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打好五大战役 助推脱贫攻坚

2018-10-17 来源:规划司收藏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南宁市武鸣区有贫困村学校11所(含教学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3344人。近年来,武鸣区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生资助工程、城乡帮带工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内生动力。武鸣区教育局立足本系统实际,加强基础教育工作,着力打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做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城乡教育结对帮扶建立完善、义教阶段控辍保学强化、留守儿童关爱等五大战役,助推城区教育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一战:扩大做强城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为打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做强战役,城区教育局立足城区实际,出实招,求实效。一是制定出台《南宁市武鸣区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南武政办〔2018〕29号),明确目标任务,合理规划建设,逐年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二是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近年来,城区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改扩建镇级公办幼儿园及小学附设幼儿园,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目前,城区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76所,实现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三是加大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积极组织民办幼儿园申报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2017年,享受到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资金2299600元,受益儿童人数为10298人。2018年,城区有18个自治区多元普惠幼儿园申报名额,现阶段,拟申报的幼儿园进入筹备自愿申请环节。四是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坚持每三年实施等级评估工作;落实直属机关保育院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等2个集团化办学,做好扶持带动工作;健全教研管理机制,继续实施“城区—镇—片区—园”四级教研联动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建立帮扶机制,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示范园引领作用和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作用,通过实施“城乡学前教育结对帮扶计划”和“教研互助共同体”等活动,加强薄弱园的业务指导,全面提升城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

  截至2018年7月,城区有幼儿园255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9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75.2%;乡镇普惠性幼儿园186所,占比96.8%;中心城区普惠性幼儿园12所,占比0.06%。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扩大做强战役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

  二战: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

  为巩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城区教育局在2017年1月武鸣区通过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的基础上,立足城区教育发展新情况、新趋势,着力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一是城区组织研究制定出台《南宁市武鸣区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南武政办〔2018〕28号),指导和推进我城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二是科学设置学区。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根据我城区原有各镇教育部门行政区域划分情况,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学校分布、距离远近等实际情况,采取“2+X”的模式,以互助帮扶的方式,将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13个学区,涉及城区中小学校122所。三是创新学区管理机制。按照“顶层设计、统筹督导、抱团共建、帮扶提升”的工作原则,建立“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组建学区长—学区学校校长—学校班子“金字塔形”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职责及层级关系,建立学区运行良性机制,统筹推进学区教育资源调配、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改革。四是建立共同成长机制。学区内各学校在优质龙头学校的带领下更新办学理念、提高队伍素质、注重内涵发展、推进均衡公平、大胆改革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学区内受龙头学校扶持的成员学校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办学水平,逐步成长为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截止目前,城区各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正有序推开。

  同时,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学实践。我城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形式,主要采取“优质学校+加盟学校(分校区)”的办学模式开展实践。截至2018年7月,武鸣城区共有优质龙头学校4所,加盟学校9所,采取联盟体发展模式和紧密型发展模式,推动城区集团化学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三战:建立完善城乡教育结对帮扶机制

  为打好城乡教育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健全战役,城区教育局于2016年9月21日制定出台《南宁市武鸣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指导本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2016年至2020年期间开展结对帮扶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城乡教育结对帮扶战役阶段性成果显著。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机制。为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城区教育局成立了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指导各学校开展帮扶工作。确定了“以教学为中心结对帮扶,以均衡为核心共同发展”为活动主题,落实结对帮扶的学校,制定帮扶计划,健全工作机制,将“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定期开展检查及汇报工作,确保结队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帮扶双方得到共同发展。据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参与帮扶结对学校活动的副校级以上领导共73人,在结对学校现场办公96次,在结对学校举办专题讲座36次,安排到结对学校挂职的中层后备干部27人,与结对学校召开专题会议50次,与结对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55次,为结对学校捐资捐物折合人民币共6.4万元,选派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上示范课66次,获得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或其他荣誉称号的教师87人,与结对学校教师建立帮带关系的县级以上学科带头或特级教师67人,与结对学校开展学生间结对帮扶活动19次,开展为结对学校学生“献爱心”活动的11次。半年来,城区25所帮扶学校(幼儿园)与32所受帮扶学校(幼儿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提升结对双方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达到了“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得到进一步巩固。2018年上半年,城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开展城区内公办与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镇级中心幼儿园13所、城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16所、城区内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学校结对帮扶驻镇高中学校3所。通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既促进交流,增强友谊,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帮扶学校和受援学校的领导有了新的办学理念,明确了办学目标。帮扶教师在农村偏远学校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于奉献教育事业的精神得到了发扬和升华。处在困境中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渲染。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了共享,促进了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受援学校得到的教学上和物质上的资助,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强了发展后劲。

  四战: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

  武鸣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209所(含教学点),在校学生共55373人。2018年春季学期,城区教育局在城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制定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果断采取九大措施,严厉抓好落实。

  一是制定方案,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南宁市控辍保学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制定《南宁市武鸣区2018年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成立以武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区长庞前辉同志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控辍保学工作领导,统筹协调、研究解决控辍保学工作的突出问题。我城区于5月11日、5月25日、5月29日分别召开部署会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做到导有方向、导有核心、导有成效。

  二是健全机制,压实责任。通过完善控辍保学“双线四包”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防护网络(“双线四包”即城区、镇、村一条线,城区领导包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包户;教育局、学校、班级一条线,教育局领导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人。“三级联动”即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联动),建立健全由领导小组组长担任召集人的控辍保学联席会议制度,将控辍保学目标、任务和责任具体细化,层层分解,压实政府、部门、学校、家长控辍保学责任。同时建立部门联控联保工作机制,司法、民政、人社、共青团、妇联、残联、社区等各司其责。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城区各镇通过召开村组群众会、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微信平台等形式,各中心学校利用校会、班会、期中家长会、宣传板报、校讯通、家访等形式,开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干部职工和家长的思想认识和法制观念。邀请城区检察院工作人员深入甘圩、陆斡等镇初中学校作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法治意识,为控辍保学工作打牢基础。

