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高等职业教育兵工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兵工业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8-05-18 来源:职成司收藏

  坐落于“草原钢城”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自1956年建校以来,作为一所“兵工”起家职业院校,学院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特色,不断探索深化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兵工业制装备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系统化、特色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打造新时期兵工行业优质技术技能专业人才。

  一、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实施总体思路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战略机遇中,学院作为一所“兵工”起家职业院校,立足兵工特殊行业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行业、产业优势,在“厂校圈”、“园中校”产教布局中,重点研究以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校行业特色’创新发展”、“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兵工人才培养质量”、“ 培育学生兵工职业素养”三大方面内容,创新实践校企共建“兵工特色”专业、“兵工厂中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构建国防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等,为新时期兵工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索道路。

  二、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兵工行业人才培养实施内容

  (一)校企共办特色专业,培养紧缺专门人才

  针对兵工企业专门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培养数量不足的实际问题,2009年,学院与一机集团、北重集团联合,创办了“军工特种材料焊接技术”、“坦克火炮零件锻压技术”等5个军工特有专业方向,联手实施专门人才的共育共培。2012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时期,兵工企业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的步伐明显加速,对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量剧增。为此,学院与一机集团、北重集团、装备制造园区合作,创办了“焊接机器人技术应用”、“3D打印与模具逆向技术”等7个先进技术应用专业(方向),及时跟进企业需求,培养紧缺人才。

  (二)军民融合,共建国防实训基地

  2009年,在原国家国防科工委的关怀与支持下,中央财政投入400余万元,学院自筹550万元,建设了5个国防实训基地,为军工特有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2010年,学院作为原国防科工委与自治区共建院校,被列入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计划,重点开展服务于兵工企业先进技术应用实训基地的建设。至2016年底,共计投入资金4230万元,建成“数字化创新设计与3D打印工作站”“焊接机器人实训中心”“先进检测技术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8个。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兵工人才对技能的特殊要求,在设备购置上,注重生产实用性、技术先进性与精度保障;在实训项目开发上,注重真实生产案例的引入,突出军工产品材料特殊、工艺严格、精度要求高等特点;在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上,注重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兵工企业文化的引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国防特色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兵工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了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产品研发、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在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加大校企合作深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校企深度合作,共育行业人才

  学院在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双主体作用的同时,坚持共组师资队伍、共定培养方案、共研课程改革、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优秀人才、共评培养质量,践行了厂中校、订单班、学徒制等各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双主体,建设兵工“厂中校”

  从人才培养、储备的战略高度出发,学院联合北重集团,共同推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全要素融合、全学程参与的兵工“厂中校”建设。北重集团提供场地、设备和大部分办学经费,以服务本企业人才需求为主、兼顾其他兵工企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师资配备、实践教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厂中校”模式。

  “厂中校”依托北重集团具体工作岗位、真实生产任务校企合作育人。学生入校即具有“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配备“老师”与“师傅”双重导师;入学即实行“学校”与“企业”双重管理,遵守“校规”与“厂规”双方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提供的真实工作岗位与生产任务,不仅夯实了理论、练就了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了企业文化、生产与管理流程,养成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与质量意识。经过三年的“双轨”培养,学生不单单是合格的毕业生,也是满足企业要求的合格员工。

  近五年,联合培养的960余名毕业生充实在企业生产一线,为兵工行业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2.推行订单班与现代学徒制,为兵工企业定制专门人才

  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推进专业和产业联动发展,创办军工特有专业方向,开展订单培养。2009年,学院创办的5个军工特有专业(方向)首届招生130人,组建6个订单班。2012年,与企业联合建设的7个先进制造技术专业(方向)开展招生,当年招收订单学生160余名。近三年,学院已累计为兵工行业订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700余名,有效缓解了企业专门人才紧缺的实际问题。

  随着校企合作育人经验的不断积累,2015年,学院与一机集团合作,在机械产品检测检验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徒制班级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用人规划,坚持招生招工一体化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与育人模式上进行深度融合。至2017年底,共有5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校生167人。2016年,学院获批机械行指委服务军工企业的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试点单位,2017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四)建设国防特色现代职教体系

  由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牵头,6所国防特色教育学校在与一机集团、北重集团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新构建了基于国防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2014年,学院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合作开展“3+2”高职本科试点办学,现已拓展到4个装备制造类专业,在校生400多人;与包头机械工业职业学校开展“3+2”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现有装备制造类专业5个,在校生780多人;与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和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合作开展“3+3”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现有在校生500多人。学院逐步形成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多层次并存、多形式合作的国防特色现代职教体系。

