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一带一路”看教育

——职业教育怎样乘时代之东风?

2017-05-09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北京5月9日电 近日,教育部组织部分中央媒体深入地方,记录各地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果。日前,采访团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对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进多元惠普幼儿园发展两个主题进行了采访。

  顶层设计建机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黄雄彪说:“教育服务‘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要先‘走出去’。”

  2015年,广西颁布实施了《职业教区域(国际)合作工程实施方案》,搭建广西与港澳台地区、东盟以及欧美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建立区域(国际)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得到了自治区各地区的响应。柳州市在2015年制定了《柳州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为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文件依据和政策指导。同时,通过探索和尝试,柳州已成为全国首批1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广西唯一一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

  围绕着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思路,广西搭建了许多职业教育交流平台。2016年9月,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成立,创新了合作交流机制,搭建了合作交流新平台。此外,还成立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中国-东盟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政策研究,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提供决策咨询、推广和宣传等服务。

  院校实践搭平台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管理和承建单位,学校确立了“立足广西、面向北部湾、服务大东盟”的人才培养理念,紧扣服务广西产业发展的宗旨,针对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建设内涵,从“搭平台”、“引进来”、“走出去”等方面推进学校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化发展。

  利用地理位置的优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搭建了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学校一方面引入国际优质师资、课程与外贷资金,同时还接收外国学生来校学习交流,为东盟国家开展技术培训。

  在具体的教学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企业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两种培养模式,通过大师工作室和合作企业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在学校桂港澳台青少年服装设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中,同学们正在认真备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王建阳大师工作室,学生们在老师的辅导下熟悉榫卯结构的操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宁东说,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服务小微企业,这就像学校校花向日葵所具备的精神一样,“有点土壤就发芽,有点阳光就灿烂,有点雨露就成长,有点果实就回报”。

  作为一个行业背景深厚的学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轨道交通行业优势。学校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交通大学、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合作,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7个专业里开展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建设培养既有中国高铁技术背景又熟悉俄语区语言文化的技术人才。此外,学校还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建国际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由北京交通大学选派留学生到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技能实训学习。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群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的学习偏重于理论,留学生来到本校来交流学习正能够补齐缺乏实践的短板。巴雅尔巴特尔是一名来自于蒙古国的留学生,也是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他说,相比较自己前两年的学习,在柳州的交流学习更偏重于实践,收获了许多。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则围绕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印尼西爪哇省共建了汽车学院。2015年,学校招收了近200名印度尼西亚籍学生。学生表示,他们的学费是由企业和政府进行补贴,生活费由企业赞助一部分,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说,毕业回国后就业前景较好,且收入能高于同龄人甚至是父辈。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6年度留学生在校人数共267人,来自7个国家。在国际化的发展背景下,学校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学校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留学生们积极学习书法、篆刻,中外学生互相交流及教授本民族音乐,文化融合氛围浓厚。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各类国际化项目的开展,引进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和质量标准、课程资源、学生考核标准,建立了与国际标准互通互认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将国际人才培养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贯穿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学校与上汽通用五菱、采埃孚等地方企业联合开办了双元制试点班,依托德国工商大会(AHK)上海代表处,引入德国职业资格认证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和实施本土化的“双元制”课程,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水平。

  在服务“一带一路”过程中,学校从2007年起与柳工加强战略性合作,组建了柳职院—柳工海外专员班。截止目前,学校共举办了5期海外专员班,共为柳工输送了300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近1/3曾服务于东盟国家。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