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夜校授“渔”辟蹊径 扶志扶智助脱贫

2018-10-17 来源:规划司收藏

  2018年7月9日晚,第93期海南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节目播出,讲述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镇番响村村民王国谦依靠勤劳养蚕成功脱贫的故事。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贫困群众收看节目后深受启发。为了能够将这样的身边人身边事搬上荧幕,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海南广播电视大学负责电视夜校节目选题创作的专家教师团队为此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从不懂到精通、从无从下手到谋篇布局,每一期节目都浸透着教育人奋斗的汗水和为脱贫攻坚工作勇于奉献的精神。

  接过脱贫攻坚任务,扛起扶志扶智责任

  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在接受中国扶贫杂志社采访时说:“针对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创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一语道出了海南创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的初衷。

  为此,海南省委省政府联合18个部门成立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工作推进小组,李军副书记担任组长及夜校校长,将办公室设在海南广播电视大学,直接负责电视夜校日常工作及节目内容设置,并开通961017服务热线和钉钉管理系统,也一并由夜校办管理。

  一接到任务,海南广播电视大学高度重视,校党委书记谭基虎任夜校办公室主任,校宣传部长曾纪军任日常负责人,并抽调校内政治觉悟高、写作能力强、教学能力强的专家、教授组成节目选题创作团队,主要负责电视夜校节目从选题、踩点到撰稿的全过程,把握政策动向,挖掘脱贫致富典型,传播农科农技知识。首创“电视夜校+服务热线+钉钉管理+线下培训”新型模式。

  “每次开会,我校谭基虎书记总要强调扶贫任务艰巨,告诫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创作团队成员孙铁玉老师坦言压力大,责任更大。

  精准教学定位,细化教学内容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电视夜校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文化程度有限,因此教学形式要更灵活,内容要更生动、更接地气。”负责夜校办日常工作的曾纪军说。为此,创作团队拟定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环境真实化、教学人员本土化”的教学定位。先设定一个内容模块,再与电视台一起走访主讲对象、商讨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境。上到厅级政府部门下到基层干部群众,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创作团队与电视台编导走访了近千人,为了一期节目在外面连续赶路三四天更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采取电视节目的教育形式,在课堂设置上创作团队也绝不马虎,经过反复讨论,制定“大计划”(构建年度、季度、月度教学计划),“小课堂”(一课一策划、一课一典型、一课一亮点),组建“扶贫政策普及+致富技术+特色产业”模块化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内容节奏紧凑又难易相宜。

  把握政策动向,策划时效专题

  创作团队每周都会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会上会根据夜校校长李军副书记为电视夜校定位的“学政策、学技术、卖产品、找工作、找热线、找媳妇”六大好处,结合国家及省内扶贫政策动向,综合扶贫重点难点、群众接受能力等因素来进行选题及专题创作。

  在长时间与基层困难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创作团队发现贫困群众对国家的扶贫政策知之甚少,导致很多好的政策实行困难,工作无法展开。为此,他们精心策划了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节目,挑选懂基层、接地气的四类“教师”登台教学:一是党政干部讲政策;二是行业专家讲产业;三是帮扶干部讲帮扶办法;四是基层技术人员示范技术实操。通过节目普及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知识,用镜头语言宣讲海南乡村振兴战略、展现海南省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现状。

  此外,为了鼓励贫困地区群众“走出家门”打工,激励贫困地区青年“创业”脱贫,创作团队又策划了脱贫致富典型专题节目,展现贫困地区通过自我奋斗、不断学习、为家乡发展甘愿回乡创业甚至带动身边人或全村人发家致富的典型案例,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7年2月5日首期脱贫致富典型专题播出,讲述了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总经理吉贵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的故事。昔日“穷小子”当上了总经理,如此大的人生转变,在贫困群众中间激起千层浪。“2015年前,景区所在的保亭三道镇甘什上、下村共计96户,其中有20多户是贫困户。如今,在景区的带动下,这两个村子不仅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部分村民还走上了致富路。”三道镇党委书记王书军说。

  授“鱼”容易,授“渔”难。但每一束关注的目光,都凝聚成了电视夜校成长的强劲动力:根据教学对象的意见建议,电视夜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扶贫政策普及+致富技术讲解+特色产业展示+市县扶贫经验交流+典型宣传和感恩教育”五类模块化、渗透式的课堂教学内容,当下最热门的就业信息、产销信息等亦穿插其中。

  完善教学体系,巩固教学效果

  精心策划的教学内容贫困群众到底了解多少?怎样把控教学效果?创作团队有高招。

  电视夜校办公室成立不久,海南广播电视大学便与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一起开通了961017服务热线,用于与基层群众沟通。群众有困难、有问题需要解决都可以打电话来咨询,开通前三个月,961017热线共接听来电14705个,平均每天接听来电167个。办结工单9100个,平均每天办结工单101。又开通钉钉管理系统,对每周一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考察,2017年以来签到率平均为99.72%。有了这两个“左右手”,电视夜校节目创作起来更加有据可依了,根据961017服务热线和“钉钉”系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策划了政策宣讲系列、农村创业系列、脱贫致富典型系列等专题节目,“电视+夜校”赏析度高、知识鲜活、内容有针对性、教师教学接地气,极大的唤醒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意愿。

  现在,电视夜校已经成为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帮手”“精神家园”,很多人因为它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改变。如陵水县文罗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栋把电视夜校讲到的扶贫政策、种养知识等“干货”拎出来编印成册发给贫困户;白沙县对俄村村民符金三通过收看电视夜校励志脱贫致富后娶到了媳妇;琼海市深造村贫困户曹德清按照电视夜校讲授的技术调整养殖方法,母猪产下的猪仔成活率高、肉质鲜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电视夜校让越来越多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到了真知,得到了实惠。

  辛勤耕耘,必定硕果累累。省夜校办自成立以来工作成效显著,扶贫干部、贫困群众和社会认可度高,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夏长勇来夜校办考察时对省夜校办工作也给予较高评价。电视夜校专题节目还荣获全国2017年第一季度、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等奖项。还受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在主题为“互联网+农民学校扶贫”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发言。更是获得了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责任编辑:忠建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