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雨润春苗促和谐 恩泽学生惠民生

——宁夏教育民生扶贫走访见闻

2017-05-12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银川5月12日电 通过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在代际传递,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挥教育扶贫作用,立足“拔穷根”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新建城市学校招收农村学子,推行“营养餐”工程,让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血工程”。

  职业教育助推教育精准扶贫 让学生“进得来 有学上”

  “有学上,上好学”——让所有孩子都能进入学校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实现应学尽学;让所有孩子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技术技能,这是宁夏教育精准扶贫思路。

  作为自治区职业教育“领头雁”和自治区扶贫办确定的“职业教育扶贫示范基地”,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勇担职业教育助力自治区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主动作为,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学院目前开设50个专业,涵盖农林牧、材料与能源、化工技术等十大类。自建校以来,学院立足实际,瞄准扶贫对象,聚焦重点人群,制定实施了“招生就业扶贫,产业对接扶贫,职业技能扶贫,农业人才扶贫,终身教育扶贫”在内的五项扶贫计划。

  多年来,学院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大多数毕业生已成长为宁夏回汉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领头雁”。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部署,宁夏启动建设了“中国(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通过实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目前能源化工等9个专业实训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山村孩子的城市学校 让每个孩子“梦想之花”得到绽放

  一排排砖红色的教学楼,坐落在整洁的校园里,一群群身着白色校服的孩子们,双手捧着课本,时而坐在台阶上,时而漫步在校园,认真朗读。“这些孩子都是自发的,他们很珍惜在这所学校学习的机会。”宁夏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李秋玲说。

  2003年,投资3.3亿元的六盘山高级中学建成,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提高南部山区人口素质,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寄宿中学,建校十二年来,共培养高中毕业生14000余人,让10000多名孩子圆梦“象牙塔”。

  师资,是教学资源的“核心”。据该校校长金存钰介绍,建校以来,学校连续八年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教师,现有408名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112人,研究生教师39人。为了保证优秀教师队伍不流失,学校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补助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学校近些年取得的成绩,让山里许多孩子将考进这所学校作为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学校的老师都是经过选拔选出来的,师资力量比较强,学校升学率比较高,大家在这里学习都是较着劲的,学习氛围也比较好。”该校高三学生高乔这样说。

  值得一提的是,六盘山高级中学的学生不仅免交学费、住宿费,农村户口学生还可享受每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

  “这个学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有国家补助和农村贫困补助,这两项我都享受到了,一学期3000到4000元左右。”高一学生李娜娜笑着说。

  据了解,为解决孩子“上得起学”的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在2013年在西部率先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每生每年补贴2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六盘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学生享受每生每年2000元生活补助。

  知识改变命运。三年的“六盘山生活”让高乔在心里暗暗给自己定下了未来目标:“大学毕业以后,我还是想回到家乡,毕竟在这里长大,我的家乡还比较落后,希望自己学有所成后,先从建设家乡做起。”

  营养改善计划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如今的六盘山区的孩子们却吃到了白花花的米饭,香喷喷的牛肉,热气腾腾的紫菜汤……营养丰富的午餐让娃娃们的喜悦溢于言表。

  2010年,宁夏推出营养早餐工程,山区农村学生每天早晨可免费吃一个鸡蛋。2011年,宁夏开始试点免费午餐。目前实施范围是11个县区,其中国家试点7个,地方4个(盐池,红寺堡,沙坡头区和中宁县部分移民乡镇)以及11个独立设置特教学校学生;标准是每天5.6元,其中早餐一个鸡蛋0.6元,午餐是5元,比国家4元高出1.6元,超出部分和地方试点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承担,每年需1.2亿元;让宁夏贫困地区近近25.6万人学生免费吃上了热气腾腾的营养餐。

  从一个鸡蛋到一顿午餐,随着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宁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告别了“馍馍开水”的午餐模式。“提供营养餐后,学生听课注意力明显集中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体育锻炼也更有劲了。”原州区三营镇中心校校长何万里说。

  “学校的午餐有牛肉面、米饭、烩菜,餐餐都有肉吃。”隆德县张程乡张程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马晓兵高兴地说,“在家里就不能天天吃肉,而且学校里的饭还会经常换花样。”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一项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在营养餐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如何保障食品安全。作为首批试点营养午餐的地区之一,宁夏从硬件设备、食材选取等多方面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

  据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在试点之初就把食堂供应完整午餐作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主要内容,不允许发放替代食品。为此,自治区筹资5.8亿元,对11个县(区)所有供餐学校食堂进行了新建改建,购置了现代化的餐厨设备,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同时,严把原料采购关。对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实行集中招标采购,每次购入的所有菜品入校前学校都会检验,只有具有合格的检验检疫证明的菜才能进入学校食堂。

  “改建后的学生灶房烹饪区、蒸饭区、蔬菜区等划分明确。2015年开始学生食堂的墙上都安装了摄像头。”原州区教育局营养办主任杨永强解释说,为了让大家吃的安心,通过摄像头,操作人员进入食堂是否洗手,是否穿白大褂,是否戴口罩等都在监控之内。

  如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如春风化语,已吹遍宁夏自治区贫困山乡每个角落,让偏远的山村有了更多的希望和梦想。

(责任编辑:赵奕(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