  (五)传承人民兵工精神,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1.把人民兵工精神融入办学理念

  在学院“团结、勤奋、求实、献身”的校训中,“献身”充分体现了“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内核;在“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甘于奉献”办学精神中,彰显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实质;在“坚持职教定位,传承兵工文化,特色立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中,明确了校园兵工文化特色,坚持打好兵工特色牌。

  2.把人民兵工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热爱祖国兵工事业”的基本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中明确“人民兵工精神作为学生重要的职业精神”;在毕业生就业面向中明确“兵工行业是学生重要的就业面向”,鼓励学生热爱兵工事业,投身兵工建设;在课程设置上,开设“军事训练”、“军事理论”、“兵工史”、“兵工文化”、“国防教育理论”等课程,加强军事文化教育,同时挖掘专业课、实训课的德育资源,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培育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3.把人民兵工精神植入第二课堂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载体作用,把人民兵工精神全面植入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中。建设了以学院兵工文化教育展馆、北方兵器城、一机集团兵工展厅为主阵地的国防教育基地,打造了“九个一”校园兵工文化品牌活动,举办“大国工匠进校园”、“实习归来话成长”、“我身边的榜样”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增强职业素养提升的实践性、针对性和生动性。

  4.把兵工企业文化贯入职业素养培育

  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过程中的作用,依托厂中校、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将学生专业技能提高与职业素养提升有机融合,企业文化的耳濡目染,兵工人的言传身教,使得人民兵工精神深植人心。

  三、兵工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创新

  (一)建设特色鲜明专业,坚持并创新学院兵工办学特色

  学院紧密对接兵工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开设了“坦克火炮零部件机械加工与装配”等5个兵工专业方向;新设了“3D打印与模具逆向技术”等7个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学院兵工特色专业达12个(含方向),既支持了兵器工业传统制造技术的延续,又支撑、引领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兵工产品全生产链的完整对接。

  (二)实践兵工职业素养培育

  把人民兵工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内容,从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组织等方面系统设计、全面落实、形成体系。

  (三)实践 “厂中校”校企深度合作

  学院与北重集团合作,成立了“北重校区”,学生全学程、全天候学习、生活在企业,解决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不够、人才需求与培养对接不紧密、校企资源双向共用不充分等方面长期困扰职业院校的难题,实践了真正意义的产教全要素融合。

  (四)建设国防特色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在原国防科工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投入资金5100多万元立项建设了军工特种材料焊接实训基地等5个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从设备选购、项目开发、环境内涵建设等多角度体现了国防特色,在“兵工人才培养”“企业员工培训”“兵工产品研发、生产”“职业素养培育”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创新实践基于国防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构建

  6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基于国防特色专业、文化融合、办学特点等共性基础,实践了多种形式衔接、直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国防特色现代职教体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融入浓重行业色彩的创新。

  (六)提供特殊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参考

  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特殊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模式参考和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军民融合、产教融合战略的模式参考。

  四、兵工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推广应用

  (一)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将人民兵工精神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实践技能同时,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得到了企业、社会的一致认可。

  (二)服务军民融合的能力显著提升

  学院与区内国防教育特色院校共同搭建的军民融合服务平台,为军、地两方企业“军转民”“民参军”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大量专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服务军民融合的能力显著提升。

  (三)推广应用

  1.本校应用

  通过校企合作,建成兵工特色专业(方向)12个,现有订单班、学徒制班27个,“厂中校”合作办学班31个。项目实践取得的经验与成果,辐射带动了学院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并作为重要办学特色纳入学院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中。

  2.其他院校推广

  国防教育特色院校携手兵工企业,共同构建国防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推广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兵工行业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立交桥。现有3+2高职本科班16个,3+2中高职衔接班28个,3+3中高职衔接班17个。近年来,学院就成果的研究、推广,在教育部、行指委等部门组织的相关会议多次交流发言、进行专题讲座,并接待近百所兄弟院校来校实地参观交流。

  3.行业推广应用

  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在兵工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得到了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国防科工办、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内蒙古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等部门与军工企业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多项奖励,被评为国防科工委国防实训基地和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近十年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出十九大代表、国家技能大师赵晶,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王士良等一批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基于军民融合、产教融合的兵工业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大企业和高校的认可,为兵工行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出一支又一支有思想、有学识、有技术的后备人才队伍。

  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主流方向就是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要优质发展,产教融合不可或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探索,秉持主流发展的要义,全力提升兵工业装备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源质量,为加快发展壮大兵工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