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福建发挥“海丝”优势 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

2017-05-22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收藏

  央广网福州5月22日(记者 沈静文 见习记者 许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福建省结合自身优势,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建设发展中急需培养人才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输出,顺应了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形势需要,增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国政府对中国及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教育交流合作稳步推进。

  加强技术、人才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看,两层楼那么高的草啊,就是巨菌草。”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研究员指着不远处的巨菌草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而他脚踏的这块土地——福建农林大学菌草源,正是这场人与地、菌与林博弈的见证者。

  林占熺表示,以前香菇、灵芝、木耳是用树培植的,我国现在一年仅仅种这三种菇就要砍树两千万立方米,难以持续发展。用菌草栽培食用菌后,不仅质量更好,产量更高,菌糟还可以是很好的饲料,实现了植物、动物、菌物三物良性循环。

  砍伐的树少了,漫山遍野的野草利用起来了,绿水青山和菌类种植和谐共存。上世纪90年代,林占熺将菌草这个“生态富矿”推广到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480个县市,从此,菌草成为了脱贫攻坚利器。“达则兼济天下”,林占熺的菌草“天下”很快扩展到了世界。

  林占熺介绍,菌草综合体系的创建,促进了我们国家和世界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新兴产业菌草产业发展,现在世界101个国家的从事菌草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科学推广的技术人才也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

  林占熺指着各国领导种下的菌草林,陷入回忆。援建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非、莱索托、卢旺达、斐济等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世界各地纷纷建起自己的“菌草源”。教学楼前,林占熺的学生,从坦桑尼亚来福建学习菌草技术的大学老师艾力正沉迷于他自己的菌草世界。“我认为菌草技术在环境治理方面非常重要,因为我的国家坦桑尼亚也有很多环境问题,我们有荒漠化问题、滥砍滥伐。菌草科技可以帮助国民赚到钱,就不用砍树了。未来我要回大学任教五年,我将会把这些在中国学到的技术带回坦桑尼亚。”艾力说。

  目前,在国内外共举办了153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来自世界各地的5810名技术人员和政府官员参加了培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31个国家派出了276人次来到福建参加培训。技术、知识和人才培养,正在“一带一路”国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外国学生引进来 教育办学走出去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学校广场上,安哥拉科技人才青年班学生卫宇达正声情并茂地朗诵着岳飞的《满江红》。和卫宇达同行来华侨大学参加安哥拉科技人才青年班的学生还有29人。他们将在中国完成2年语言学习,4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土木工程或者电子信息工程学习后回到安哥拉。

  卫宇达的老师陈秀琼向记者介绍,像卫宇达这样的科技青年班人才,华侨大学对他们免学费,安哥拉总统基金会还会给他们相当于人民币2000元的生活费。安哥拉青年来这里学习技术和工程后,回国将为安哥拉国家重建而服务。

  除了科技人才班,华大华文学院还办有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目前已招收12期、6个国家的600多名外国政府官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服务了“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济建设,为深化交流提供了基础。外国政府培训班学员、泰国警察李亚飞表示,回国后将可以帮助在泰国旅游的游客和商人,还可以去警察学校教授中文。

  在注重吸收外国学生学习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福建高等学校走出去的步伐也在加速。厦门大学成功在海外开办了我国公立大学第一所分校,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和合作提供了典范。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表示,课程设置更考虑文化融合。“我们的教师招聘是三三制。三分之一是从中国去,主体是厦大,也包括台湾教师。除中文、中医采用中文外,授课语言采用英语。三分之一是马来西亚当地教师,教授马来西亚历史、马来文。三分之一全世界招聘。”朱崇实说。

  预计到2022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在校学生将超过5000人,最终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未来分校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大批所需的国际化人才。朱崇实表示,未来厦大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最为迫切需要人才、技术、最新科研成果的领域,像新能源、生物医药、环境保护、海洋科学与工程、信息通讯等领域加强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福建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警察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福建工业学校以及福州、厦门、泉州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有成效的主要项目近80项。目前已逐渐打造为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交流合作知名品牌,知识、人员、技术交流不断深化。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