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为雪域高原孩子插上隐形的翅膀 世界屋脊上的“内地西藏班”

2017-08-29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拉萨8月29日电 你为什么要去西藏援教?是出自教育理想?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进而丰富自己的阅历?还是渴望深入西藏了解西藏的一种情怀?

  援藏为什么?

  “过去,我经常在电视节目里看到关于西藏教育情况的报道,每当看到西藏的孩子渴望学习,渴求知识的眼神,我的心灵就受到震撼。这是我从教多年来的梦想,我希望在退休前的这段时间,尽我所能,把我学到的、工作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这里的孩子和老师,为西藏的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1962年出生,来自上海市三林中学的蒋逸明老师,把援藏称作“圆梦”。蒋逸明说,看到援藏的通知后,他第一个报了名。目前他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授两个班的高一数学,为这里孩子解惑排难。

  “这里的孩子都是生活在农牧区的藏族孩子,家长基本处于半文盲状态,教育好他们,对提高藏区的教育文化水平特别重要,比教育好发达地区的孩子更有成就感。”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队长傅欣说。

  为弥补西藏教育短板,帮助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西藏培养人才,国家集中力量通过开展“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与蒋逸明一样,今年共有800名援藏教师组成20个团队,走进对口支援西藏的20所中小学。同时从西藏中小学每年选派骨干教师和学校管理干部400人,到对口援藏省市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学校跟岗学习、挂职锻炼、集中培训。

  援藏做什么?

  援藏要做什么?是提高藏族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带来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

  作为一名援藏教师,援藏不仅仅是给这些藏族孩子上几堂课这么简单,还应该把内地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办法引进到这片雪域高原,从而实现文化上的交融。现任拉萨市实验小学分校副校长的祖凤国于2016年2月自告奋勇来到西藏援藏。据他介绍,自己进藏后除了日常教学教研管理工作以外,还担任了五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利用教学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近距离接触西藏学生,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现状,找出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不足。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放慢节奏、循循善诱等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死记硬背式学数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孩子们说:‘祖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少了,但我们学到的知识多了,掌握的解题方法也多了’。”祖凤国欣慰地说。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优秀队伍

  援藏留下什么?“作为援藏教师,首当其冲的是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带动身边教师共同成长。”拉萨市实验小学援藏教师袁焱说。

  据了解,援藏的专任教师除主要承担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还需结对帮扶受援学校教师。

  袁焱介绍,一年来,他应当地教育厅邀请,远赴阿里地区送教;曾受邀在拉萨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中做专题讲座;亲自参与策划、组织自治区教育厅举行的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的教研展示活动;指导拉萨市实验小学申报自治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并执笔撰写开题报告等等。

  “教育援藏,让教师队伍教学观念和方法策略改变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学习进步了,校园文化日渐浓厚。”湖南省岳阳一中、西藏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校长邹四雄说。

  邹四雄所在的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全校学生基本上来自于农牧区,根据生源实情,学校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制定相关评选制度、全体老师爱心引导等措施,侧重学生的养成教育。

  “之前遇到老师都不打招呼,现在遇见老师都会向老师问好,捡垃圾的习惯也养成了”。提起班上同学的变化,该校高三(11)班学生拉巴曲珠说。据她介绍,她所在的班级高一和高二时期的数理化课程是由援藏老师授课,由于援藏老师教学方法多、更仔细,之前数理化成绩都没考过及格的她,现在成绩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援藏老师让我们懂得了‘读书不是读死书’。”

  据了解,拉巴曲珠所在的学校除了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外,在“组团式”援藏教育教学特色方面,充分借鉴湖南基础教育办学经验,有效对接名校资源,在全区首创组团式教育援藏“联校模式”,开办全区唯一的普通高中重点批次招生班——长沙市一中山南联校班。目前,山南市第三高级中学今年高考专科及以上上线率达到79.3%,比去年提高近27个百分点,尤其是本科上线率在去年几乎为零的基础上达到20%,并取得重点本科零的突破。

  “援藏老师来了之后,不仅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孩子的成绩也上升了6个名次。”采访中,来自日喀则的学生曲尼白玛的妈妈说,希望援藏老师能多来西藏。

  目前,“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已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积累了诸多有效做法、成功经验、先进典型,被西藏人称亲切地称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内地西藏班”。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