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贵州求解“四则运算”

2017-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我省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启动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拔穷根、扶民生的治本之策,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我省先后启动实施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巧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打出“组合拳”,下好“精准棋”,强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一、巧用加法:有效增加教育供给

  我省连续四年压缩5%以上的全省各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用于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逐步做大“蛋糕”。一是由省级财政设立四项教育突破工程专项资金,扎实推进学前教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突破工程,着力扩增城乡教育有效供给,夯实教育脱贫根基。全省所有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新增农村寄宿制中小学3000余所,完成新建、改扩建高中阶段学校166所和中职“百校大战”项目学校100所,建成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和遵义新蒲大学城,高等教育发展逐步迈向大众化。二是切实加强在校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管理和关爱服务,出台《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年)》,实施幸福校园、平安校园、自信自强、结对帮扶、亲情桥梁、全程资助等六大精准关爱工程,丰富拓展关爱服务活动载体,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116所、标准化农村留守儿童之家3673个。三是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30万人口以上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特殊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学生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达到6000元。四是坚持“两为主”、“两纳入”原则,采取就近划片统筹招生入学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

  二、善用减法:着力减轻就学负担

  我省以完善学生精准资助体系为抓手,推进学生资助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全覆盖,形成完整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有效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不让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一是2015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对就读高中至本科阶段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实行“两助三免(补)”,高校学生实行“两助一免(补)”。今年以来,全省下达2016-2017学年度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资金11.15亿元,扶贫部门确定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37.73万人全部资助到位。进一步完善优化学生资助程序,全面停止执行“收费补助两条线”的资助方式,实行农村贫困学生按资助标准免费入学,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面开设“绿色通道”,保障其实现无障碍入学,进一步提高资助实效性,切实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准确掌握贫困学生动态情况,实现资助工作对象精准、时间精准、手段精准。二是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从2016年秋季学期起,向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就读儿童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钱,今年春季学期已实现全省66个贫困地区县全覆盖,惠及65.4万名农村学前儿童。三是实施以“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为贵州特色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以县为单位全覆盖,惠及全省87个县1.25万所学校近400万农村学生。2017年3月,刘延东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对我省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升级,并向学前阶段延伸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三、妙用乘法:加强输血形成合力

  我省牢牢牵住创新教育脱贫机制这个“牛鼻子”,开出“药方子”,在全国率先制定《教育精准脱贫五年规划方案》,多措并举,强化“输血”功能。一是实施“新两基”攻坚,加快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全省37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64个县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二是实施全面改薄项目,重点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项目学校4753所,建设面积2167万平方米。三是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累计招聘近9万名特岗教师服务于农村教育,实施“国培计划”培训农村教师近35万人,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医实现全覆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实施全覆盖,惠及农村教师约18万人。四是与发达地区建立教育对口帮扶机制,上海、广州等东部8个城市倾情帮扶我省教育发展,安排帮扶资金2.65亿元,修建中职学校、幼儿园113所。五是实施“省属院校帮百村”扶贫行动,推动45所省属院校帮扶100多个贫困村,大力推进教育帮扶。六是创新性开展“校农结合”工作,拓宽学校服务贫困地区新路径。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是我省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和稳定市场,每天有500余万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就餐,将这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市场与我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有机对接起来,畅通优质农产品进校园渠道,对推动产业扶贫、实施精准扶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作出“产业扶贫要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建立稳定销售渠道,实现流通环节重大突破”等重要指示精神,由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农委协同作战,创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将全省学校后勤市场与贫困县、贫困户精准对接,带动贫困人口有效增收脱贫,形成有效保障学校后勤和助推贫困户脱贫的双赢局面。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省1.7万个学校食堂与省内相关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农业合作社及农产品销售配送平台对接,全面展开“校农结合”定向采购农产品工作。

  四、活用除法:强化造血挖除穷根

  扶贫必先扶智,“输血”更要“造血”。我省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强化教育扶贫拔穷根的造血功能,努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一是职业教育实现“三个全国率先”,即首批率先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率先编制出台《贵州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率先出台首部地方职业教育法规《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二是深入推进教育“9+3”计划,每年中职招收农村学生超过30万人、毕业学生近20万人就业后带动家庭脱贫。三是组建职教扶贫基地100个,推进创新职教培训扶贫“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实施农村贫困学子助学行动、“三女”(持家女、家政女、锦绣女)培育行动、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养行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行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行动等五项行动,3年内实现全省120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逐步消除农村“零就业”贫困家庭。四是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连续三年在10所省属优质职业院校举办全免费“威宁班”“赫章班”,培养6000名学生并负责帮助就业,帮助6000个贫困家庭脱贫。

(责任编辑:岱宗)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