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校农融合 助力脱贫攻坚

——安康市白河县教育体育局着力构建“农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

2018-10-29 来源:规划司收藏

  安康市白河县位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定深度贫困县之一。白河县教育体育局立足行业优势,不断拓展教育扶贫空间,探索建立了以学校食堂需求为导向,引导广大农户参与成立产业合作社,进行一体化生产和经营的“农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创出了一条新路子,推动了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机衔接,丰富和拓展教育扶贫空间,推动了区域脱贫攻坚。3年来,累计在10个镇发展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合作社21个,提供就业岗位600多个,辐射带动1326户4018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579元。“农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为助力脱贫攻坚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一、搭建校农合作桥梁,打通产销链。由于受自然条件、传统观念、产品销路不畅等因素影响,当地群众发展农村产业的积极性不高,群体性消费的蔬菜、粮油等大宗食材大多需要从县外采购,特别是全县学校有118个食堂,每天大约有2万余名师生就餐,每年就需消费蔬菜、粮油、肉蛋等农产品超过1000万元,消费需求量大。该局将学校食堂的农产品需求和农村产业精准对接,引导农户定向发展蔬菜、粮油、养殖等产业,助力全县产业脱贫。积极探索,着力打造以学校农产品需求带动农村产业、以农村产业带动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以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再带动贫困户的“农户+合作社+学校”产业脱贫模式,构建了一条农户有产出,学校有需求,合作社完成管理和流通的农产品产销链条,让农户“菜园子”直通学校“菜篮子”,实现了教育行业与农村产业、产业农户与学校食堂之间的精准双向对接。这一模式既打通了农产品产销通道,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又为学校建立了安全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实现了农户和学校的双赢,极大调动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真正为“校农”精准对接、助力产业脱贫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依托产业合作组织,构建互利链。白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条件较差,土地分散贫瘠,产业发展投入成本高,产出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县教体局积极推动在帮扶村成立农村产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红利,实现稳定增收。一是试点先行。2016年,该局联合农业部门和镇村干部深入各村就组建产业合作社进行了细致调研,并在帮扶村开展试点。当年,在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党组织的推动下,在茅坪镇田湾村成立高山绿色蔬菜合作社,引导当地农户发展蔬菜产业,由合作社订单收购、定向销售,实现管理规范化、产销规模化。为降低风险,提高产能,该局逐户制定产业规划,免费提供籽种和技术,扶持待业青年陈绪虎成立了田湾村高山蔬菜合作社,首批吸纳32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组织。该县教体局发动全体党员与贫困户对口包抓,先后捐款1.6万元,自筹资金3万元向贫困户免费发放土豆种6吨,提供蔬菜籽种款1万余元,兑付奖补资金6万元。当年共发展蔬菜110亩,其中培育规模蔬菜产业大户和蔬菜基地6个,年产值达到38万元。二是辐射带动。“贫困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及大力支持。该局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广”的思路,通过三年培育,已在17个贫困村成立了21个合作社。三是多元发展。综合土地情况和学校需求,合作社由单一的蔬菜产业逐步拓展到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领域,发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合作社9个,食用菌合作社2个,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合作社6个,粉条、油料加工合作社4个。据统计,2018年春季以来,蔬菜、食用菌合作社向学校直销土豆、白菜、杏鲍菇等已达103.7万斤,产值160余万元;养殖合作社向学校直销牛肉、鸡肉等肉食品6.75万斤,产值达130余万元;食用油合作社发展贫困户种植油葵、菜籽等1000余亩,向学校直销食用油5万升,产值达64万元。合作组织已成为学校和农户之间的桥梁,有力推动了产业规模发展,为农户稳定增收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管理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确保这一模式稳健发展,该局主动与市场监管、农林科技等部门衔接协调,探索建立了联席会议、产业帮扶、技能培训、质量监管、产销对接等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和指导,有效增强了该模式的运行效益。一是建立产业帮扶机制。落实党员干部包抓贫困村、贫困户,充分整合农业、水利、科技等部门人力资源,瞄准学校“菜篮子”;逐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制定产销方案,疏通产销渠道;注重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产业路,兴修水利工程,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加大产业投入,确保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二是建立技能培训机制。结合白河贫困发生率高,贫困人口技术缺乏,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实际,该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积极争取农林科技等部门的支持,改革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对贫困群众“种、管、养、销”环节进行全方位指导,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每年有计划地开展产业大户、合作组织及合作社社员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尽可能扩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覆盖面。三年来共开展合作社负责人、产业大户、贫困农民技能培训39期3862人次。三是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坚持“产好”和“管好”两手硬,从源头上实行全程质量监控,指导群众种养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压实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检疫检测人员的主体责任,严把学校食品检疫检测关,切实维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在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落实信贷支持的同时,探索推行“三变”改革模式,鼓励引导贫困群众将土地、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和种植养殖大户,贫困农民在自家流转出的土地上继续耕种或到合作社务工,并以股东身份参与分红,极大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五是建立奖励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产业奖补政策,对规模经营、规范经营的合作社、贫困户进行资金奖励,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激励合作社扩大生产,提高产能。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