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取得重大成效

2017-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全国学生资助中心

  学生资助是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问题的根本保障,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不但有效防止了低收入和经济困难家庭因子女上学费用致贫和返贫,而且通过帮助他们的子女接受教育,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掌握了一技之长,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改变了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促进了家庭稳定脱贫和高质量脱贫,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资助资金大幅增长,资助政策有效落实,学生资助取得重大成效,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学生资助制度完善程度前所未有

  五年来,财政、教育等部门全面落实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从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我国学生资助制度建设。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不完整逐步走向完善,资助项目从少到多,资助面从窄到宽,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充分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完善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出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将国家助学贷款标准从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8000元、研究生12000元,并相应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期限、放宽财政贴息范围;出台高校学生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研究生全面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范围;将中央高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年12000元提高到15000元,地方高校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由每年不低于10000元提高到每年不低于13000元。

  在高中教育阶段,扩大中职免学费覆盖范围,将民族地区中职学生全部纳入免学费范围;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由年生均1500元提高到2000元;出台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政策。

  在义务教育阶段,为义务教育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出台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将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天3元提高到4元;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

  二、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在各级财政、教育等有关部门推动下,学生资助资金投入大幅增长,各项资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4.25亿人次(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年资助学生(幼儿)从2012年的8413.84万人次,增长至2016年的9126.14万人次,增长了8.47%,年均增幅2.05%。

  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总额6981.52亿元,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126.0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688.76亿元,增长了49.97%,年均增幅10.66%。

  2012年至2016年,各教育阶段财政投入学生资助资金达4780.6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68.48%,年均增幅7.69%。其中,中央财政达2506.78亿元,占财政投入的52.44%,地方财政达2273.84亿元,占财政投入的47.56%。

  2012年至2016年,学校事业收入以及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等累计投入学生资助资金2200.90亿元,占资助总额的31.52%。年资金投入从2012年的301.3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579.59亿元,增长了92.34%,年均增幅17.77%。

  其中,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48.93亿元,占资金总额的13.59%。年发放金额由2012年的149.0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263.21亿元,增长了76.62%,年均增幅15.28%。

  三、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全面推进

  精准资助全面推进。五年来,各地各校全面推进精准资助机制建设,努力实现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四个精准”的目标。福建省建立“中职学生资助信息网上公示管理平台”,实现对网上公示、数据审核、信息查询、数据核查、报表汇总、投诉举报等多项业务的网上办理,有效加强中职资助的精准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首创“隐形资助”,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向学生发放补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有尊严地接受资助;电子科技大学坚持大数据客观分析与评议小组主观评价相统一,设计研发集数据收集、存储、挖掘等为一体的 “智慧助困系统”,有效推进精准资助;广西玉林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采用“人脸﹢指静脉﹢身份证”三者结合的管理技术,对受助学生进行精准识别,实现了与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认证系统的无缝对接。

  资助育人深入推进。十八大以来,各地各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资助文化建设,深入推进资助育人。

  山东省积极建设“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资助育人新模式,深入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系统培养教育项目”;东北师范大学通过打造发放“爱心礼包”、开展“爱心支教”和创建“爱心驿站”等极具个性化和人情味的资助项目,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东北大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以能力提升和就业援助为切入点,实施“彩虹成长”“励志助学”“学业腾飞”三大计划和“人文素养提升”“专业技能加强”“红烛暖心”等多个项目,构建分年级、分层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促进体系;北京交通大学通过帮扶与激励、培养与锻炼、教育与引领的“三结合三聚焦”体系,打造“立体化”的资助育人模式,实现了“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才”的根本目标;中华女子学院通过实施“贫困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开设“资助课堂”、开展“优秀贫困生海(境)外交流项目”的方式,全方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