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立足教育帮扶使命担当,河海大学精准扶贫立长远见实效

2017-10-16 来源:规划司收藏

  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总体部署,河海大学自2012年开始定点扶贫陕西省石泉县。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严格落实中央、教育部党组的各项扶贫政策要求,成立了学校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校领导带队多次深入扶贫地方调研,确立了学校扶贫工作总体思路:以智力扶贫为主旨,以人才、教育、科技、文化资源支持为载体,充分发挥科技知识和优秀人才对地方脱贫致富的核心带动作用,全力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推进定点扶贫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一、助力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抓好基础教育扶贫

  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扶贫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帮助扶贫地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智力支持、强化人才培养,也是高校在扶贫攻坚战中独有的优势和历史使命。河海大学承担定点扶贫工作后,划拨扶贫专项资金用于石泉基础教育帮扶工作,与石泉县签订《教育资助协议书》,设立了78万元的“河海大学助学金”,于2013-2020年采取逐年划拨的形式,奖励、资助家庭经济贫困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积极宣传落实河海大学教育扶贫政策,学校学生处组织专家送考上门,在石泉县专门设立面试点,学生就近参加选拔考试。三年来,石泉县共有近80名学生志愿填报河海大学,7人顺利考入河海大学。

  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年还派出博士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等,赴扶贫地区开展小学支教、贫困户慰问、水利基础设施调研等活动。2016年7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到池河镇池河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12天的支教和志愿服务,受教育帮扶留守儿童达1260人次。2017年7月,先后组织老教授、博士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等赴池河开展支教服务、文艺联欢等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六户教职工家庭自发为石泉贫困小学生捐款1.2万元并前往当地贫困小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8月,由学校牵线搭桥,江苏恒妤公司助力石泉教育扶贫,捐款5.5万元,资助石泉2017年考入江苏省一本、二本的大学生25名。2012年以来,学校与石泉县密切联系,加强互动,互访人数达160人次。

  二、转变贫困群众增收观念,拓展成人教育扶贫

  扶贫工作的根本在于贫困群众思路和观念的转变。只有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发挥首创精神,树立主体意识,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靠智慧和劳动改进贫困落后的面貌,扶贫工作才能最终取得实质和长远的成效。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带动创新就业,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进程的重要途径。为提升农民开展电子商务的能力,近两年,学校组织教师、博士、电商专家等深入池河镇,为当地农民60人次开展电商知识培训。通过解读农村电子商务未来发展趋势,指导村民基于网络平台开设网店,销售农副产品。通过“做电农”课堂,推进“宜农科技”项目,“微创农”技术等,帮助农民转变增收观念,扩宽农副产品销售创收渠道,提升致富能力。

  三、结合水利专业特色优势,开展科技教育扶贫

  抓扶贫本质是抓发展,河海大学基于自身水利专业特色优势,与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有机结合,切实开展科技扶贫。近三年,学校免费为石泉21名涉农涉水干部分别开展了3期岗位技术培训,包括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所长岗位技术培训班、水生态文明和水利现代化高级研修班、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培训班等。培训围绕《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农村水利规划、水利安全生活标准化建设程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务、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等内容,为石泉水利建设提供科技教育支持。

  “脱贫攻坚,全国一盘棋;全面小康,决胜在合力”。河海大学将继续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扶贫思路,不断完善工作规划,创新工作方法,发挥好河海大学“人才库”作用、发挥好河海大学水利科研优势,不断提升教育扶贫、科学扶贫的精准度,以更加有为有力有效的举措打赢扶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