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高标准、高质量、严管控、助健康

营养改善计划“宁夏模式”再升级

2017-05-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叮叮叮……中午12点10分,下课铃声准时响起,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小学一年级(2)班学生纷纷拿起挂在课桌旁的饭缸,在教室门口排起了队。

  陪餐教师和班主任将米饭和菜桶抬到了教室,这天的菜是土豆粉烧牛肉,李小虎最爱吃的一道菜。他和同学们有序地排成两队,值班学生将一勺菜、一勺饭打到每名同学的饭缸里,不够还可以自己加,吃完了还有紫菜蛋花汤。

  步行半小时的上学距离,在农村不算很远,但李小虎还是每天到学校食堂吃早饭,一个鸡蛋、一个花卷,营养又好吃。午饭除了土豆粉烧牛肉外,白菜羊肉也是他的最爱。“今天午饭吃什么”成了他每天小小的期待。

  “每天上午,中心小学统一制定当天的菜谱,采购菜品,送过来后我们食堂自己加工,学生统一在食堂吃,不仅干净卫生,学生也可以吃上热乎饭。”甘沟小学校长栾会军说。

  自2011年宁夏在全国率先试点营养改善计划以来,按照“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告别了“馍馍开水”午餐,吃上了安全、卫生、营养的热乎饭菜。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一项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安全责任重大。”宁夏教育厅厅长郭虎介绍,6年来,宁夏在“提标扩面”、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被全国学生营养办总结为“宁夏模式”,并向全国推广。

  让学生吃得有营养、吃得好是宁夏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两个加法。”郭虎介绍说,在膳食标准上,“中央加地方”确保吃饱又吃好,将膳食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天4元提高到5.6元;在供餐内容上,早餐加午餐保证营养足,为农村学生和县城寄宿生每人每天免费提供一个熟鸡蛋,为农村学生中午提供一顿合理膳食。“宁夏的思路是‘不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解决营养问题’。”郭虎说。

  试点之初,宁夏就把食堂供应午餐作为主要内容,不允许发放替代食品,并筹资5.8亿元,对11个县(区)所有供餐学校食堂进行了新建改建,为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撑。同时,严把原料采购、食品贮存、清洁消毒、安全用餐、人员培训等关口,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实践中,宁夏加大财政投入,“提标扩面”经费区级财政全额承担,除了提高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标准外,还将实施范围由国家试点的7个县(区)扩大到11个县(区),“提标扩面”后每年增加的1.1亿元支出全部由自治区财政承担。从2013年起,自治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119万元,作为11个试点县(区)1.1万名陪餐教师的伙食补助。

  原州区教育局配合疾控中心每年对学生进行的健康监测显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由80%提高到了98%。委托宁夏大学对学生综合体质进行的监测显示,学生平均身高增加了0.8厘米,营养不良状况下降了0.8个百分点,贫血儿童下降了一个百分点,学生体重正常率由42%增加到43.9%。

  宁夏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之初,便实现了国家和地方试点各县(区)实施学校100%全覆盖,应受益学生100%全覆盖。2016年,试点范围扩展到西海固地区11个县(区),受益学生达25.6万人。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11个县(区),每年每个孩子可以减轻贫困家庭负担1120元,也把家长从灶台上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和务工创收,对助推精准扶贫起到了积极作用。”郭虎说。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现在真有了,营养午餐太好了!我有3个孙子在上小学,现在儿子、儿媳妇能放心外出打工,给家里减轻了负担,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学生马盼盼的爷爷激动地说。(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责任编辑:赵奕(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