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十年做成十大事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炼成“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2018-02-09 来源:教师司收藏

  2007年9月1日,非洲研究院正式成立。此后十年,是这个年轻的研究院怀抱理想、砥砺前行的十年。十年里,以刘鸿武院长为带头人的创新团队在非洲研究领域逐渐展露才华,相继获得了浙江省首批高校创新团队、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国侨界创新团队贡献奖、教育部首个非洲研究长江学者拥有团队等荣誉称号,还有用教育部首个非洲研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又获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十年来,非洲研究院勇于担当,奋力前行,可谓荣誉等身。作为非省会城市的地方高校科研机构,它的创新发展为地方高校在国家智库建设中赢得了荣誉,争得了一席之地,即便与国际老牌智库、国内985、211院校智库同台竞技也不逊色。近年来,非洲研究院先后位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6》“大学附属最佳区域研究中心”全球第19名、《中国大学智库发展报告2017》“中国高校智库百强排行榜”中国大学顶级智库30强;并相继入选中国社科院中国社科评价研究院“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国高校智库综合评分TOP100”。

  这些显著的进步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又在情理之中。谈及非洲研究院的发展经历,已经行走非洲三十年的创始院长刘鸿武教授深有感触,他将研究院这十年发展归结于做了十件大事。

  一是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一个高起点、国际化、结构合理、设置有序的实体性非洲研究机构,立好四梁八柱,以图长效发展。十年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国内高校首个实体性的非洲研究机构,有独特的建院理念与治学精神,稳定的领导班子、专职科研团队、行政团队,及良好的办公室环境与经费支持。刘鸿武说,必须“先筑巢再引凤”,“铁打的营盘流动的兵”,只有建成一个实体性科研机构,才能可持续发展,显现综合平台优势。十年来,研究院团队不断壮大,学科建设持续发力,学科规划务实推进,经费资助稳定增长,逐渐成为国内非洲研究的组织者和推进者。

  二是培养起了一支热爱非洲研究事业的专职科研与管理队伍。人们常说,一流学者到了哪里,学科就带到了哪里。到金华建院伊始,刘鸿武院长就将学科和团队建设作为建院之本,他以开阔视野广招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甚至影视传播学等跨学科博士入职,并针对非洲学特殊要求,提出并实施青年教师发展“四定原则”(定领域、定地域、定国别、定专题)和“十年‘十个一’职业计划”等务实举措,为青年人指方向、扶上马,送一程。他选定“当代非洲发展问题”和“中非发展合作”两大重点方向,组织大家协同攻关,十年磨一剑,终于取得明显成效。迄今团队核心成员都有赴非学习调研经历,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为名符其实的非洲研究“国家队”。一批富有情怀、学有专攻的年青学者成长起来,在研究院大舞台上开始搭建自己的特色小平台,开创出研究院分和有序、协同创新的喜人局面。此外,研究院还成长起一支经验丰富的科研智库运营队伍,可随时应国家召唤赴非承办大型学术外交活动并优质完成任务,被誉为“国家信得过,部委离不开”的有战斗力团队。

  三是积累产出了一系列具有填补空白或学术原创性的成果,并开始传播于国内外。十年来,研究院累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战略研究》等国家级项目19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中非合作关系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4项,出版专著百余部,发表核心论文400多篇,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填补了国内非洲研究的空白,一些成果开始外译推广,为国家对非工作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几年来,刘鸿武院长带领学术团队努力建构有中国精神气派的“非洲学”教学科研理念、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师资队伍,努力在赴非调研基础上开展研究,接地气,通民情,被外交部称誉“有效带动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四是创建了影响广泛的“中非智库论坛”以有效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中国对非事务学术话语权。早在2010年,研究院就配合国家外交重大活动赴非举办研讨会,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和赞誉。2011年,在外交部支持下创办“中非智库论坛”并在中国和非洲连续召开了6届会议,成为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常态机制,政府所倚重的民间智库,及中非思想沟通交流的国际舞台。早在2013年,国务委员杨洁篪就赞誉智库论坛有力推动了中非思想交流对话,2015年世界权威智库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刊文认为“中非智库论坛是中国扩大在非洲的软实力及寻求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的一个很好实例”。

