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东举办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暨产学研对接大会

2017-06-04 来源:中国网收藏

  中国网教育频道6月4日讯(记者 曾瑞鑫)6月3日,2017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暨产学研对接大会在佛山市南海区南国桃园枫丹白鹭酒店隆重举行。当天上午,央媒记者团分两组分别参观考察了佛山市有关研发机构、科技园区和企业,深入了解佛山市产业发展情况及科技需求;当天下午,对接大会正式开幕。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开幕式上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发表讲话。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锋,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佛山市等相关领导,广东省内多所高校主要负责同志,高校科研团队教授代表,佛山企业、研究院代表共5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发布了《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供需对接暨佛山校地合作发展报告》,开展了佛山招校引智工作推介,并举行了广东高校全面服务佛山创新驱动发展合作协议等项目签约仪式和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揭牌仪式;会议当天,会场还安排了广东高校和佛山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展览,高校、科研团队与佛山企业代表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洽谈、对接与签约。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打造南方高等教育名城

  鲁毅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佛山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件大事。

  他指出,近年来,佛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去年,佛山市委、市政府立足"第二个百年"目标,提出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亟需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建设多层次高校创新体系,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和团队。

  他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汇聚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近期,佛山市专门出台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以增强服务创新驱动能力为目标,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为主线,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与佛山产业高度融合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力争将佛山建成城产人教融合发展的南方高等教育名城。前段时间,在广东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和帮助下,佛山市分别与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全学段办学校区,这为佛山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开了好局。

  他表示,接下来,将抢抓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落户佛山的重大机遇,为高校和企业搭建平台,深化校地协同与产学研合作,促进佛山的产业优势与高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全面对接、融合发展,让更多先进科研成果在佛山率先落地和产业化,提升佛山制造的竞争力。同时,坚持走"整合提升、开放合作、市区共建、多元办学"的发展道路,引进国内外更多的优质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落户佛山,并在建设用地、办学经费、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他恳请省政府一如既往地对佛山高等教育发展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给予支持、指导和帮助,同时热切期盼各高校与佛山各级政府、广大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深化合作交流,助力佛山加快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政府搭台,校企唱戏,共同打造创新生态链

  对接大会的重头戏是"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下简称"转化中心")的揭牌仪式。该中心由广东省教育厅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共建。作为吸引和汇聚全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转化并逐步拓展到珠江西岸城市的基地和平台,转化中心是连接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桥梁,旨在整合省内高校和佛山各类创新资源,创新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机制与模式,提高省内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支撑佛山行业企业科技需求的便利性和针对性,增强佛山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成效。转化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摸准省内高校创新力量和创新成果供给情况以及佛山核心产业科技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为省内高校和佛山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中介洽谈、创新资源配置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助推省内高校围绕佛山重大需求开展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促成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增强佛山产业的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并为全省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大会还举行了一系列对接项目的签约仪式、启动仪式和发布仪式。其中由广东省教育厅景李虎厅长和佛山市政府朱伟市长签署的《广东高校全面服务佛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既是校地协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标志着佛山吸引和汇聚全省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驶入快车道;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与联合培养企业共同签署"广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研究生联合培养新增示范点"协议,以建立"中心+示范点"模式,以项目精准对接为纽带,通过基地协同培养培育"大城工匠",为佛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人才服务;为推动广东高校科研项目培育,扶持科技成果转化,保障"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顺利运作,佛山市实行市、区共建,设立"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为1亿元,按照"政府引导、科学决策、市场运作、承担风险"的原则运作,重点支持高校科技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智汇智能制造技术众包平台"的发布,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工匠创客汇",搭建"众创空间+智能制造+众包平台"的线上线下"双众服务平台"。以上一系列项目的启动较为完整地形成配套,为"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支撑,实现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精准对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创新生态链。

  参展对接,招校引智,推动资源有效汇聚

  会议全天,大会主办方还精心组织了广东高校和佛山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展,向佛山市乃至全省各级各类企业开放,企业自由参观展览,并举办了高校、科研团队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25所省内高等院校和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佛山市南方数据科学研究院等6所研究院代表进场发布和展示高校代表性科技成果,展出各级各类科技成果150余项,吸引超过500家佛山高新企业、重点产业的骨干企业到场观战和对接,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的洽谈与合作,实现"1+1+1"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深度实践。

  在对接大会上,佛山市人民政府还紧扣城市升级和产业发展布局,开展佛山招校引智工作推介,介绍佛山发展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引进优势和扶持政策,从而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到佛山兴学创业,推动佛山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南方日报社发布《广东创新驱动发展供需对接暨佛山校地合作发展报告》,系统回顾广东创新驱动供需对接及产学研合作的总体情况、发展需求与未来趋势,总结佛山乃至广东产学研合作的先进经验,为广东创新驱动对接和产学研合作提供经验借鉴,助推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

  据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此次2017年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暨产学研对接大会在佛山举行,是广东省对佛山制造业的高度期望,也是对佛山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信任,更是佛山教育部门主动为落实佛山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战略而做出的创新之举,是佛山高等教育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此次大会及相关活动,由省教育厅和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佛山市教育局、南海区人民政府、佛山市科学技术局、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佛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佛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承办,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协办,得到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省内40余所高校、科研团队和研究机构,以及多家佛山企业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大会及相关活动紧密围绕佛山制造产业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与产学研对接服务,将有效地推动省内高校乃至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创业资源集聚佛山,促成一批高校科研成果在佛山落地转化,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效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强佛山产业的技术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成效,更好地促进佛山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于平平(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