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天津大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介绍

——规划引领,扶业扶人

2016-10-13 来源:规划司收藏

  一、项目背景

  宕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9乡33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27.4万人。宕昌县素有“千年药乡”美誉,中药材种类达690多种。境内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红色圣地哈达铺、国家AAAA级自然风景区官鹅沟、宕昌古国遗址。宕昌先后被国家有关行业协会评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红色经典旅游胜地”。

  2013年起,天津大学根据《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的文件要求,按照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天津市对口支援工作的精神,深入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研、学科等方面的优势对宕昌县进行定点帮扶。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称“设计总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依托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优势,为宕昌县免费提供高端教育培训、新型城镇规划设计、旅游产业规划设计等,配合完成了《宕昌县旅游策划报告》、制定了《宕昌县城镇建设规划发展设想》和《县城建规划与建设培训设计方案》,走出一条以规划手段引领扶贫的“造血式”扶贫新路。

  二、项目实施内容

  (一)人才扶贫——汇聚资深专家,精选培训课程,远赴陇南为当地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教育培训

  按照天津大学对口支援甘肃省宕昌县的总体工作安排,由设计总院承担其中的教育培训任务——为宕昌县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设计总院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专门部署培训安排,院长亲自确定培训课程,培训计划几经修改,培训范围覆盖陇南全市一区八县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主要领导干部;培训课程既有理论深度又富实践经验。

  2014年11月10日至14日,天津大学组织部部长马春有和天大设计总院院长洪再生率领傅芳生(规划院,高级顾问)、李绍燕(规划院,常务副院长)、李冬(景观生态(风水)设计研究中心,设计总监)、尹文华(景观生态(风水)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文红(都市空间培训中心,主任)五位专家,经过14小时漫长而艰苦的跋涉,远赴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为陇南全市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专业培训。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各位专家从新城建设、新型城镇化路径、城市特色营造、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系列讲座。培训课程由设计总院精心筹划,将前瞻性思考、实践案例讲解及基本理论知识完美结合,内容深入浅出,对当地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启发作用。

  陇南市组织全市约80余位各区县规划局主要领导及分管县长参加培训。陇南市市长张庆宏全程参加培训,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授,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培训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各位专家克服交通不便、工作繁忙等困难,为陇南市主要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干部们送上精彩的学术讲座。

  (二)产业扶贫——高质量编制产业规划,挖掘培植特色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为进一步落实天津大学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宕昌县工作的精神,2016年初,设计总院规划二所所长助理冯玉杰前往宕昌县沙湾镇调研小城镇,与宕昌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永明、县委副书记段晓斌针对沙湾镇小城镇产业规划进行交流研讨,详细地了解沙湾镇总体规划情况后,到现场实地考察走访,查看土地平整情况,了解村民生活状况,对现有规划设计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修改意见。回津后,设计总院领导对此次产业规划扶贫高度重视,组建专业规划团队,集中商讨沙湾镇调研小城镇产业规划。通过大量文献搜集,研究分析,形成如下产业规划。

  1.现状资源分析

  (1)地理区位。沙湾镇位于陇南市武都区西部,距陇南市30公里,宕昌县60公里,国道212线纵贯全镇,全镇总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000亩(其中水浇地7800亩),草原面积45600亩。全镇辖23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5440户24012人,212国道沿白龙江而行,交通便利,水能蕴藏量大,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镇政府驻沙湾镇沙湾村。沙湾镇北与两河口乡相连,西与舟曲县相接、南与陇南市武都区相邻,东与新寨乡相毗邻。

  (2)气候温和。沙湾镇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100-1200米。境内水利资源丰富,白龙江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穿过镇域,沙湾镇属陇南温带湿润区。

  (3)农业资源多样。沙湾镇光照充足,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一年两熟。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水稻、高粱为主;林果以花椒、柿子、葡萄、石榴、油橄榄、桃、梨、无花果为主;药材以党参、大黄、红芪、柴胡、当归为主;蔬菜以洋葱等返季节蔬菜为主。沙湾除种植传统的当归、大黄、红芪、党参四大药材外,还广泛种植柴胡、板兰根等经济效益较好的中药材。

  (4)人文资源丰富。沙湾镇历史悠久,从明朝起开始经商,经济比较活跃,带动了当地和周边乡镇的发展。境内还有大量的明、清古建筑群,上堠梓潼文昌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沙湾镇大部分村庄保留着晚清时代的民宅,且大部分仍在使用;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2.发展潜力

  (1)区位条件优越。宕昌县沙湾镇处于兰州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与重庆经济圈的交会地带,是甘肃、陕西、四川三省交界的黄金经济发展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巨大。

  (2)兰渝、兰成铁路的建设为沙湾镇的发展带来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G212线通过贯穿全境,镇区距陇南市30公里,交通特别便利,为沙湾镇发展商贸物流及仓储运输业奠定了基础。

