政策所要具备的条件和申请的程序都写在里面了。所以,学生拿到这个小册子以后,就知道自己能够享受什么样的政策。另外,为了解决学费问题,我们有生源地贷款政策,本专科学生可以贷八千元,硕士生、博士生可以贷一万二千元。八千元是什么概念呢?我们现在是绝大多数的学校和专业学费在六千元左右,也就是说,交完学费以后还可以交住宿费,也可以一部分用于他在学校初期的生活费。有的家长说,我贷了款,现在还没路费,因为贷款不能马上拿到,我们又有一个政策设计,就是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具体的标准是,考到省内的学生500元,考到省外的学生1000元,也就是学费你不用发愁了,路费不用发愁了,也就是入学前不用愁。

  [马建斌]:入学时不用愁,因为我们建立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要求所有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都必须设立绿色通道,也就是让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直接注册入学,进校以后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资助。学生没有铺盖,没有生活用品怎么办?我们学校基本为家庭困难学生准备了生活用品,就算学费没有筹齐、生活上有困难,顺利入学是没有问题的。

  [马建斌]:为什么说入学后不用愁呢?因为入学以后,我们在本专科阶段,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还有勤工助学、社会捐助、学费减免。学费减免是我们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要求,要求每个学校每年拿出事业收入的4-6%要用学生资助。学校里面对于个别家庭极贫困的学生是有学费减免政策,所以他是入学后不用愁。

  [马建斌]:应该说,我们的制度对学生的保障是基本到位的。为什么社会上大家看完报道后感觉这个学生好象没有人管呀。我有一个同学就告诉我,他看到有些媒体的报道,他说你们政策力度这么大,为什么媒体报道时一点痕迹都看不到。我说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有三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们个别的地方媒体明知道有国家政策,为了增强自身的新闻效果而不报道、不全面报道,片面地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甚至个别的对学生的家庭情况的报道部分失实。第二点,个别地方媒体在采访完学生以后,在报道前功课没有做足,它没有去了解相关的国家的政策,没有到相关的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去咨询,就直接地报道,导致了报道的片面性。第三个原因,我们个别地方宣传部门认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我想我说这三点,大家可能听起来觉得还不是太清晰,我举个例子。

  [马建斌]:近几年媒体片面报道越来越少,今年个别媒体报道比较多,一个是陕西的个别媒体,一个是海南的个别媒体,还有一家是广东的媒体。今年我在7月底看到一篇报道,报道家里面有两个孩子考上大学,家里面没有学费发愁。我们就马上和他所考上的学校联系,马上让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了解情况,后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和报道的情况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之后我找到记者联系方式给他打电话,我问他,你是现场采访还是电话采访?他说我是现场采访。我说你看没看到这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说我看到了。我说录取通知书里有一个小册子,你看到没看到?就是刚才那个小册子,他说看到了。我说那你了解没了解国家资助政策?他说,我知道。我说那为什么在你的报道里面没有看到一句话?他说我也就报道学生的情况,希望社会多给他一点捐助。我说我们也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但是我们要动员社会捐助,我们要让捐助者客观全面地了解我捐助对象的家庭情况,也要客观了解他应该能享受什么政策或者已经享受什么政策,这样子来决定自己的捐助程度。我觉得这是为社会负责,为舆论负责,也为捐助者负责。

  [马建斌]:后来我和他们沟通以后,马上做了一个正面的报道。但是,紧接着又发现又有类似的报道,在当地的另一家媒体又有这样子只报道学生的困难情况没有报道相关政策情况,所以我就给当地的宣传部门打电话,我就说最近由于当地媒体有这样几期报道是什么情况,我告诉他,我说我建议你们要加强管理,要让这些媒体对学生的报道客观、全面、准确,结果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是怎么跟我回答的呢?他跟我说,我也看到了,前两天你们地方的同志也给我们来了一个函,但是我看到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呀,也没有和你们资助政策唱反调呀。我当时听了以后很吃惊,我说我们总书记在2月19日新闻工作座谈会讲话里面其中明确要求,我们既要报道个别事实的真实报道,也要报道整个事实的全貌。现在我们媒体报道学生经济困难的时候,没有报道相关的政策,没有全面报道这个问题的背景,我问这是不是事实?通过这件事情来讲,我感觉到,尽管说国家政策力度在不断地加大,也在政策上确保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孩子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但是为什么在社会上还有这样那样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关键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三点。所以,在这里我也希望我们一些地方的媒体和我们地方的宣传部门要真正把认识统一到总书记2月19日的讲话上来,要动员社会力量更好的捐资助学。

  [主持人]:谢谢马主任给我们讲解这样一种不一致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接下来我们想请马主任给大家再详细地把高等学校的学生资助政策里面的内容给大家做一些讲解。刚才说到现在很多资助项目,学生、家长如何更加便捷地了解这些项目,包括如何做到精准资助?这方面我们请马主任给我们做一些详细的解释。

