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职业教育观念仍难改变 专业匹配不够 委员呼吁

依法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

2018-04-03 来源:法制网收藏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会主委、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黄震注意到,我国的教育有一个怪圈。

  “一边是行政命令一道接着一道,社会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学生‘减负’还是没有减到位;另一边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而企业却找不到高级技工,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我们的成才观和教育理念出了问题,应该反思。”黄震直言。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建广西区委会主委钱学明认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有喜有忧。

  “虽然经过两轮‘职教攻坚’,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专业匹配不够、职业技能不足、职业精神缺乏三大难题。”钱学明指出。

  谈起职业教育,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主委张大方将目光聚焦在整个体系的建设上。

  “由于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等诸多原因,导致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张大方说。

  我国的职业教育应向何处去?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

  建议修订职业教育法

  在黄震看来,从学历社会走向资格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黄震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劳动技能水准尚无法形成有效竞争力。特别是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分缺乏高级技能人才。

  “我国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不强、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基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阻碍我国产业发展、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瓶颈。”黄震说。

  黄震认为,除了要在全社会转变成才观念、转变教育观念以外,还要从制度上作出改变,“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全球,关键是从制度设计上,德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大量投入和全社会对技工的尊重,造就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工匠’”。

  黄震建议,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土壤。例如,提高一线劳动者地位待遇,鼓励用人单位建立高技能人才特殊岗位津贴制度。

  不仅如此,还要加快修订完善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

  黄震认为,通过修订职业教育法,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依法确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架构,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规范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划,加强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基本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超前布局培养新兴产业的高技能人才,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元、社会分工合理、发展和谐的现代社会,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困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黄震说。

  需求侧管理亟待加强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钱学明认为,加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走上中高端,需要通过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发展新优势,形成发展新动力。

  但当下职业教育还无法承担起这样的重任。

  钱学明直言,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专业匹配不够、职业技能不足、职业精神缺乏三大难题。

  “如果说教育部门是职业教育的供给方,那么,掌握全社会总体就业状况、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的人社部门就应该是职业教育的需求方。职业教育存在的上述三大难题,表面上看是供给侧出了问题,实质上是需求侧管理没有跟上,供需双方没有形成相互制约机制,也就无法实现供需平衡。”钱学明说。

  对此,钱学明建议,发挥人社部门作用,形成合理供需关系,促进供需平衡。

  “在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中,人社部门应当做好需求侧管理。一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制定行业人才需求规划,提出职业教育的招生方向、数量和技能要求。二是评估学生技能是否满足社会需求,考核学校教学质量是否达标,提出改进和调整要求。为此,要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赋予人社部门需求管理职能,形成供需双方的制约和平衡机制。”钱学明说。

  建立起现代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经济发展关联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德国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其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张大方说。

  对于职业教育的作用,政府专门出台过许多政策文件,如国务院于2017年底发布了《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

  “这些政策发布的目的就是要求职业院校转变办学模式,与企业开展深度融合合作,让企业能逐步承担起参与办学的使命,从而建立起支撑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张大方说。

  但让张大方感到忧虑的是,由于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产业支撑能力尚薄弱、现有政策有所偏颇等原因,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现代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为此,张大方建议,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职业教育与重点产业领域深度对接:

  重点选取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急需的领域来推动突破,并起到示范作用,如航空航天、大数据、高铁、地方菜系、戏剧等。

  举办校企合作座谈会、对接会,促进形成订单培养、协同创新;出台政策,对合作成功的示范项目、平台给予示范命名认定和奖励支持。

  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还可实施设立“产教融合”的大师工作室、建设协同创新研发平台、建立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等重点建设项目,由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申报和实施。(法制网记者 蒲晓磊)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