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东北师大深入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实证研究

2016-10-28 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收藏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并列为教育领域十个重大项目。学生资助的核心是“资助育人”,基本逻辑起点是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需求,实现按需资助。目前,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需求的研究领域还多限于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研、实践经验总结等,而对于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及人格养成有着深刻影响的家庭环境的研究则不多见。为此,我们选择学生家庭这个独特视角,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开展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环境影响实证研究(以下简称“走访研究”),深入研究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特点,及其资助需求的特点和规律,以期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实证研究的价值

  走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访问;拜访。学生家庭走访,是指前往学生家庭,访问学生的父母或其他亲人,通过亲眼目睹及深入交谈,了解学生家庭的环境及其他相关情况,沟通学生成长中的相关问题。从2007年开始,我们组织全校近两百名辅导员,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学生家庭,九年的时间里,走访了黑龙江、云南、江苏、宁夏、贵州等地2500多个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身临其境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文化环境、经济状况、地域特征以及每个学生独特的成长背景等。同时采用质化分析等方法,认真分析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努力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需求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基于工作需要开展的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实际工作,以研究推动工作,以工作深化研究,突显了其理论价值,也使资助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大大增加。

  第一,“走访研究”满足了提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质量的实践需要。当前,学生资助工作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破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评定这个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而制约科学评定的首要难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信息的准确性。“走访研究”恰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信息准确性直接相关,是确保学生信息准确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还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作其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个别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虚报信息,给评定工作带来诸多困扰。通过“走访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可以通过对谎报信息学生的惩处教育,建立有效的诚信制约机制,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保障经济困难学生评定的科学性。

  第二,“走访研究”满足了深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的理论需要。2007年,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文件,进一步阐释了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给资助工作以有力保障,逐步构建起新形势下的资助体系。同时,国家更加明确地提出“资助育人”的资助工作目标,高校资助工作随之步入新的历史阶段,要从简单地发钱、发物,转变到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为此,资助工作者必须要深入开展资助工作研究,努力探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其成长成才的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

  当前关于高校资助工作的研究逐渐增加,但多数集中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制定等宏观政策方面。关于资助的主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特点、困难状况、致困原因、资助需求等内在于学生的微观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实际上,这些微观问题更应该是资助政策制定等宏观问题的基础,是深化资助工作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恰恰是实际工作中最需要的面对和解决的。为此,我们通过开展“走访研究”, 逐步把握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立体的人的特质,寻找其个体性和类别化的特征,探求其成长成才的科学规律,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对策,从而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第三,“走访研究”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家庭、社会等多重矛盾的集合体,也是思想、心理、能力等多重困难的集合体。他们不仅有解决经济困难的表层物质需要,更有健康成长成才的长远发展需要。近年来,国家在对资助工作的定位中越来越明确了其育人功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文)明确指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今年7月,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资助育人是新时期资助工作的新使命”。因此,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从以往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经济视角,转换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视角,及帮助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教育视角,要在资助工作中真正把“资助育人”当作统领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标。资助育人要取得实效,就要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科学的方法为保障。因此资助工作必须研究为先,要全面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根本需求及成长规律,从而掌握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走访研究”是开展资助工作研究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它从家庭环境这个独特视角深入研究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性格等特点的形成规律,探寻其接受机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构建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实证研究的设计

  “走访研究”在本质上属于质的研究范畴。我们主要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遵循质的研究的资料收集及整理方式,紧扣高校资助工作中的五个重要问题开展研究。

  (一)研究问题:关于经济困难学生的“五问”

  走访研究与一般性的走访工作的本质区别在于要带着明确的问题开展走访,严格按照有关研究的规范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改进实践。我们的走访研究一直紧扣高校资助工作实践中需要不断回答的五个关键问题。

  一是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旨在通过对原因的把握来认识经济困难的本质,为有效资助奠定基础。