  [马建斌]: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资助政策,我前面讲了,我们每年在高考前,给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发一封公开信,请他们张贴到班上,告诉学生你不要担心,不要因为上学遇到的经济问题而困惑,党和政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所以,在里面我们也讲到了国家的各项制度政策。在高考录取时,我们要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要给每个学生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这个小册子。还有,在开学前后,我们也通过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比如通过电视、报纸、新媒体进行政策链接、政策解读,还有我们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设立了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教育部的电话是66097980、66096590,每天的早八点到晚八点接受学生的咨询,也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入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所以,我们通过多渠道的宣传,确保每一个学生和家长能够全面的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

  [主持人]:其实大家都说接受资助的或者家庭困难的学生,其实和其他学生一样,应该享受同等多彩丰富的大学生活,请马主任跟我们分享一下把开展资助和他们培育的人才如何更好地相结合起来?

  [马建斌]:资助学生不仅要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而且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实现梦想的机会,享有与祖国和社会共同发展和进步的机会。所以,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把资助育人作为我们当前资助工作的两大重点之一。

  [马建斌]: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精准资助。精准资助,前面也提到了,我在这里简单讲一下。为了确切地恰当地帮助每个学生,首先要求对象精准。为了做到对象精准,我们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和办法。第二,资助力度的精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困难程度进行资助。第三,预算精准。预算精准,我们的预算和资金安排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地区是不同的资助力度。比如说,在高等教育阶段,西部地区达到近30%助学金的比例,中部22%左右,东部13%-17%,再如普通高中,西部个别地方达到40%,中部20%左右,东部10%左右,这就体现了我们的精准。这是我说的两大重点之一就是精准资助。

  [马建斌]:另外你刚才讲的资助育人。资助育人,简单来讲,就是我们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政治上、能力上、品德上全面进行帮助、教育和培养,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好成人成才。简单讲,就是一个核心、两项能力、三项教育。一个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培养、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项能力是什么?就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项教育是什么?就是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我们通过这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而不仅仅是解决他的经济困难问题。

  [主持人]:谢谢马主任。很多学生我们都发现在关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好不好贷,有没有手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这方面马主任能不能给他们做一下介绍呢?

  [马建斌]:现在我们高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另外一种是校园地助学贷款。我们这些贷款在程序上、设计上充分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流程上尽可能的简便快捷。凡是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只要你带齐这么几个材料:一是助学贷款申请表;二是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调查表;三是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这是新生,往届生里面,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的学生,带着学生证,再带着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在当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就可以办理。我到县里去现场看过,有时候15分钟就可以完成贷款。只要你资料齐全一些。生源地贷款是在入学前办理。校园地贷款是在入学后,但是现在有一点我要提醒大家,因为校园地助学贷款是在部分学校里有,学生申请校园地还是生源地要了解一下自己所上的学校是否有校园地的贷款业务。

  [主持人]:这些东西我们在绿的小册子上都能详细地看到。马主任,其实刚刚我们说了给学生发放贷款,其实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贷款学生将来还是要还的。我们如何去保证学生准时、如额的还清贷款,我想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马建斌]:让学生按时还款付息,这是保证我们助学贷款政策长期顺利实施的一个基础。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在政策设计里面就充分地考虑到这个因素。首先充分的优惠,学生就读期间政府给予贴息,减轻学生的压力。第二,我们是延长年限,减轻学生的还款负担。我们还有救助制度、补偿代偿机制。

  [马建斌]:我要具体地讲,我们优惠,优惠在哪里呢?在上学期间是由国家付息,如果你本科毕业继续读研究生,国家继续贴息。再另外,我说还款延长年限,在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前三年内只需要还息不需要还本,所以学生的负担压力非常小。我们整个年限是20年,也就是本科毕业以后还有16年时间还完。一年八千,四年你全贷也就是三万二,16年里面,针对现在的收入水平来讲,对学生的压力也不算大。还有一个,我们有一个救助机制,救助机制是什么呢?如果学生因为身体原因,突发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了没有还款能力,我们国家设计了一个还款救助机制,也就是由家人或者由学生本人向自己办理贷款的机构,你的生源地贷款就在当地的资助中心,校园地贷款就在所在的高校,提出救助申请,经过审核以后,由国家为你还本付息。最后还有一个,我们在政策设计里面还有代偿机制,代偿机制是什么呢?这个学生毕业以后,到基层就业,或者是服兵役,国家为你补偿代偿。我顺便说一下,我们这个政策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你没有贷款,你到基层就业或者服兵役,国家把你四年交的学费按三年分期给你补偿。另外,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督促学生还本付息,同时,我们也对高校毕业期的学生加强诚信教育、合同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用意识,督促他早日还款。所以,我想政策体系的建设和设计是既帮助学生,又督促学生和提醒学生按时还本付息。从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的还款率有些地方达到100%,大多数地方都达到了95%、96%、97%以上。

  [主持人]:有些学生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哪些学生可以享受绿色通道,我们也想了解一下今年资助政策对于绿色通道这方面有没有新的解读?