  五是构建了本硕博、留学生、培训生“三位一体”的“非洲学”学位体系,填补了我国非洲学学位点空白。经过多年努力,非洲研究院推动学校建成对非经贸本科、对非汉语本科和专业硕士、“非洲学”交叉学科硕士专业、“非洲教育与社会发展”交叉学科博士专业,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非洲学位体系;十年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150多名,目前在读硕博研究生60多名。学校还是教育部、商务部、国家汉办对非多维人才培养基地。2017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誉非洲研究院建设成果是中国高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工程的典范,其创新举措具有“代表性、示范性、推广性”。

  六是开发形成了系列配套的“非洲学”本硕博各层次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非洲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必须花大力编撰专业教科书,形成系统化教材。早在1997年刘鸿武教授完成的《非洲文化史课程建设》就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非洲研究院建院后,先后编撰出版著作类教材30多种,开发本硕博各层次非洲学基础课、主干课、选修课、通识课、小语种40多门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出系统化非洲学课程的高校并积累了丰富教学实践。2016年《服务国家战略的非洲学人才培养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对非汉语教育学成果获得“全国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

  七是建构了扎根非洲的国际合作机制,学科建设在非洲本土日具广泛影响力。建院伊始,非洲研究院就走出象牙塔,不做沙发上的学问,而是虚心向非洲学习,拜非洲人为师。研究院先后聘请了八位非洲籍优秀学者,目前在岗4位,约占科研人员总数的六分之一。同时,约九成的科研人员有3个月以上赴非进修访学经历,其中近半数科研人员有半年以上访学经历,2人通过旋转门赴我驻非使馆长期工作,有的长期在孔子学院挂职,获得对非深度体验。十年来对非交流和外事活动累计200多项,与非洲二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人才联合培养、互派学者协议,在国际会议上主动设置议题,建构概念,引导舆论走向,在非影响力日益提升。

  八是建设成为国家对非事务的重要思想智库,主动服务国家的咨政建言功能日益显现。非洲研究院主动对接国家对非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咨询、公共外交、舆论引导的功能,多次受邀到国务院和中央各部委提供咨询、高访谈参、撰写报告。近年承担中央各部委委托项目数十项,十多份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或采用证明。研究院积极配合对非外交重大活动,适时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十周年研讨会、中非媒体智库论坛等国际研讨会或主题演讲30多场(次),在海内外媒体发文数十(篇)次,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近百次,及时解读对非战略,引导公共舆论。

  九是形成了一支能讲好中非合作故事、促进中非人文交往的舆论引导和知识普及队伍。建院以来,研究院科研人员深入非洲实地,结交当地人民,建立一流人脉。刘鸿武教授担任中宣部、国新办“讲好中国故事”专家,多次率团出访非洲,宣讲中国对非政策,每年还到国内各高校发表演进十多场。2010年创办国内首个综合性“非洲博物馆”,每年免费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万人次,并在上海、宁波巡展,成为面向大众传播非洲文化的立体“教科书”。研究院自己策划拍摄的六集纪录片《我从非洲来》讲述在华非洲人融入中国创业发展的生动故事,登录CCTV-4和四达时代等媒体,在30多个非洲国家播出,获得广泛好评。研究院还在金华秋滨小学建成“非洲文化园”,在婺城区琐园村建成“非洲国际研学村”等,让学术成果普及于民间,服务于社区。

  十是搭建了支撑有力、服务多样的软硬件平台,成为引领国内非洲研究发展的重要协同机构。研究院已成为国家对非研究的系列高端平台,是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非洲中心、教育部中南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外交部中非智库论坛、浙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非洲地区发展报告》《中南人文交流年度报告》编撰单位,设有《非洲研究文库》《非洲研究》《非洲研究智库专刊》编辑室等成果发布平台,及尼日利亚、埃及、南非、水资源、影视等区域国别中心,还推动校内各学院设立了非洲艺术、法律、教育、文学、经贸、地理、体育、交通、音乐、科技、汉推等十多个专业协同中心,形成了校内非洲学综合建设大平台,同时积极支持帮助国内各高校搭建非洲研究平台与机构,提供学科建设经验,推进全国协同。

  非洲研究院十年征程,十年创业,开拓了中国非洲研究的新方向,被称誉为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典范。其建设经验与成果,因特色鲜明而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展望非洲研究院第二个十年,这棵日益长成的树苗必将在大家关心护爱下,更加枝繁叶茂,如远航之舟,驶走向更开阔的远方。

(责任编辑:田青(实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