  二是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环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旨在通过对家庭环境的研究来分析学生的成长过程、特点、问题等,为开展针对性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怎样科学准确地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定办法,但其评定结果的准确程度很难验证。通过实地走访比较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准确地判断评定效果,发现尚存的问题,进而完善评定体系,总结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相关评定方式方法。

  四是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益如何?当前,国家和地方每年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的投入突破1500亿元,这样大的投入是否取得了有效收益?我们通过对在校学生的经济困难解决的程度、和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表现改善,可以对资助效益做初步判断。但我们很少能够注意到资助对一个家庭的影响,进而分析其社会影响。

  五是高校怎样更好地开展资助育人工作?资助育人的对象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的必要性在于这些学生存在不同于其他学生的特殊问题。对这些特殊问题的准确把握是资助育人取得实效的前提。走访研究可以通过对学生家庭的环境研究、家庭发展史的审视等角度,更深入地把握学生的发展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二)研究方法:田野调查和行动研究相结合

  田野调查一般指所有实地参与的现场式的调查研究工作。完全的田野调查一般要求研究者在研究现场与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接触、调查,有的长达几个月的时间。“走访研究”中运用的田野调查与快速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相类似。八年的时间里,我们走访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湖北、贵州、重庆、广西、海南、云南、江苏、宁夏等全国17省(区)700多个县市1600余个村镇2500多个经济困难学生家庭。通过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亲人、同村亲友的广泛接触,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存史、生活现状、思想观念,理解他们对贫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

  深入的结构式访谈和细致全面的观察是我们在研究中主要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我们在“走访研究”前精心设计了访谈问卷,请有关专家进行了审定,开展了走访调研的方法培训,努力确保现场访谈的标准化。除了结构式访谈,我们还认真了解了每个家庭的生活史,力求从更广阔的时间维度理解贫困的产生、特征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贫困文化,探求这些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我们体会到,家庭经济困难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更不是一些收入支出等数字指标。它存在于特定区域文化的背景之中,是一个鲜活的、复杂的经济和精神的发展变化过程。只有把这个看似简单的贫困现象放置到每一个具体的家庭中,放置到每个具体的村庄里,我们才能更真切、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它。随着“走访研究”的不断展开,我们愈发感到这项研究的价值所在。不仅使我们发现了从前没有发现的重要信息,还给我们带来了情感的震撼,并通过我们对研究过程的展现,感染、触动更多的人。

  “走访研究”的另一个特色在于这项研究不是一个孤立的、片段式的研究,除了实地走访以外,还有前后两个部分的研究与其共同构成研究项目的整体。走访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行动上的准备。比如,我们建立了一套“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与实地走访”四位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体系,以便我们在走访中印证这套体系的准确率,从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再比如,走访前,我们对学校现行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系统总结分析,从而在走访中随时反思、改进。走访后,我们根据走访中所见、所思制定出详细的、可操作的关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策略,进而对学校的资助工作实践进行革新,验证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走访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行动研究。

  (三)样本选择:随机抽样与全覆盖相结合

  “随机抽样”是指省级行政区域层面的随机,即每次走访研究前从30多个学校生源省份中随机抽取2-4个省份作为走访研究的对象。 “全覆盖”一方面是指对于抽选到的省区的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全部走访;另一方面指从纵向的维度,将用15年左右的时间走访完全国所有省区。“随机抽样”与“全覆盖”样本选择这两个原则的确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营造诚信氛围,建立困难生评定工作中的诚信约束机制。目前,高校困难生评定工作一个共同的“瓶颈”问题是,评定工作中依据的学生家庭信息主要有两个来源,学生本人填写的表格及相关部门出具的困难证明,实践证明,这两个来源都有可能出现不真实的情况。家庭实地走访使虚假填报信息随时有被查实的可能,而随机和全覆盖使家庭走访样本的选择具有“人人皆有可能”的特点,因而客观上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虚假填报信息的现象。二是力求样本选择的全面系统,为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分层分类教育理论研究奠定基础。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民俗民风、地理环境的差异,城乡差异、工农差异等,使来自不同地区学生的性格特征、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呈现不同的特点。对全国所有省份学生的深入了解,广泛调研,全面体验,使样本选择具有全面性、丰富性和可信性,保障了分层分类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四)资料分析:系统反思与情感呈现相结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充满爱与情感的工作,资助工作理论研究也是一项理性与感性交织的研究。我们采用了系统反思与情感呈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参与走访研究的教师们充满现场感、又具有理性反思的研究报告,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以及高校教师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工农大众的情感体验与升华进行细致而客观的全景呈现,并对如何做好资助工作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所谓系统反思是指通过与学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以一种“在现场”的感觉,真实地记录呈现研究人员当时当地的所思所想所感。其系统性首先体现在对象上,对学生困难原因、资助体系的科学性、资助育人的方式方法、国家资助政策的合理性和效益等所有相关方面进行反思、研究,而不是仅就走访而研究走访,或仅通过走访而研究某一个既定的问题。所谓情感呈现是指,研究报告中不仅反映既定的事实,更呈现走访过程中研究人员、家长、学生乡邻等相关人员的情绪情感。

