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援藏教师:大美西藏的根基和源泉

2017-09-13 来源:中国网收藏

  提起西藏,总会有无数华丽优美的语言表达她的美。喜马拉雅山的壮阔之美,珠穆朗玛峰的磅礴之美,雪山湖泊的浩瀚之美,布达拉宫的艺术之美,宗教的神秘之美,还有藏族人民的淳朴之美。殊不知,除了诗和远方,也有荒凉,孤独,以及难以忍受的高海拔恶劣气候。 

  2017年8月下旬,中国网记者随教育部中央媒体采访团走进西藏拉萨、日喀则及山南等地,就“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进行深入采访。

  在采访中,时不时的会下起雨,给采访工作带来许多不便,长期往来北京与西藏的教育部民族司工作人员羌洲介绍说,这个季节是西藏最舒服的时候,每年十月到第二年的五月是西藏的旱季,几乎没有降雨。

  一周的采访行程,强烈的高原反应让部分身体健壮的记者难以招架,头痛、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但是,千千万万克服高原反应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坚守在西藏的教师,医生和援藏干部,他们将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西藏,成为西藏保持美丽的根基和源泉。

 

上海援藏教师蒋逸明(中国网记者 闫景臻/摄)

  60后的上海援藏教师蒋逸明:援藏是我从教35年的梦

  2017年7月中旬的一天,日喀则市援藏教师公寓楼前,在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工作一年的上海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举行了简短的欢送会。依依惜别之际,工作队队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的眼睛有些湿润,整个团队克服了高原反应,白手起家,激发了本地教师的内生发展动力,而且留下了一本《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教科研白皮书》和20多本校本教材,为下一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8月8号,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迎来了第二批上海“组团式”援藏教师,开始他们新的使命和征程。

  在年轻的队伍中,来自上海市三林中学的高级教师蒋逸明显得有些特别,55岁的他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蒋逸明说,过去经常在电视里看到关于西藏教育情况的报道,每当看到西藏的孩子渴望读书的纯真眼神,他的内心十分震撼。还有五年就要退休了,希望在退休前来西藏,用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更多孩子的教育尽一份力,这是他从事教育35年来的“梦想”。

  蒋逸明最大的牵挂就是不能照看自己小外孙了。在上海,他每周末都要带外孙出去玩。蒋逸明说,来了日喀则,女儿和爱人身上的担子就重了,让他很过意不去。

  目前,蒋逸明上着高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一周将近有20节课,他说他的身体条件蛮好,过两天会有新的老师来,这样我们可以形成组合,把我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本地的老师,把孩子们的数学成绩提上去。

黑龙江援藏教师柳大庆(中国网记者 闫景臻/摄)

  黑龙江援藏教师柳大庆:女儿是最大的牵挂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二中学(下称“桑珠孜区二中”)是黑龙江“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受援单位,牡丹江市第十七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柳大庆是这里的援藏教师之一。他从2016年8月响应号召来到桑珠孜区二中,承担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针对藏族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柳大庆耐心教学,降低起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绩都有了大幅提高。

  柳大庆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除了高原反应,援藏最大的挑战在于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教学过程中,用我们日常的语速去交流,本地的孩子是听不懂的,所以上课时必须放慢节奏,必须不厌其烦的重复。除此之外,还有升学的压力,我们来这里就是要提高当地学生的成绩,如果成绩不升反降,就没有达到援藏的初级目的。”柳大庆说。另外,除了承担教学任务外,援藏教师还要发挥专业优势指导开展教研、培训和教学改革等工作,带动当地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组团式”教育援藏的最终目的。

  柳大庆说,除了工作压力之外,就是想家。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柳大庆在援藏之前,还曾在菲律宾南岛支教,家中幼小的女儿很少有爸爸陪伴,妻子经常指着照片中的柳大庆对孩子说,“宝贝,你看,爸爸放假就会回来陪你”。柳大庆说:“现在和女儿视频,孩子都不认得我。”提起自己的女儿,眼前这个壮硕的汉子忍不住有些鼻酸。