  (3)土地比较肥沃,是宕昌县种植中药材及经济果蔬的主要基地,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充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大力促进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村镇的建设。

  (5)镇域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镇村道路基本互成网络,商业集贸、仓储运输业也具有相对优势,对邻近乡镇有一定的辐射力。

  3.发展瓶颈

  (1)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发展的基础有待加强。

  (2)镇域道路虽成网络,但大部分道路偏窄、路面较多损坏,路况较差。

  (3)村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4)中药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急缺,产品附加值不高、销售渠道单一。

  4.产业定位

  (1)战略定位。中草药高附加值合成基地、新型电子商务示范小镇、拥江发展特色小镇、人才战略强镇、休闲旅游特色镇。

  (2)具体措施:

  中草药高附加值合成基地——依托天津大学在中草药领域的研究优势,选派优秀研究生长期驻扎在当地,为中草药种植、养护、收获、初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挖掘等工作进行一条龙服务。

  新型电子商务示范小镇——从城市发展大数据层面做研究,通过广大校友的各种渠道传播与宣传,研究出了一套适宜将沙湾镇的绿色有机粮食作物、散养牛羊肉、经济作物等农副产品销售向全国各地的电子商务平台。

  拥江发展特色小镇——发挥天津大学在建筑学、城市规划领域的学科优势,研究沙湾镇城镇发展历史与现状,转变当前镇区沿白龙江一侧单边发展的拥挤状态,努力拓展其向江对岸发展的可能性,并且在道路交通、综合防灾、用地优化诸多方面提出可操作性措施与具体方案,位镇区远期发展提供对策。

  人才战略强镇——对于有学习需求的镇干部、村干部,天津大学为他们不定期举行各种专题的培训会;学校每年还会选派院级、校级优秀学生赴沙湾镇帮助村民建立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开办青少年寒暑假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乐,为山区孩子带去先进的学习理念与课程辅导。

  休闲旅游特色镇——依托沙湾镇与陇南市相邻的区位特点,结合镇域村庄农业基础,发挥区域中草药种植业优势,力争吸引陇南城市人口,创建药材种植园。利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哈达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官鹅沟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资源,宕昌国遗址和羌藏民族原生态习俗为代表的古色资源,打造一个集红、绿、古三色旅游资源于一身,适合四季城郊休闲、养生、度假的旅游目的地:宕昌中草药养生休闲第一镇。

  5.项目进展

  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舒歌群带领学校多学科领域的教授、研究生、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分批次奔赴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以及周边康县、礼县等地调研考察,与市县镇三级政府都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

  (1)   实地考察调研,帮扶中药材产业发展。

  2016年1月11日-13日,我校邀请宕昌县委副书记贾永文一行来津参观药学院生药系实验室,并力促宕昌县与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洽谈中药材合作。2016年5月10日-12日,我校药学院生药学系主任高文远教授带领学生赴宕昌县实地考察,在当地搜集多种中草药及经济作物的样本,如:党参、黄芪、板蓝根、油橄榄等,拿回学校实验室做进一步成分提取与研究,同时为当地中药材及经济作物加工厂提供技术支持。

  (2)借助电商平台,拓宽土特产销售渠道。

  我校选派到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宋鹏同志,积极利用学校给予的政策支持,为大寨村农副产品建立网店、微店,虽然刚刚开始营业不长时间,但日销售量呈明显递增趋势。在销售本村镇特产的同时,还为相邻县市的特色产品进行宣传,为整个陇南贫困县镇开辟电子商务新路径。

  (3)助力镇区用地规划设计,科学谋划城镇长远发展

  设计总院心系宕昌县沙湾镇的镇区发展规划,设计师在对现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目前镇区在白龙江东侧发展空间局促,国道与镇区道路均显拥挤,且给排水、电力等设施严重老化,不足以支持镇区未来的长远发展。

  经过院领导与设计师的深入研究,建议镇区应考虑将核心功能如,行政、教育、商贸服务等功能转移至白龙江西侧腹地,同时在遵循白龙江防洪规划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并且注意发挥过境交通对于镇区商贸服务的带动作用,沿国道布局商务用地。

  白龙江西侧镇区用地规划 

  规划策略如下:

  1)规划道路线型尽可能利用现状原有道路,尽可能减少拆迁量,降低项目投入。

  2)雨水排水设施可依托区域地形的高差特点考虑做暗沟式,而不用铺设管道,在减少投入的同时还可以将部分雨水进行收集予以农业灌溉利用。

  3)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现有九年制学校继续使用;配置幼儿园一处;配置养老院一处,贴心服务于村镇老年居民生活、娱乐;配置居民集贸街一处,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4)建设停车场一处,居民活动广场两处,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空间支持。

