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儿童民间游戏:永恒的魅力与不变的情怀

2017-05-23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收藏

浙江师范大学 秦元东

  游戏的历史和人类一样古老,同样的,儿童民间游戏的历史也和儿童的历史一样久远。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关于儿童民间游戏的具体界说。通俗地说,儿童民间游戏就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嬉戏娱乐活动,既包括具有稳定性与传承性的儿童民间游戏,如跳房子、捉迷藏、老鹰捉小鸡,也包括即时性的儿童民间游戏,如儿童临时起意开展的追逐打闹游戏、捡到石子后的脚踢石子游戏。

  一、令人魂牵梦绕的儿童民间游戏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甜美宁静的田园生活逐渐远离了许多人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原本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逐渐成为了许多成人的美好回忆。曾几何时,作为成人的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童年时光的一去不复返,又不止一次地回忆起童年时的快乐时光。而儿童民间游戏永远是快乐童年的主旋律与主色调:丢沙包、挑竹棒、弹弹珠、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田间地头的捉蚂蚱、夏日里捉蝉……光是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游戏名称,相信很多成人就已经开启了回忆模式,已经沉湎于对以往童年游戏的回味之中,甚至还会津津乐道于童年玩过的快乐游戏,更有甚至会跃跃欲试地比划起曾经的儿童民间游戏。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对儿童民间游戏传承的强调,也许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些成人对自己美好童年尤其是童年时快乐游戏的珍视、怀念与向往。这些令许多成人魂牵梦绕的传统儿童民间游戏,如果拿到今天,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二、变的是儿童民间游戏的具体形态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娱乐的方式与内容,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人类社会走过了或正在经历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孕育、成长与传承于一定社会文明的儿童民间游戏,在游戏的玩法、材料、时间、空间、玩伴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如陀螺游戏从农业文明的利用自然材料自制陀螺与人工在野外土地上抽动陀螺,到工业社会的购买陀螺商品与利用发射器在水泥地或地板上驱动陀螺。

  我们曾考察了某村“跳房子”游戏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以及当前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发现在游戏的场所、时间、材料与玩伴等方面均发生了一定变化:(1)游戏场所方面,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为主逐渐转变为人工环境为主。儿童“跳房子”游戏的场所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屋外的土地或泥地;20世纪90年代以屋内水泥地为主,屋外少量水泥地、大量泥地为辅;而到了当前则是以学校的水泥地为主,庭院的水泥地为辅。(2)游戏时间方面,变化主要体现在游戏时段从自由多样到固定单一。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跳房子”游戏时段基本相同,呈现出了自由和多样化特点;但在当前,儿童“跳房子”游戏时段较为固定和单一,主要集中在课间时间。具体地说,“跳房子”游戏时段在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在午饭后、傍晚、节日里人多的时候(下雨天除外);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饭后、傍晚、节日里人多的时候、下雨天在屋内进行;而当前则主要集中在课间时间。(3)游戏材料方面,跳方格材料在三个时期基本没有明显变化,均以自然物为主,20世纪90年代偶尔也用人工物品(如瓶盖等)代替石头。但画方格材料方面的变化较为明显,从20世纪70年代的“木棒、石头”,到20世纪90年代的“石头、白色粉笔”,再到当前的“彩色粉笔”,体现了从自然材料到人工材料的转变,其中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过渡时期,呈现出自然材料和人工材料并存的局面。(4)游戏玩伴方面,变化主要体现在人数与年龄段两方面。“跳房子”游戏玩伴的人数逐渐减少,从20世纪70年代的4-5人,到20世纪90年代的2-3人,再到当前的1-2人。游戏玩伴的年龄段则从丰富逐渐趋向单一,20世纪70年代时包括学生(幼儿、小学、初中)和成人,到了20世纪90年代成人和幼儿都从“跳房子”游戏中退出,而到了当前就只剩下小学生还会偶尔参与了。

  信息文明对传统的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产生了巨大冲击与颠覆。相应地,信息文明背景下儿童民间游戏在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玩伴等方方面面,均有了明显变革,甚至在某些方面是颠覆性的,变得面目全非,如游戏空间由原来真实的物理空间逐渐向虚拟空间转变。甚至许多人惊呼:传统儿童民间游戏是不是要绝迹了?儿童民间游戏是不是要消逝了呢?

  三、不变的是儿童民间游戏的精神与魅力

  不同时代背景下,儿童民间游戏的具体形态会千变万化,但儿童民间游戏精神是不变的。儿童民间游戏精神的内涵很丰富,主要可以从三方面理解:(1)扎根于儿童的生活,既包括儿童内在的精神生活,也包括显现于外的生命活动或生存实践。儿童的所思、所见、所闻均构成了儿童的生活,这些是儿童民间游戏发生的源泉与基础。(2)和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应时性游戏和应节性游戏,即在某一时节或节日经常出现的游戏。此外还体现在游戏材料、空间等的选择方面,如游戏材料方面,许多儿童民间游戏的材料主要以儿童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为主,如“玩泥”游戏、“跳房子”游戏等,也有些是以成人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材料为主,如“跳绳”游戏等。(3)未完成性。许多广为人知和深受儿童喜爱的经典儿童民间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滚铁环”、“斗草”等,经过了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游戏规则,但这些游戏在产生与发展之初也并非像现在这样,而是在大量参与者的参与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并且即使发展到后期获得了相对稳定性,但依然能并且会改变。此外,大量即时发生的儿童民间游戏,如“扔石子”、“吹纸屑”等,并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则,而是儿童即兴创造的,并且可以随时创造与更新游戏玩法。总之,“未完成性”是儿童民间游戏的核心与灵魂,实质即是儿童民间游戏是永远向着无限开放的有限,是开放的与灵活的,永远允许与鼓励儿童创新游戏,即使对于经典的儿童民间游戏也是如此。

  不同时代儿童的生活、喜好虽千差万别,但儿童民间游戏对于不同时代儿童的魅力是恒久不变的。从过去的儿童沉迷于滚铁环、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到当前的儿童迷恋于形态与玩法各异的游戏,如新型陀螺游戏等。虽然儿童民间游戏的具体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永远都是不同时代儿童的生活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责任编辑:李娜)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