  在桑珠孜区二中,柳大庆是出了名的爱护学生。初二六班的学生比较调皮,为了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更好的开展教学,柳大庆利用下课时间与孩子们一同打篮球,这件看似容易的事,在高原,对于援藏教师来说格外艰难,一场球下来,缺氧,胸闷,常人无法忍受。但从此,孩子们更加愿意亲近他,生活学习上的很多难题也愿意和他沟通、交流。如今,援藏一年多的柳大庆皮肤晒的黝黑,身穿藏族服装,已经看不出他是一个东北的汉子,显然,他已经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天津援藏教师魏小东(与记者座谈时,魏小东讲起曾经与同事们共同奋斗的日子泣不成声)(中国网记者 闫景臻/摄)

  天津援藏教师魏小东:瞒着父亲来援

  魏小东出生于1967年,1985年进入南开大学附属小学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语文教学一线。2016年,魏小东响应教育部“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号召,穿越2550公里从天津到西藏。

  在采访中得知,魏小东的父亲也是一位退休中学教师。魏小东说,父亲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是个很无私的人,他深受父亲的影响。但是来援藏,害怕年迈的父亲担心,魏小东并没有告诉父亲援藏的事,只说出差去了。魏小东说,来援藏,爱人和儿子非常很支持,唯一不放心的,就是父亲,这成了魏小东“不能说的秘密”。

  目前,魏小东已是拉萨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的带头人。她说,西藏小学生要学习汉语、藏语、英语,比内地孩子辛苦很多,但他们很能吃苦,一点儿也不任性,对老师也非常尊重。

  为了让藏区的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学习汉语,也为了让天津的孩子了解藏族文化,魏小东策划了“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活动。在她的帮助下,拉萨实验小学和南开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对一的联系,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写信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乡、学校、风俗、音乐、美食等,也可以相互发送一些照片、视频等。这些互动资料在两所学校六一活动中都展示了出来。

北京援藏教师张丽新(中国网记者 闫景臻/摄)

  北京援藏教师张丽新:能多教一点是一点

  “北京大妞”张丽新是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援藏教师,从湖南科技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市东城区165中学任政治教师。

  正是谈恋爱的年龄,她要在这里待三年,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你为什么来援藏”。张丽新笑着说,就是想来,没有特别的原因。从小特别向往西藏,正好有援藏的机会,就争取过来了。

  记者了解到,张丽新已经有两年的教龄,因为缺少政治老师,张丽新有幸成为了援藏教师的一员。校方的通知下来后,张丽新与父母沟通了一下,爸爸特别支持她,而母亲更多的是担心孩子身体受不了,经过一晚上的沟通,张丽新第二天就报了名。

  来到拉萨后,强烈的高原反应折磨着张丽新,她说,即使在北京上一天的课嗓子也会疼,而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连上几节课,这对于张丽新真是巨大的痛苦。张丽新半夜总会被头疼弄醒,以至于非得吃止疼药才能勉强睡一会,而这样的生活要持续整整三年。

  张丽新说,看着到窗外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壮美的山川,还有孩子们清澈的眼睛,自己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她说,她要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一点一点地教给学生,能多教一点是一点,这就是她来这里的意义。

  张丽新说,这里的孩子底子薄,过去学知识只靠死记硬背,导致现在高中政治课本里的有些理论无法理解,所以她只能把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与课本结合的更紧密,也尽量告诉学生们课本之外的知识,比如热点新闻,流行网络语言之类的,鼓励学生们扩大视野,和孩子们交流一些感兴趣的话题。

  从2016年4月,“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式启动以来,来自北京、上海、湖南、黑龙江、吉林、山东等17个对口援藏省份和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的管理人员,以及上千名专任教师到达西藏各地开展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一步教育援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采访中,记者对“援藏”有了更深的认识,重新了解了西藏高原,也重新认识了援藏教师的初心与责任。一批又一批的援藏教师,克服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忍受了与亲人的分别,用爱心播下育人的种子。他们的坚守,体现了各族人民和平共处的和谐之美,体现了奉献之美,不久,高原上将收获一片希望,藏族同胞将迎来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中国网记者 闫景臻)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