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简介

2016-10-13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河南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政府强力推进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措施。自2007年国务院提出建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国家及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起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资助政策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27.23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69亿人次,其中:2015年总投入达112.36亿元,资助4174.93万人次。基本实现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资助工作目标。

  财政投入一直是学生资助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十二五”期间,各级财政投入达353.26亿元,占资助资金总投入的82.69%,其中:2015年财政投入81.95亿元,占资助资金总投入的72.93%。

  国家助学贷款已逐步成为高校资助困难学生的主渠道。“十二五”时期,我省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47.75亿元,占高校资助经费总投入的33.3%,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0.03万人次,其中:2015年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2.53亿元,占高校资助经费总投入的50.02%,资助31.14万人,我省高校助学贷款受助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为13.41%,较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

  二、河南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亮点

  (一)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全国创“四个第一”

  第一家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并探索建立“河南模式”。2004年,在河南及全国多数省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流标的情况下,我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进行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试点,建立了“政府主导、银校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社等国内主要媒体称为“河南模式”,得到了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教育部在全国推广。以“河南模式”为起点,使国家开发银行成为全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主要经办银行。2015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178亿元,占全国发放总量的89%。

  贷款发放量全国第一。自2005年以来,河南累计发放助学贷款80.45亿元,资助149.92万人次,分别占国家开发银行全国发放量的11.63%、12.1%。其中:2015年发放22.53亿元,占全国的10.11%,资助31.14万人,贷款量居全国首位。

  第一个实现两种贷款模式政策全覆盖。我省在继续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从2013年开始,启动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在全省全面实施,建立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双轮驱动”的工作机制,是全国目前唯一实现了两种模式贷款政策全覆盖和“应贷尽贷”的省份。

  第一个贷款量突破20亿元的省份。贷款覆盖率低、贷款量小,是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过程中多数省份存在的突出问题。2015年我省全面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后,贷款量大幅度上升,当年发放22.5亿元,成为全国自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开展以来,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贷款量超过20亿元的省份。

  贷款回收情况良好。至2016年7月底,我省共有52.9万名贷款学生毕业,贷款金额39.99亿元,自付利息欠息率为1.11%。其中:本金到期22.65亿元,本金违约率1.82%,远低于我省14%的风险补偿金的比例。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实现良性运行。

  (二)建立了完整的资助工作体系

  我省18个省辖市、151个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分别占市县总数的100%和95.6%,远高于全国平均53%、50%的比例。各高校建立了“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院系工作组”三级工作体系。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资助工作体系。

  (三)建立宣传长效机制

  除通过各种媒体,在招生、开学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资助宣传外,我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方法。连续11年,开展了12届“诚信校园行”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实施了“两节课”制度和各级各类学校随录取通知书发放宣传资料制度;在省招办发行的《招生考试之友》上刊发河南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在省政府、省教育厅官网显著位置开辟学生资助专栏等。

  三、国家助学贷款绩效显著

  自1999年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经历了反复曲折的发展过程。其间,国务院和各有关部门不断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强力推进。其特点是:资助力度大、资助周期长、资助效益高、公平合理,符合国际学生资助发展潮流和发展方向。我省的工作绩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促进了教育脱贫目标的实现。实现了助学贷款政策对高校学生的全覆盖和“应贷尽贷”,为“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可有效防止“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现象的发生,是消除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措施。

  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解决了高校存在的大量欠费问题,以及由于欠费问题而引发的学籍、教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据2002、2003年助学贷款正常开办前的统计,10月份高校平均欠费率在20%,年底在10%左右。

  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建设。助学贷款开办十多年来,资助近百万人,通过信用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了信用观念,实现了国家以助学贷款和大学生为切入点推进全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工作目标。

  实现了资助育人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宣传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了金融基础知识、征信基础知识和资助政策,树立了诚信观念和自立自强观念,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了资助育人目标。

  有力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助学贷款主要面向农村学生贷款,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学生及家长贷款意愿较高、贷款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间接打通了金融资金投入农村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党和政府的农村小额融资难的问题,可以有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6年8月

(责任编辑:于淼)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