  下面是两段研究人员的报告,从中可以一定程度地体现出系统反思与情感呈现相结合的资料分析方式的特点。

  走访实录1:返回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想,我们的这些学生是怎样走出大山的?大山深处的家人和临居闹市的大山的孩子心里装着怎样沉重的期望?这些孩子在学校有着怎样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帮助他克服经济困难的重负,他怎样才能真正地走出大山?仿佛,我们的肩上背上了山东的大山,它是那样的重,但我们愿意,我们甘心。我们从未感到责任如此的真实和凝重。我在想,当我在学校里看到这些学生,或者假如他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不到他家里看一看,能否体会他内心的渴望与无助,我能否发现他的坚强与无奈……

  走访实录2:走进李同学家时已是傍晚,她的母亲正在掀开锅盖,见到外人迅速的将锅盖盖上,可尽管热腾腾的水蒸汽弥漫着整个房间,我们还是看到了一锅玉米面窝窝头,这些就是他们的晚餐。走进卧室,我们看到了患有严重脑血栓的父亲,除了几个手指能动弹一下,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母亲见了我们,没说几句话就已经泣不成声。在房间里我们没有见到一样新东西,也没有看到一台电器,天已经黑了,房间里还没有亮起灯光。从六年前开始,家里的生活就全靠没有文化的母亲一人支撑。李同学还有一个妹妹读高中,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父亲的医药费让这个家负债累累。母亲伤心的说:“这个家太穷了,孩子们学习都很刻苦,但是都十分内向、自卑,不愿意回家。李同学自上大学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也没有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她知道家里的情况。我们对不起孩子……”我们向两位家长介绍了学生在校的情况,让他们了解有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孩子在校学习和生活都有保障,将来她们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走访结束后,我们大家产生了几乎一致的想法:回去一定找这个同学聊聊,让她正视自己的困难,让她了解一个伟大母亲的心,真正帮助她解决金钱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了解这两段实录的具体背景。〕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经过近9年的走访研究,我们初步回答了关于经济困难学生的“五问”。当然,这些问题的回答往往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不断加深的认识过程,需要更加持续、深入的研究。

  第一〔请报送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告。〕,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多个超限支出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患重病及多子女上学是最主要的致困原因。

  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原因的判断是国内外高校学生资助研究一直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多数研究者通过对高校学生的问题调查来确定原因。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沈红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对全国105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确定了9个关键的致困因素。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学生经济困难现象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参考。本研究则更注重对这些致困原因的情境式展现,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来展现这些致困因素,加深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从我们的走访研究来看,任何一个普通家庭,尤其是地处农村的家庭,如果因子女上学、重病、大灾等原因而不得不多方面超限支出,那么这个家庭必然走向贫困。当然,其中最重要的致困因素主要是患重病及多子女上学。对于一个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我们一般可以这样去描述:首先,这个家庭地处农村或者是城镇失业家庭,他与同村或同类家庭一样,即便不贫困,也很少与富裕相关;其次,对于这样的家庭而言,只要有一个人在读大学,一般经济都会比较拮据。最后,如果这个家庭还有其他人读书(尤其是读高中或大学),或者家中有人长期患重病,那么这个家庭基本可以判定为贫困家庭。〔太消极,不用!〕

