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遇见过不少20—40岁从村里到县上的打工者,他们曾经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辍学。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他们便缺少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必要的工作技能,即使在家附近的市县打工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果当时他们能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肯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困境。
如今,教育扶贫尽管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盲点、薄弱点,其中就包括控辍保学。
对于扶贫,现在更多的是经济方面可以量化的硬指标,因此在扶贫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很多乡镇都在开展基础设施改善以及异地搬迁项目。这些措施短平快,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数字化”脱贫。但是针对个人,防止下一代再次返贫,还是要靠教育。
对于以农业经营为主的村落来说,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适应自然与市场变化能力也亟待提高。从根上达到精准扶贫目标,提高农业人口科学素养、科学技术水平、自我教育能力、掌握市场信息能力等势在必行。这一切,都要以控辍保学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必须制定教育扶贫的长远规划,拓宽教育扶贫范畴。除基础教育外,还要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将农村受教育人口拓宽到各个阶层,全面提升农业人口科学素质。(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李萍 采访整理)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