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唤醒所有教育人

——江西省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3.0版本

2017-06-28 来源:《人民政协报》收藏

  编者按:在很多地方的教育出现“村空城挤”现象时,江西弋阳县部分乡村学校出现大量学生回流并带动家长回乡创业。在很多教师头疼于家校合作时,弋阳县学校涌现出大量家长志愿者。本期,记者走进江西弋阳,探寻背后的奥秘。

  曹溪中学,江西弋阳县最北面的农村初级中学。2013年秋季,学校只有585名学生,如今在校生已达1063人;教学班也由最初的8个增加到20个。

  过去,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孩子往县城甚至更远的城市里送,使得一些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农村学校门可罗雀。最近几年,弋阳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在98%以上,部分农村学校吸引学生回流,实现“逆袭”———县城学生数下降,农村学生数量却增加两成多。

  “农村学校跟城里没啥区别,孩子在这儿上学我们放心。”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回流或许源于弋阳教育打造3.0版“家校社”协同育人,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的系列举措。

  为教育服务很有“面”

  采访中,记者问道:怎么乡村学校老师这么多呀,有的年龄还挺大的?“这哪是老师,这是我们的家长志愿者呀。”曹溪中学校长汪水辉说,弋阳家校关系一直被羡慕。

  张四龙,弋阳县湾里乡朱垅村普通农民。几年来,年过七旬的他专门把不打农药的大米低价提供给学校。此外,作为家委会主任,一有空闲,他就来学校转悠,割草、浇花、施肥、帮厨、检查门窗,风雨无阻。每年春雨的茶叶、夏秋的枣干、家里种的冬瓜、白菜和芋头等,他都要先送给老师们品尝。

  有一次,弋阳县圭峰读书联盟微信群中发了一张葛溪中心小学举办朗诵比赛的照片。“眼尖”的家长发现,照片里,台子出现破碎,随即送来两块同样大小的大理石板。中午,又有爱心家长带着泥水匠女婿,悄悄地和上水泥,把石板贴上。

  有的学校,家长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不问青红皂白就要跟学校“理论”。而在弋阳,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和睦相处,即使有气势汹汹想和学校、教师理论的家长,也会途中被其他家长劝回去。

  其实,类似的故事有很多。作为教育的一分子,家长已经成了学校的常客。只不过不是“找事”,而是帮忙。或是参与学校食堂卫生检查、运动会保卫、考试监考、文艺汇演、颁奖典礼等管理工作;或是自发为学校捐款装电风扇、窗帘;或是72岁高龄仍自愿免费教学生们打腰鼓……

  “在弋阳,从县委县政府领导到普通老百姓,都觉得为教育服务是一件很有‘脸面’的事。”弋阳县教育局副局长黄国栋说,在弋阳,老百姓对教育的信任重新回归了。

  参与才会出力

  “学校应该打开门办教育。”汪水辉说,家校合作不是老师给家长布置作业,而应打开门,让家长真正“走进”学校,“参加看戏,参与才会出力。”

  在曹溪中学,每年3次特定的家长会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开学前,邀请家长了解学校未来一学期的工作安排;学期末,学校全面“述职”,让家长看到工作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争取理解和支持;岁末年初,趁家长都回乡过年,请大家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并将反映最强烈的内容列入新学期工作计划。“作为教育一分子,家长必须知道学校在做什么,这样他们才能找到存在感。”

  学校还邀请家长当一天“值日生”,全天参与学校工作。开始,老师担心家长“指手画脚”,家长们也因为忙不愿意来,汪水辉就优先请退休教师家长,之后再逐渐邀请平时对学校不信任的家长。慢慢地,家长发现做值日生的好处:孩子全天表现很好,而且将之作为一种荣誉,一种学习的动力。就这样,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家长走进学校。

  元旦活动时,汪水辉则专门邀请平时“最刺头”的家长参加。“他们平时不愿意来,但这次有表演看,还有饺子吃。”活动结束,汪水辉再询问家长对学校的看法,语气明显发生改变——学校挺好的,活动多,孩子们也开心。之后,家长开始主动交流自己对学校建设的想法,量变逐渐引发质变,教育满意度稳步提升。在弋阳县自查评估期间,发放调查问卷630份,回收有效问卷630份,教育社会公众满意度达96.03%。

  此外,鉴于以往学生出现“5+2=0”的现象,即5天在学校表现很好,周末两天回家,所有努力归于零,弋阳县各学校邀请爱心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组织校外互助小组———根据距离、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在家的家长轮流在放学后或周末照看孩子写作业、玩游戏,宣传安全教育相关知识,老师也会不定期去帮忙。至今,全县已有1117个校外互助小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保障了学生安全,防止留守儿童因无人照看发生意外。此外,还在无形中和睦了邻里关系,影响了家风民风。“毕竟不止有自己的孩子,担任辅导员的爱心家长们不再沉迷于打麻将。邻里之间矛盾也少了,过年过节,买东西常常是买好多份。”葛溪中心小学校长吴弋兵告诉记者,曾经有位在外务工的家长看孩子成绩不好,破罐子破摔,决定孩子初中毕业就带出去打工。后来,看到参加校外互助小组后,孩子成绩提高了,家长辞去工作,回乡创业,希望陪伴能带给孩子更多成长。

  打造教育合伙人

  过去,家校常常是互不干涉的关系。随着家校合作越来越被重视,两者关系变成:我家访、你开家长会。可是,这好像还不够,家校矛盾依然时常发生。

  “大家都知道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常常是‘利己思维’,总希望对方来帮自己做些什么。这使得,教育出了问题,家长指责学校不够尽力,老师埋怨家庭教育没做好。”在弋阳县教育局局长方华看来,家长和学校应该是“合伙人”。家长是终身持股人,学校是阶段持股人。“说得简单点,尊重老师,就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家长,就是敬畏自己的工作岗位。教育孩子方面,永远不要过度放大学校的功能,学校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吸引更多‘教育’人一起朝同一个方向努力,为孩子成长提供更多可能。”

  方华说,社会总是把教育的重担压在教师身上,认为家长不过是配合者。其实不然。“我们总强调打造教师队伍,应该是加强教育队伍建设。”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唤醒更多“教育”人的内驱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让各界人士说教育、议教育、思教育、想教育、帮教育、谋教育蔚然成风。

  如何才能打造亲密无间的“教育合伙人”?在一线多年,汪水辉告诉记者,学校要先问问自己为家校合作做了什么,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唤起家长、社会对教育的信任。举例而言,曹溪中学向家长开放10个工作岗位,如厨师、售卖员等,家长自愿报名,筛选的标准就是,家长在校工作能否促进孩子成长。还有的学校考虑到学生家长集中在义乌务工,利用寒暑假将家长会开到了务工地。

  “教育要通人性。”问及弋阳的经验,方华说: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改革,只不过让教育触及每个人的需求,唤醒其对教育的内驱力。(本报记者 陈亚聪)

(责任编辑:闫昊(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