  第二,“沉重的希望”是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突出的心理文化特征。

  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主观层面的心理文化特征与学生的教育培养问题密切相关。通过走访研究,我们认为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心理文化特征可以概括为“沉重的希望”。

  所谓“沉重的希望”方面,一方面是指经济困难的家庭为了使他们的孩子能够读书,往往都是痛下决心,以举家之力或是借贷来供养学生,并付出更多辛劳、甚至是带病劳作、有病不治等“沉重代价”;而学生也为了争取读书机会往往也做了艰苦的努力。

  走访实录3:小志(化名)〔了解该学生的现状〕家在村里很有名气,因为两兄弟都考上了名牌大学的好专业,哥哥学核电,弟弟学软件。2008年的夏天,小志拿到了梦想中的录取通知书,但看到高额的学费,坚强的父亲含泪对小志说“孩子,家里供不起你了”。这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击碎了自己多年的梦想。为了恳求父亲能让自己去心仪的大学继续读书,瘦弱的小志在家中的田地里整整跪了一夜。这一跪让乡亲们为之动容,最终父母下定决心,不管有多么艰难,无论要付出都少代价都要这个孩子完成学业。

  走访实录4:老师,这次你知道宁夏和我家里是什么样了吧。家里本来是不打算让我念书的,我自己哭着喊着考上了高中,那年是当小学老师的堂姐夫做了很长时间父母的思想工作,我才有书念的。老师,不是我自私,家里就这样,我们姐弟之间就差了1、2岁,从小儿家里人就任我自生自灭。我们寝室,就我是少数民族,而且就我是多子女家庭,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从大山里走来?为什么我不是独生子女?为什么我就不曾有个温暖的家?(走访后,一个学生给辅导员的信)〔了解该学生的现状〕

  另一方面,这些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被家人寄托了沉重的希望,家人今天的倾力付出是为了将来孩子为家庭带来的彻底改变,因而他们被想象及被迫成为帮助整个家庭走出贫困,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

  走访实录5:“你这下可好啦,上了大学,离家那么远,一年也不回来一趟。眼看着就要找工作了,挣了钱,别只顾着自己,你二弟身体不好,三弟今年高考,小妹今年也要上初三了,有空给家里来个电话……”这是一位宁夏母亲对远在他乡求学的女儿的嘱托。

  因为这样“沉重的希望”,一些学生被赋予了沉重的压力,亦或他们为家人的超常付出感到愧疚而心生努力回报之意。他们埋头苦读,弯腰驼背,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往往不得其法,只拘泥于眼前问题,忽略了长远发展。

  走访实录6:在大学期间,老师们却发现,从小学习就一直优秀的杨苗却经常逃课,在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很少能看见她的身影,学习成绩一直徘徊在中等偏下的水平。虽然多次找她谈话,但杨苗的状况并未改变。直到有一年冬天,杨苗被发现晕倒在雪地中,经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压力过大造成的昏厥后,一切才真相大白。原来为了赚钱,杨苗同时兼做好几份工作,每天在学院取完信件发放给老师同学后,每天晚上还跑到离学校很远的小区做家教,每逢节假日,在商场的促销活动现场也总能看见杨苗的身影。由于多份兼职,杨苗根本没时间参加同学的集体活动,所以当提起杨苗的时候,同学们只是知道年级中有这么个人,但是很少见到。学习时间无法保证,杨苗的成绩已经不能保持在中上等水平,但是一想到能够寄钱回家,能够帮助养父治病,杨苗的内心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学习成绩下降导致的内心愧疚也稍稍得到弥补。就这样杨苗每学期都会将兼职赚的钱和学校的资助寄回家,而自己却省吃俭用,甚至一天就吃一顿饭,所以才会出现这种间歇性的昏厥的状况。

