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都渴望着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的保障,处于豆蔻年华的中职学校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及城市弱势群体家庭,面对现实,他们无法回避,但是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国家打赢扶贫攻坚战地战略部署,中职资助政策的精准帮助,使他们在有尊严和幸福感的生活学习中成长成才。
走进马鞍山市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工业学校、技师学院、马鞍山幼师等中职学校,你会欣喜的看到,学生们穿着崭新的工作制服,在一排排现代化的教学楼里学习知识,在计算机房、汽修房、数控车间里掌握技能,他们如初升的太阳,穿越乌云,冉冉升起,追寻梦想。
全免费政策,让他们选择了中职学习
近来,中职学校招生不景气,生源数量少、质量差等诸多原因使职业教育规模发展成为一大难题。一方面是老百姓不愿选择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是上不起职业学校,尤其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相对于普通高中每年几百元学费,中职教育每年两三千元的学费并不是小数目。马鞍山市是工业化城市,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提高中职招生规模刻不容缓。
为解决中等职业教育上学难和招生难的问题,马鞍山市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免学费政策,从2011年9月起,免除了一二年级所有农村及城市低保学生的学费,为此,马鞍山市财政每年将支出1600万元资助资金,不仅为贫困学生铺设了接受职业教育之路,而且还为求学者提供了谋生之路,可以说是雪中送炭意义重大。
2012年秋季学期,国家中职资助政策调整后,马鞍山市又积极调研出台中职全免费政策,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免除了所有城市学生的学费,并将中职助学金享受范围扩大到所有一二年级农村(含县镇)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这两项资助政策,每年市财政将投入1800多万元。这在全省是率先之举,是马鞍山市继义务教育实现免费教育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
马鞍山市皖江中心校二年级学生黄颖就是受惠于这次“提标扩面”群体的一员。尽管是来自城市的孩子,可他的家庭状况甚至比一些农村学生还要贫困。现在黄颖不仅不用交一分钱学费,还能领到每年2000元的助学金。他的爸爸告诉老师,孩子因此打消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安心在校读书学技术,成绩在班上总是前几名。
马鞍山工业学校的贾佳同学,17岁初中毕业后开始走上社会,两年的打工生涯让她深深体会到了无一技之长的难处,听说职业学校不仅免学费,还有国家助学金资助上学,她经再三考虑,走进了学校学习数控专业。马鞍山市的职业学校的课堂上都可以见到像贾佳这样的“走出去、又走回来”的学生,马鞍山市中职全免费的实施,不仅帮助职业学校迎回许多未完成学业的打工族,同时也把更多的寒门子弟留在了校园。
精准扶贫之策,为他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精准资助、精准扶贫措施对贫困学生如久旱的禾苗下了及时雨,在焦虑、徘徊的当口看到了希望和阳光,增添了求知的欲望,激活了无限生机,他们犹如雏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马鞍山工业学校沈章成来自农村,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就选择了上中职学校。三年里他免交学费共9000元,领取国家助学金3000元,这个数字对城市家庭来说可能很普通,但对于沈章成家,无疑是雪中送炭。他非常珍惜国家给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参加数控兴趣小组,为了在技能大赛中拼得好成绩,他虚心请教,刻苦练习,三年时间里,他总是第一批到校,也是最晚离校的学生之一。凭借着这种强烈的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沈章成终于一鸣惊人,获2014年马鞍山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床一等奖;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床一等奖;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现代制造类数控车床加工项目金牌。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学校、马鞍山市、安徽省挣得了荣誉。毕业时品学兼优的他得到多家用人单位青睐,包括空军装备部芜湖5720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许多重量级单位都向他抛来橄榄枝,他选择了位于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面对记者,他说:“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是他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取得今天的小小成绩;我更要感谢国家,感谢国家的助学政策,实实在在地照亮了我的未来。”
马鞍山市中职学校有许许多多学生跟沈章成一样,因为国家资助上学,他们心存感激,技能学习精益求精,努力拼搏自己的精彩人生。马鞍山市中职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上成绩名列全省前茅,六年来,有两次获全省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四次第二名。每年都有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金银铜奖牌。据该市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办公室统计,马鞍山市每年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的奖项,60%都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捧得。
学生资助,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助动力
据统计,目前马鞍山全市每年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在2万人左右,而全市职业类学校每年的毕业生还不到1万人。马鞍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的出台,对于缓解中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解决马鞍山市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为了使中职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吸引更多的学生到中职学校学习一技之长,马鞍山市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召开专题会落实政策,组织新闻发布会,印发《马鞍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宣传单》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和校报、校刊、校园网、壁报、宣传栏、展板、横幅、手机短信等多种载体,走访每个特困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全面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自2010年以来,马鞍山市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读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年年攀高,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为了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受资助同学的心坎上,马鞍山市和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履行职责,加快流程,设立资助资金代发专户,及时配套资金,简化发放中间环节,把助学金及时、足额、公平的发到学生手中。同时,要求对所有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摸底,对特别困难学生用校内资助发放补助金。截至2016年7月,全市累计发放中职助学金、免学费资金31343.83万元,资助学生165934人。校内资助及募集社会捐资助学资金近2407.27万元,资助学生69531人。受助面从2007年不足30%增加到2016年170%,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中职资助促进了中职在校规模的扩大,受助学生流失率在1%以下,稳定了生源,促进马鞍山中职教育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马鞍山市中职教育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所,中等职业学校省重点建设示范性专业13个,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1个,省级专业职教集团2个,基本建成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三大职教集团和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现代服务业五大公共实训基地,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每个学生均学有所长,毕业生“双证书”报考率100%,技能等级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其中获得中级工证书率达85%以上。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90%以上能留在本地工作,为马鞍山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回顾几年来马鞍山中职资助的成就,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万亚平更是一语中的:“通过免学费政策把我们的初中就辍学找工的学生以及农村户籍、城市低保、困难家庭的学生,吸引到中职学校去学习一技之长,毕业后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会改变学生家庭及其一生的命运,这是造福后代的民生工程。”今后,马鞍山市资助人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的人生!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