  四是精准核查,依法劝返。城区各镇以班级为单位,认真核查各年级新生花名册与目前在校生名单,摸清学生变动情况,明确辍学学生名单。在此基础上,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全面开展劝返工作,全城区共计出动2618人次参与劝返。太平镇“镇、村、组”、“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双线联合开展劝返工作效果显著。5月中旬镇党委、政府召开各社区、村干部会议,布置下乡控辍工作,各村干、队干积极入户开展劝返。镇政府卢副镇长和中心学校李校长多次到辍学学生家劝返。5月17日上午到问题较突出的上江同贵村召开村干、辍学学生家长、教师会议,现场办公。府城镇中心学校联合镇政府、村委进行家访,至5月14日共组织进村入户家访动员劝返120多人次。甘圩镇先后组织270人次深入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五是专项帮扶,兜住底线。我城区对2018年春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3344人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至少享受一个资助项目,高中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最高档次资助。建立城区教职工“一对一”对口帮扶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实现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有一名帮扶责任人。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力度,通过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项目、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普通高中助学金项目、励志少年奖学金项目4个资助项目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应助尽助。

  六是强化督查,狠抓落实。2018年5 月14至30日,城区政府牵头,与城区教育局、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十三个督查组开展覆盖所有乡镇的控辍保学专项督查,并形成控辍保学专项督查情况报告向各镇政府进行通报反馈,起到督查整改、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启动约谈制度,由城区教育局主要领导约谈整改不到位、整改效果不明显的中心学校校长,通过约谈触及校长灵魂,极大推动控辍保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七是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城区各镇政府组织村委督促家长做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工作。城区教育局负责全面落实压实教育线四包责任制,指导和监督各镇各学校落实义务教育入学、复学、保学基本制度。民政局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及时提供必要的救助。扶贫办严格落实贫困户、贫困村脱贫摘帽涉及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考核标准,加强监督考核,切实推动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公安分局加强对周末学生上下学时段的巡逻,加大打击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胁迫侵害学生、参与校园欺凌的违法行为。检察院深入学校做好入学、复学、保学法治宣传教育。由司法局牵头,法制办、检察院、法院、公安分局配合,针对典型辍学户开展研究,采取法律手段,确保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得到贯彻执行。有了各镇政府作为坚强后盾,有了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我城区控辍保学工作顺利推进。

  八是规范办学,留住学生。城区各中小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开展创建“立德树人·美丽校园”系列活动,对学生重点进行前途理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城区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三年级以上全部开设英语课,全面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城区教育局认真组织中小学校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于4月份先后到梧州市万秀区、江苏省镇江市开展学区制管理改革调研,回来及时开会研究,着手推动学区制管理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获得共享,课堂吸引力大大增强,学生更加愿学、乐学。部分乡镇已经着手研究解决留住劝返回校学生问题。府城镇落实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加强德育工作,大力推进初中“魅力课堂”、小学“动感教学”,提高课堂吸引力,关注特殊学生,把学习困难学生作为控辍保学的首要对象,建立健全学习帮扶制度,着力消除因学习困难而厌学、辍学的现象,及时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消除其辍学念头,严禁学校、教师将学困生、问题学生边缘化,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陆斡镇结合辍学返校学生的思想及生活特点,及时安排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还计划分期分批带辍学返校学生到武鸣职校参观学习,让学生看到前途和希望。

  九是多方核查,确保真实。深入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因学致贫数据的核查工作。我局协同扶贫办组织各镇中心学校,在各镇政府牵头下,组织各帮扶责任人针对全国扶贫开发系统中导出生成的2017年底武鸣区340户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进行一一核查,确保数据真实性,以便后期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学业帮扶工作,为贫困户脱贫提供保障。配合城区扶贫办进一步核实武鸣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基本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性。

  截止2018年7月,全城区40个贫困村中共有72名非建档立卡户辍学学生,已成功劝返51名,占标记辍学总人数的70.83%,尚有21人需要劝返;建档立卡辍学学生56人,已全部劝返复学,劝返率100%。

  五战: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为关爱城区各留守儿童,城区教育局立足实情,着力在服务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本城区高度重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南宁市武鸣区教育局开展留守儿童及残疾儿童少年关爱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干部职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指导,将帮扶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同时各镇中心学校也相应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将留守儿童工作纳入了学校常规管理工作范畴。领导小组还负责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城区妇联、团区委、城区关工委等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初步形成了各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投入,建立留守儿童保障机制。首先,城区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落实留守儿童资助政策,在学生资助方面,优先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资助,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儿童纳入学生资助体系。通过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公益平台,每年资助100名自立自强的贫困留守儿童。其次,下大力气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在校寄宿的需求。2017年,我城区共有寄宿制学校43所,寄宿制学生21956人,对于要求在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学校能够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营养午餐已经在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开,覆盖到城区留守儿童,2017年全城区204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城西小学),全部采取学校食堂供应营养午餐模式,受惠学生达55266名。最后,建设好“留守儿童之家”,结合“美丽学校”创建、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等工作,开辟场所,配备相应的书桌、图书、活动器材等设施设备,以“托管”服务的方式,聘任相应的管理人员,接纳留守儿童到“留守儿童之家”进行文体活动、交流等自主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家的温暖,享受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