  面对这样的“沉重的希望”,也有一些学生难负其重,他们选择了逃避,逃避现实、逃避压力,或在浑浑噩噩中荒废学业,或在虚幻的世界中迷失自己,或在暴力和损害中进行释放,他们迫切需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走访实录7:刘念第一学期的成绩不理想,中下游水平,与他平时的努力不成正比。我发现他很失望,惶惶不安。通过观察发现开始很少与同学相处,常常是一个人在寝室。学习也没有上学期那样的努力刻苦,简直是判若两人。在我走访寝室时,偶然发现他在阅读玄幻小说,很多本小说堆在本来不大的桌子上。据了解,他已经阅读了多本,废寝忘食。据他的室友讲,近一段时间,他对玄幻小说的痴迷程度近乎疯狂,挑灯夜读已成了家常便饭,通宵达旦更是不少见。家里寄来的生活费多被他用作租书。可以说,他是玄幻小说不离手,一天四本,一目十行。除了玄幻小说,吃饭、睡觉、上课、交往再也惊不起他半点波澜。无论横躺竖卧,只要小说在手,便可以高枕无忧——如此痴迷程度略见一斑。我及时找到刘念谈话,了解到他向往玄幻世界,向往玄幻世界的英雄,他们不仅有超能力,而且有完美的爱情——可他一无所有,他的阳光和自信都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老气横秋、颓废不堪,悲观的看待生活。不但荒废着美好青春,而且让含辛茹苦的父母的辛劳努力付之东流。

  第三,“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与实地走访”有机结合,是评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困难程度的有效模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核心在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信息的科学加工。信息的科学加工要遵循信息资源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重视信息采集、分析与结果的修正、验证等关键环节,这是构建科学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的基本思考框架。在这一框架的引导下,我们在对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资助政策,逐步构建了“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实地走访”四段一体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体系,有效地破解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突出难题与实际问题,基本实现了认定工作的科学准确,公平高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资助工作的先进典型。

  在“四段一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中,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走访核查是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首先,信息采集是认定的基础,信息采集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其他环节的开展。高校资助工作者,特别是一线辅导员要尽量通过多维度、多渠道的途径与方式全面、准确、客观地采集衡量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避免遗漏与虚假。其次,以科学化的数学建模为主要特点的量化测评环节是认定工作的核心,为其他环节的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保证。仅凭采集数据无法实现对困难生判定标准与困难程度的划分,量化测评正是通过对海量困难信息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经济困难程度的学生状况予以区分,它是确保整个认定工作科学准确、客观公正的关键。第三,民主评议是通过第三方的深度体验与观察,为认定工作提供监督、监测和修正。量化测评的认定结果必然存在“机器大生产”式“一刀切”的客观不足,通过科学组建民主评议小组,全面细致地审视量化测评结果,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修正,是确保认定结果科学准确的必要手段。最后,实地走访核查是验证上述环节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平性最有效的实证方式。高校资助工作者,包括一线辅导员通过直接深入困难生家庭,能够有效核实相关信息,确认认定结果的准确与否,又能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诚信约束环境。

  第四,国家资助政策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

  在走访研究过程中,我们看的最多的是“家徒四壁”,听的最多的是“无限感激”。每个家庭都比较了解国家及学校给予学生的资助情况,他们不断地表达“没有国家资助政策,孩子就读不起大学”、“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政府……”。

  走访实录8:太同学,女,家住辽宁省锦州市×村,是学校评定的一般资助对象。走访时只有母亲在家,她正在门口卖攒下的鸡蛋,寒风中瘦弱的身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母亲面对摄像头一直在嘱咐远方的女儿不要担心家里,鼓励女儿要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话虽简单,但却朴实而坚强!太同学的家空荡荡的,除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没有任何电器,室内还是土地面,但收拾得很干净。母亲一人在家种地,父亲在两年前做过胃部手术,手术费用昂贵,欠下外债,前段时间刚有好转就去外地打工。妹妹正在读市里的实验高中,每年需要5000元左右的上学费用。该家庭每年能给太同学提供3000元左右的费用,其它费用则有赖于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母亲说:“是东北师大让孩子能够继续读书,在孩子上高中时,她父亲做手术,她(指太同学)曾经退学出去打工赚钱,后来让班主任追了回来才得以考上大学,真的要感谢党、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可见,国家资助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很多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实际困难,给众多贫困家庭带来了希望,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不仅如此,我们通过走访研究还看到了资助政策给更多正在读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带来了希望和极大的信心。

