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人工智能:高校与企业合唱二重奏

2018-06-20 来源:《人民政协报》收藏

  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高校、企业如何从供给需求侧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日前,记者走进浙江几所高校及阿里巴巴公司进行实地采访。

——编者

  背景: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不断提高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能力。

  2018年4月,全国政协举行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对策”为主题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会上,委员们呼吁进一步完善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体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人工智能在高校掀起热潮

  通过鼠标控制,大白鼠在复杂迷宫中左右转向,迅速调整错误路径,越过重重关卡;通过人类脑电波,“指示”机器人向前走、向后退,并随手抓取身边的物品……这一看似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黑科技”,在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真实上演。

  近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中国高校要分“三步走”,2030年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人才高地。

  6月8日,在浙江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高校要聚焦并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其重点集中在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方向。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苏东坡,计算机很快根据数据库中苏东坡写过诗的地点绘制出他曾经走过的路线图,这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计算与设计实验室(DCD)与国内外几十家高校、机构共同建设的“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目前,该项目逐渐构成了“跨媒体计算”,涉及的媒体类型包括网页、文档、视频动画等。

  在浙江工业大学,沈国江教授带领团队将人工智能中的强化学习理论应用于交通信号控制,能精准识别预测多源异构交通数据,切分拥堵区、消散区、缓冲区、常态区,从而有效缓解拥堵。在过去几年中,该成果在杭州、绍兴等地进行推广应用,新增产值5000万元,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看来:“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可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一流的人工智能学科、培育高端的人工智能人才、形成优质的人工智能成果,不断服务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需要,从而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提供更有力的创新支撑。”

  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今年我刚招了一位跨学科的博士生,他原来学习的是计算机,现在我们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对他进行眼科人工智能方向的培养。”说这话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10多年来,姚教授积累了16万张角膜病的图像资料,这一资源,在全世界都是非常稀缺的宝库。目前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吴飞教授的参与下,已对16万张角膜图像进行了数据清洗、整理、完善和标注工作,初步研制的AI识图能力已经大大超越一般眼科医生水平。

  “目前亟须这样既有医学思维又懂计算机语言的学科交叉性人才。”姚玉峰说。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人,尖端人才还不足美国的6%,在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需求。

  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目前存在的“人才荒”问题,吴飞提出,要充分挖掘现有的人才存量资源,一批计算机科学、自动化、统计学等人才皆可从事人工智能产业。

  “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滞后性。要把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和对其他行业人才进行人工智能培训两个工作结合起来,不应该坐等人才培养,要使行业人才具备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令其会用人工智能改造升级本行业,这非常重要。”吴飞说。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和特定行业专家未能在人工智能特定场景实现较好匹配,是人工智能落地困难的重要原因。举例来说,算法专家的能力和医生经验知识相结合,自然会促进智慧医疗的进步。”吴飞说。

  在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介绍,为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学校成立了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导小组,出台了多个支持跨学科交叉的文件。如:跨院系的教师兼职制度出台,允许计算机系的教授在生命学院兼职;还出台了跨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制度,对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久前,学校刚刚批准了法学院的“计算法学”工程硕士项目,也是学校人工智能与文科深度融合从而产生崭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的一个尝试。

  “发展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关键是要解决拔尖人才培养问题。人工智能是一个交叉汇集性学科,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是人工智能学科重要的切入点。要加快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与发展生态。”吴朝晖说。

  突破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在国内,为突破人工智能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已经有企业开始将算法、数据与高校共享。

  还在为网购时买不到合适的衣服发愁吗?目前,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公司携手成立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同研发的用户服饰搭配推荐系统即将面世。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佩戴着公司工牌的浙大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朱建科说:“公司帮我们解决研发所需各项保障,我们能更专心于算法创新,这种研究模式给企业、高校带来双赢!”目前,双方已建成6个联合实验室,推进20个科研项目,浙大师生成了阿里巴巴公司的“网红”。

  学院为入驻企业提供场地,让学生提前感受企业创新氛围,这是浙工大开创的“模拟企业”办学模式。校企合作让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直接聚焦行业应用。浙工大软件学院王万良介绍,学校研发的“智能移动舞台”在央视春晚、G20杭州峰会得到完美展现;开发的心脏纤维可视化软件在全国30余个省的1500余家医院得到了应用。

  阿里巴巴技术发展部高级技术发展专家李贝向记者介绍说,“对于学者们来说,高校适合做学术,但目标制定是基于发散性思维,而企业目标性更强,吸引高校技术研发团队进驻企业,紧紧围绕企业痛点做课题攻关,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和教授们的科研方向,还能紧贴市场需求,一举两得。”据了解,浙江大学与阿里巴巴在科研专利、人才培养上形成了共识,不仅专利共享,还共同进行人才联合培养。“企业从经费和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上进行保障,能让科研人员安心地进行研发。”李贝说。

  王万良表示,在模拟企业,学员以“准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受企业实际项目开发训练,这种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解决学生远离企业缺乏工程实践机会、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等问题。同时,通过技术人员深入高校,传授产业需求和企业实际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密切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发挥高校的创新能力,支撑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通过表达市场和用户需求起到无形手的利益诉求效果;高校通过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培养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种模式形成了多方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王万良说。(本报记者 解艳华)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