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台县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战略任务,把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名学生作为最大追求,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初中校际均衡差异系数为0.28和0.16。
一、“六大工程”,奠定均衡发展的新基点。一是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初步形成了中心小学在乡镇集中,完全小学在中心村集中的学校布局。二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全县2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办学。三是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班班通”覆盖率达100%。四是教师安居房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农村教师“居者有其屋”。五是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六是“阳光圆梦”工程,全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率达100%,“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6.3%。
二、“三个注重”,培育均衡发展的新活力。一是注重铸师魂塑形象。二是注重提学历强素质。大力实施“双名”工程,建立教师成长梯次管理办法,着力加强教师培训。三是注重强管理重交流。6所城区城郊学校与14所农村小学、173名城区名师与农村教师结成帮扶对子,449名城乡教师进行了交流,占教师总数的23.5%。
三、“五项改革”,拓宽均衡发展的新途径。一是管理改革,实行以中心校为依托,辐射管理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一校多区”。二是课程改革,以项目试点校为龙头,建立学校课程建设联合体,资源共享,开发了校本课程149种,实现了课程建设的“区域联动”。三是教学改革,创新构建“三段六环”“一引二导三思”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教研活动,实现了课堂改革和教研改革的“双轮驱动”。四是德育改革,开发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大力推行“成长导师制”等德育品牌活动。五是评价改革,全面推行“学业考试成绩(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为主要依据的招生制度,实现了教学相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