  走访实录9: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大姐三年前结婚,除我校学生外,小妹妹和弟弟也都在读书,家庭生活在贫困中。父母和最小的弟弟常年在这个家居住,这个学生和妹妹读书期间基本都是在同学家里借宿的。这个学生自到我校入学后,现已升至大三学习,经历了5个假期,却始终没有回家,可能和房子这方面的原因有关。另外,父母都没有工作,家里也没有田地,一家生活主要靠政府救济和门口养的猪(猪圈较小,一批最多能养两头)维持。政府救济供应的是粮食,所以家里也很少吃青菜。借着海南独特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房子才得以长期居住;借着国家的低保资助政策,这样的家庭才得以维持。但我们走访中一直站在门口。默不作声的妹妹那忧郁的眼神以及临别时对我们此行有和所希冀的回望,都让我迄今难以忘怀,我读懂那是一种想要摆脱的眼神,我更高兴能通过此行给她信心和勇气,因为她只和我们说了一句话,“老师,我也要考你们的大学”。

  第五,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重在转变方式和搭建平台。

  通过走访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有其精神、心理、能力层面的一些共性问题。相比较而言,后者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更为重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切实地把资助工作与教育引导有机结合,结合的重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转变方式。主要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给学生鱼肉还是给学生渔网。在资助工作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要实现由直接发放补助向与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相结合转变。传统的资助项目以无偿补助为主,这些项目容易使学生产生“等、靠、要、争、抢”的问题。为此,要注重调整资助项目设置,形成多元化的资助项目,实现精神上激励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同时,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促进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社会、增强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二是“简单化”向“温情式”的转变。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资助工作就是发放补助。资助的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两点:一是统一规划,个性资助。“统一规划”是指制订“一揽子”资助计划,实现常规资助与临时资助相结合,大额资助与小额资助相结合,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相结合,定期公布学校的全部资助项目,集中申请、审批,以便学生合理选择与统筹规划,实现按需资助。“个性化资助”是指结合学生的实际经济状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心理特点等因素,量身设计多类型、多等级的资助项目,打造一个“资助项目自选超市”,让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生都能找到他们需要的资助项目。二是让学生受助的同时,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他们的感恩和爱国情怀。比如,以往每年春节学校都给留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节日补助,每个学生虽然都拿到了一定额度的补助,但体会不到春节的氛围和团聚的快乐。为此,学校可以把留校的学生组织起来,与在校过年的教师结成对子到老师的家里欢度春节,或者组织他们到学校为他们提供专门场所,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放鞭炮、看晚会,让每个学生感觉到就像在家过年一样。

  二是增设平台。就是要搭建资助育人的专用平台,发挥资助工作在育人中的特殊优势。主要的做法就是把经济困难学生组织起来,为其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实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的育人目的。平台设计需要兼顾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平台的设计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出发。平台的设计应瞄准困难学生思想、心理、技能等方面的特殊问题, 分类设计,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殊问题,设计诚信教育平台、心理困惑朋辈互助平台、勤工助学培训平台、感恩教育平台等不同类型的平台。二是平台的建设要体现长远规划、系统设计。一方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在资助育人平台设计过程中,要立足长远、瞄准未来,确保育人功能的长效性;另一方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资助育人平台的建设应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协调,形成育人合力。三是平台的运行要体现学生自主自为。一方面,学生的自主自为可以有效地激发参与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极大地提升资助育人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学生自主自为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本身就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区别于一般性教育的特有使命。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