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在传承中绽放光芒

——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教师团队

2018-04-21 来源:新华网收藏

  新华网北京4月21日电 说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教师团队,当今中国地质学界无人不晓。这样一个“团队”, 首批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衔的是龚一鸣,他是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龚一鸣的周围凝聚着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带领的教学团队被学界公认是一个团结的、富有朝气的、有凝聚力的集体。童金南,谢树成作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学术梯队的中坚力量;冯庆来、王永标、江海水等都能独当一面,硕果累累,该群体的教师5年来发表Nature等SCI论文一百余篇。

  率先垂范精心育人

  “爱”是上好一门课的基因。龚一鸣在《高校教师如何上好一门课》一文中说道:爱教师职业、爱学生、爱自己、爱课堂教学是上好一门课的基本要素,战术上,用心的课前准备、丰富的课堂过程、及时的课后总结和反思是上好一门课的关键。30多年来,他用自己的语言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85年元月,龚一鸣以优异的成绩在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龚一鸣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准备,几乎查遍了学校图书馆与世界地质课有关的所有图件和书刊,还通过各种渠道从北京租借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鸿祯等在北京讲授《世界地质》课的讲课录音磁带,反复播放,创造性地模仿老教授的讲课风格和讲课艺术,做了近200张读书、备课卡片。第一次上讲台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名称职的大学教师必须有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渊博的知识;博采众家之长,舍得花时间投入和认真备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基本保证。

  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不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而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科学知识积累和优良的科学研究素养。正因为长期以来龚一鸣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他的课堂教学和野外教学实习深受学生的欢迎。《地史学》是地质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龚一鸣讲授该课程已有30年的历史,但每次上课他总要以最近的一次教案(包括电子教案)为基础重新备课,用他和他所领导的教研团队的最新教学、科研成果和地球科学的新进展优化、调整、充实新内容,让学生和同行有常听常新的感觉。

  倡导优良学风 培养人才梯队

  龚一鸣团队中最年长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现在,82岁的殷鸿福依然乐此不疲地带着全校两个研究生和本科生班级的课程。教学于他而言,依然是一种享受。从1957年兼做助教至今,殷鸿福的教龄已有60年,单是门下的博士和硕士生就有60余人。

  殷鸿福创建的科研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创新研究群体,并以此为基础创建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和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师生关系,更是学术上的传承关系。

  “科学需要传承。一个科学家如果想要追求长远的价值,不仅在于他本人的成就,还要看他带出来的是不是一支优秀的团队,能否把毕生所学发扬光大。”殷鸿福总结说。现在,让他最骄傲的就是有一批好学生。谢树成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在距今约2.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有生命以来最大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此次生物大灭绝?谢树成教授在国际权威杂志《Natur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此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大灭绝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至少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的。外星体撞击说的可能性很小,更有可能的是火山爆发等来自地球内部的原因,这一成果引起全球古生物学界的广泛关注。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谢树成的三次毕业论文全都是殷鸿福指导的。谢树成这样说:“在研究上,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思路开阔,勇于开创新领域。团队开辟的新领域,甚至是他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方向,他都愿意让我去尝试。他鼓励我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去探索,鼓励我出国学习深造、开阔眼界,与世界一流科学家合作。”

  在他硕士论文完成以后,殷老师希望和他一起再去川西北看看。而当时谢树成正在另一处野外工作,通信不发达,等他收到消息时已是20天之后。等谢树成到达约定的地点后,殷老师已经离开去另一处野外了。后来才得知,殷老师和他约定的那天,县城里面下了瓢泼大雨,殷老师不知道谢树成没收到信息,自己撑着雨伞在县城的各个宾馆一直在寻找他,这让他特别感动。

  雪山铭志草地留痕

  科考过程中,他们曾经历许多危险。

  1997年7月至9月,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等五国的科研人员一起登上青藏高原,到海拔7000米的希夏邦马峰考察。谢树成当时30岁,有一天,他早早一个人从5800米的考察队营地向7000米高处进发,路上他突然一脚踏空,人往一个冰裂隙中掉了下去。所幸的是,当时他背着一个装雪的桶,卡在冰裂隙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海拔7000米的雪山后,他一开始不适应,还有些头痛。当时他们在山上的主要任务是取冰芯,一共取了100多米长的冰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与他们在一起考察的一位美国队员,因高原反应太严重,在送往美国抢救的途中不幸以身殉职。在他们离开希夏邦马峰不久,几名北京大学登山队员也在那里不幸遇险。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