  (4)助力特色旅游规划设计,探索经济转型发展新引擎

  本着“外引内联、综合开发、利益均享、共同富裕”的原则,以“养生、休闲旅游”为主线,以“生态、文化体验”为重点,把握宕昌旅游发展脉络,大力招商引资,按照“整体性规划、价值化经营、专业化运作”的思路,将宕昌县旅游也建设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甘南民俗、生态、养生综合型旅游基地。在客源定位上考虑区位条件,以陇南市民为主要客源,兼顾吸引宕昌县和舟曲县城镇居民。

  旅游产品规划策略如下:

  1)原有旅游资源整合。结合当地特点,设计开发以哈达铺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以官鹅沟为代表的绿色旅游资源和以羌藏民俗为代表的古色旅游资源,带动产业经济发展。

  红色旅游: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哈达铺是红军在甘肃省长征途中革命文物陈列最多,原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故址。是红军长征北上的里程碑,万里长征即将胜利完成的转折点,它以其特殊的地位,名载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被杨成武将军称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也是宕昌旅游最知名的一个品牌。

  绿色旅游:官鹅沟。官鹅沟紧靠县城,全长32公里,总面积约1763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5.1%,气势雄伟,在海拔1760米——4150米之间,群山错落,绿水环绕,古树差天,气象万千,秀丽处山体你拉我牵,婀娜多姿;雄伟处绝壁悬崖直插云霄,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处处都是山水画。

  古色旅游:宕昌有深厚而独特的古色及民俗旅游资源。宕昌是羌民族长期活动、生息繁衍过的中心地区。古老的羌民族在宕昌早已消失,但其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却被当地居民承袭沿续下来,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枝光彩夺目的奇葩。宕昌藏族是古宕昌羌与吐蕃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其民俗风情独具特色。

  2)中医药旅游产品开发

  药材种植园:通过多色调景观农作物,打造“田园色调景观”通过层次丰富的中草药和林木,打造“山区立体景观”。

  中医药康体疗养区:根据产业系列需要,有目的性种植中药,提供多种绿色健康体验,增加休闲娱乐项目,如药茶楼、中医药膳馆、国医馆、中医讲堂、静修堂、阅读场所、微型疗养机构、养生会所、森林氧吧、有氧绿道、药浴spa馆、森林气功练习场等。

  3)重点培育旅游商品种类

旅游商品大类

旅游商品细类

旅游商品小类

具体开发内容

品牌农产品

蜂蜜系列

土蜂蜜

参与蜂蜜制作

花粉

参与筛选、制作

饮品

养生蜂蜜饮品

农产品

木耳

统一品牌标识

菌类

采摘体验、代加工

中草药

青少年知识普及

手工艺品

石头

小型石刻

充分利用沙湾石材的丰富资源,挖掘石头文化潜力

大型石雕

奇石

文艺纪念品

画片、画册

收集以特色村镇景观、中药材等主题的书法、绘画、摄影作品,举办节事评选出佳品,出版成册,作为礼品和纪念品销售。

明信片、纪念币

以沙湾镇旅游资源为主题,用有机纸张等创新材质做成明信片、纪念币、台历等作品。

创新旅游商品

借助节事活动,举办创新旅游商品竞选项目,延续充实旅游商品种类。

特色餐饮

当地中草药、食用菌特色

中草药、食用菌宴

开发丰富品类、口味独特的食用菌菜品体系。

中草药、食用菌衍生品

菌酱、中草药含片

农家菜

整理宕昌县典型农家饭,归纳各种农家菜品系列。

  4)创新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a)全过程体验。注重从中草药的种植到养护到收获,再到初级加工的全程体验,配合沙湾镇村镇农家乐服务,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互相渗透、互相支持。

  (b)注重宣传与推广。通过打造沙湾“食用菌美食节”,“中草药鉴赏会”等各种节事活动,并且依靠政府、网络的方式,将“沙湾”的品牌效应推介出去。

  (c)产品包装与商标设计。所有产品统一商标,利用利用不同农产品的特性,凸显特色性、经济性、实用性、便携性、生态性和艺术性等原则。

  包装与商标设计

  三、下一步实施建议

  (一)要把理清思路、确定目标、制定措施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制定了《宕昌县精准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真抓实干,尽职尽责,使村容村貌大改观,村民走上致富路,建成家富、人和、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要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村“两委”班子是农村群众的主心骨,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其抓落实、促发展能力如何,其自身的作风怎样,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村风、民风,直接关系到村上的经济发展。如果村级班子每名成员都能在工作作风、干事魄力、能力水平上“过得硬”,脱贫致富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三)要把政策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上级应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助推精准扶贫,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

  (四)要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撑。项目扶贫、项目拉动,是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贫困村的项目争取力度,使他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和拉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责任编辑:任巍)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