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以扶贫干部为支点 构建“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模式

2018-10-17 来源:规划司收藏

  四川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战略思想,自觉担当时代重任,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学校综合优势,探索实践了智力扶贫、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特别是以扶贫干部为支点构建了“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模式,推动援派工作创特色、上水平、出实效。

  主动深入谋划,探索构建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新模式。结合学校人才、学科等优势和定点扶贫地区实际,坚持将贫困村作为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突出重点、兼顾全局,在原有选派1名县级领导和1名“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创新提出“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模式。根据甘洛、岳池等帮扶县的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积极选派农业、水利、城市规划、计算机等学科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形成了覆盖县、乡(镇)、村三级的梯队式干部扶贫工作格局,构建了1名县级副职+3至4名县局级副职+1名乡镇副职+1至4名驻村干部的“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新模式。近年来,学校共选派了18名干部人才到帮扶县挂职,平均年龄37岁,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处级干部3人。

  狠抓激励保障,导向鲜明引领脱贫攻坚实干风尚。学校党委将“1+N”干部人才精准扶贫模式作为干部人才培养锻炼的重要方式。一是树立实干导向。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把推进责任落实和扶贫实绩作为挂职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旗帜鲜明地树立实干的扶贫工作导向和选人用人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聘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于在扶贫期间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群众公认的,在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近期,学校共提拔了10名在艰苦边远地区一线锻炼的优秀挂职干部担任中层领导人员,有力引导干部教师主动到扶贫一线干事创业。二是强化激励保障。构建驱动扶贫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学校每年提供50万元的扶贫工作经费;建立校内联系人制度,安排专人做好扶贫挂职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为驻村干部配备工作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施;在保留原有所有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提供2500-3500元/月的生活补贴,报销本人及配偶的探亲差旅费,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切实解决好扶贫干部的待遇问题。此外,在扶贫干部和子女生病期间,校院两级领导到医院或家里探望关心,让扶贫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扶贫工作中放得下心、扎得了根。三是强化示范引领。近年来,学校涌现出多名优秀的扶贫干部。首位“第一书记”胡腾同志勇于接受挑战,在小孩出生没多久就踏上了前往彝区甘洛县格布村的扶贫之路。驻村期间,推动成立第一个幼教点,首倡“暖冬行动”,举办农业讲座,成立专业合作社,组织修建道路等,出色的表现为学校扶贫工作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学校授予他“五粮春优秀管理人员奖”。“温情书记”陈森同志,在挂任岳池县委副书记期间,撰写了多篇情系乡土的“扶贫日记”,建立了分级规范化的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建设了七个扶贫开发示范带,有效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规范化、上水平,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好评,因其表现突出,现已被提拔为学工部长,同时还当选了学校党委委员,发挥了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举校同心共筑,以人才聚资源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学校以“1+N”干部人才为支点,通过他们架起学校和帮扶县的“连心桥”,整合、联动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学生支教团、社会企业家等各方面力量,举全校之力支持“1+N”干部人才打好脱贫攻坚战,构建多方联动的大帮扶格局。在逐家逐户走访调研的基础上,“1+N”干部人才积极将帮扶县干部群众最迫切、最关切的需求同学校的资源优势进行有效对接、精准施策,真正“帮到点子上,扶到关键处”,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学校组织专家学者为帮扶县编制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水利建设、村容改造等各类规划152个;划拨扶贫专项党费410万元、产业帮扶资金200万元,用于基层党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为帮扶县党政领导干部、村(社区)干部、教师队伍、医疗队伍开展各类培训6300余人次;连续19年选派204名学生开展扶贫支教工作,募集善款近300万元,援建爱心项目100余个;协同帮扶548家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网络医院3个,捐赠医疗设备价值300多万元;组织师生330余人次赴17个县开展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联动校友和社会企业家,争取了5100余万元项目资金,促成6家企业与帮扶县签约,签约金额达33亿元;借助“以购代捐”平台,推动产业帮扶,推进两县农特产品入驻川大超市、宾馆、食堂等等。

  学校以“1+N”干部人才为支点,撬动各类资源汇聚整合,形成了“‘1+N’+N”的资源集聚效应,有效推动学校扶贫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在学校精准帮扶的4个村中,有3个已脱贫“摘帽”,1个计划2018年底实现脱贫目标;学校荣获了“四川省扶贫攻坚‘五个一’驻村帮扶先进集体”称号;精准扶贫规划服务团队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楷模”等荣誉称号;商学院张黎明同志荣获“慈善工作奖”称号。特别是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的2017年度中央及国家机关等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和四川省组织的省直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学校双双荣获评价“好”,并在教育部直属44个定点扶贫高校7个获得“好”的评价中排名第一。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和四川机关党建网对我校“1+N”干部人才扶贫支撑模式进行了报道,介绍了我校探索构建干部人才精准扶贫的相关经验和做法。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扶贫思想,深化精准帮扶,做好干部援派,建立“1+N”干部人才扶贫支撑模式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川大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刘潇翰)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