  [马建斌]: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尤其是一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明确要求所有的全日制高等学校都要建立绿色通道制度。也就是在每年入学的时候,要专门为一时筹不齐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一个通道,先报到上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经济情况,以后再具体的给予资助。

  [马建斌]: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也都非常重视绿色通道政策的落实,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许多学校都想家庭困难学生之所想,急家庭困难学生之所急,为困难学生准备了铺盖、被褥、基本的生活用品等,有的还有洗澡卡、电话卡、图书卡,还有体育运动卡。再另外,有些学校发300、500甚至更多入学初期的生活费。还有的发自行车,我们有些学校里面为了方便学生,把你的生活用品折合成现金或者针对你的生活用品给你发相应的购物卡,由学生自行购买。应该说,绿色通道政策还是非常好,也受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年8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的意见》,这个《意见》有哪些新意,高中阶段的资助政策相对来说是否还是比较偏弱的,马主任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马建斌]:今年我们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免学费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一个是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另外一个是非建档立卡的残疾学生,第三个是农村的低保家庭学生,还有一个是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这个政策的出台,使得高中阶段资助政策的体系更加完善,也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上普通高中,更能好地完成学业。但是在这个政策出台前,我们一些地方、一些学校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

  [主持人]:还有一个也是大家非常关心,就是我们在资助一些贫困家庭学生的同时,会考虑到怎么样去避免伤害到他的自尊心,可能在心里面是否也要给这些学生辅导?

  [马建斌]:这确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越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他的思想压力、精神负担就要多一些。为了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更好的在学校完成学业,更好的就学,更好的成长。我们也要求各地、各学校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要在公开、公平和保护学生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之间找到平衡。

  [马建斌]:首先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因为在入学的时候,学校对学生都有一个摸底,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要认为经济困难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或者抬不起头的事情,要让他们正面面对。让他们树立起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经济状况的这样一个信心,这是第一点。

  [马建斌]:第二点,对于个别有较大心理障碍的学生,我们每个高校,每一所高中里面都有心理咨询老师,或者心理咨询部门,对这些学生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在经济上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自立自强、健康成长。

  [马建斌]:另外,我们为了确保精准资助,为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我们也要求学校公示,但是要求学校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尽量缩小学生家庭经济信息知晓的范围,在工作中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马建斌]:同时,为了促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成长、阳光成长,我们许多高校还成立了服务总队等形式的社团组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一些社会实践项目,让他们走出去看一看,参加社会实践和锻炼,增加社会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主持人]:又回到刚才说到如何把资助和对于学生培养人才这两方面融合起来、结合起来。最后有一个问题,其实也是非常想请教您的,我这里有两组数据,我们每年的资助资金达到1500亿,财政资金也达到1000亿,大家觉得我们学生资助额度非常巨大,我们如何能够保证这些助学金足额的、准确的投放到学生,如何去做,这一点可能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也是监督的一个重点。

  [马建斌]:我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一个方面,如何确保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另外一个,如何把这些钱花在实处。第一个问题,我们说学生资助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一方面我们通过政策要求、监督检查,督促各级政府落实资金。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政策宣传让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学生资助对地方经济发展来讲,是一种有效投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从经济角度讲,地方政府肯定是希望多挣钱、少花钱。我们通过宣传让地方政府认识到,如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提供资助,这些学生在他们身体发育过程中基本营养没有保证,那他将来进入社会以后,一方面,他的医疗开支会加大;另外一方面,他的生产效率会降低,会影响经济发展。再另外来讲,他没有学到一技之长,会影响他的创新能力,影响他的工作质量,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来讲,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自食其力,成为社会的建设者,那这些学生就很可能会流失社会,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通过政策宣传,通过政策引导,工作检查督导,来促使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足额及时落实资助资金。

  [马建斌]:另外,你刚才讲到资金怎么用到实处。首先第一点,我们要求资助公示。当然,我们会考虑资助公示范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二点,我们要求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等资金,都要求发到学生的银行卡上。第三,我们每年都组织专项检查,针对各地资金安排情况、资金发放情况、结余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和审计。最后还有一个环节,教育部常年开通24小时的投诉电话,就是接受社会的监督,接受投诉举报,确保民生资金真正用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做到总书记所要求的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主持人]:投诉电话是多少?

  [马建斌]:010-66092315、010-66093315。

  [主持人]:两部电话。今天非常感谢马主任跟我们一起分享介绍高等学校资助政策,应该说我们也真正了解学生方面的资助政策和工作,如何做到真正的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非常感谢马主任给我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马建斌]:谢谢大家。

  [主持人]:也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再会!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