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筑梦远航 助心飞翔

——合肥学院关爱泗县贫困留守儿童项目

2019-10-24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收藏

  【摘要】: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特色工程,应该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和人力资源优势,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等相结合,厚植脱贫基础,助力脱贫攻坚。合肥学院结合自身优势和地方实际,充分调动各类智力资源,以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为突破口,经过四年多的活动探索,不断创新形式、充实内容、完善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各级的认可。

  一、“筑梦远航”项目背景

  位于皖北的泗县是合肥学院对口帮扶的贫困县,经过摸底调查,泗县贫困村人口结构多属于典型的“386199”部队类型,妇女、留守儿童和老人居多,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薄弱,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多,其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严重,很多留守儿童因为经济、家庭原因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心理问题较多,健康成长受限。2014年开展定点帮扶工作以来,合肥学院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努力做教育扶贫的践行者,除对口帮扶泗县教育,帮助改善软硬件外,在扶贫村发起了以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为主要内容的“筑梦远航”项目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明显。

  二、“筑梦远航”项目活动基本情况

  该项目由合肥学院驻村扶贫干部发起,以单位智力资源为依托,,旨在通过整合学校、社区等资源,在教学资源软硬件、日常生活学习引导、心理关怀和物质帮助等方面,为贫困村村贫困儿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扶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身心得以更好的发展。2017年,活动逐渐扩大到帮扶村惠庙村以及泗县其它乡镇,涵盖了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实践、爱心助学、扶贫政策宣传、留守儿童夏令营、送文化进村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帮扶对象不断扩大,活动机制不断完善,得到了各级的好评。具体表现在:

  1.改善地方教学条件。经积极组织协调,落实了向帮扶点陡张小学、惠庙小学捐赠40套新课桌椅、200余套食堂四人餐桌、价值15万元的图书室和农家书屋、一个拥有42台电脑的计算机机房的项目,协调资源设立陡张小学贫困学生奖学金,并联系学校,为地方校长、党务骨干、班主任等师资力量培训创造条件。

  2.爱心助学活动。爱心助学志愿帮扶系列活动自2015年10月起,在合肥学院院长办公室、团委和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统一安排下,从帮扶村陡张村、惠庙村摸排15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发动学校14个系110个班级、8个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参与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中小学生。活动组织严密,成立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筑梦远航,爱心助学”项目部,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分为支教组、调研组、后勤组、宣传组,相互协作有条不紊。活动动员广泛,各学院团委和各班级团支部、公益社团积极参与,保障了活动的顺利推进。活动成员优秀,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团队由团总支书记、班级团支书和学生干部担任主要负责人,志愿者们经过专业培训,其中很多志愿者获得过国家、省市和学校优秀志愿者荣誉,有良好的志愿者精神和综合素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爱心捐助、心理辅导、“微心愿”实现等内容。活动实施四年多来,对贫困家庭产生了积极影响,目前活动运行良好。

  3.“雷锋月”志愿者助学活动。从2016年开始,每年“雷锋月”,大学生志愿者们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陡张村,将从合肥学院校内、小学及留学生那募捐到的物资发放给陡张小学的同学们。结合社区党员主题活动日和企业社会爱心活动,积极开展实地走访慰问贫困学生家庭,了解他们所需,关心他们成长。,以行动宣扬践行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4.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从2015年开始,连续五年共选派11支优秀大学生到帮扶点贫困村举办暑期留守儿童夏令营,从15年的“青禾雨露”到16年的“希望工程田园课堂”,再到17年的“星火流传”……,先后有1200名左右的留守儿童在陡张小学、惠庙小学里,参加特色课堂、安全大讲堂、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成为留守儿童暑期最美的回忆,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团县委的支持和关注,获得各类荣誉,我校机械系志愿服务团队更是被评为全国重点社会实践团队,2019年合肥学院志愿者队伍到村开展团中央等四部委发起组织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新时代传习中心、推广普通话助力脱贫等项目。

  三、项目成效

  目前活动已经形成品牌系列活动,包括了爱心助学活动外、“雷锋月”志愿者活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留守儿童夏令营等内容,在扶贫、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明显的效应。本项目志愿者团队参与人数1040人,覆盖贫困人群数量超过1000人次、志愿者服务总时长约40200小时(依据个人总时长计算),项目得到合肥包河区、蜀山区、肥西县等多个社区和学校的资源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带去了4000余件衣物、2000余件学习用品和600多份价值15余万元的爱心包裹外,并通过探望、写信、电话等交流方式定期与家长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成长。项目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当地政府的广泛好评,中国扶贫网、全国少工委、中青网、凤凰网等各类媒体报道30余篇,形成了示范效应。通过此类活动参与扶贫事业,使我校大学生认识了国情、增长了才干、得到了锻炼,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

  四、“筑梦远航”项目的主要特点及经验

  1.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资源和地方实际开展项目。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高校承载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具备特有的人才智力优势,在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扮演着积极而重要的角色。合肥学院的帮扶项目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和认真摸排,由团委牵头、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联络落实、学生群体参与,活动内容结合实际,并由驻村工作队居中协调,可操作性强。

  2.用心关爱,始终把扶智和扶志融入项目。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多以捐赠各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相关助学资金的情况较多,心理呵护方面要求少,而物质关怀感受是浅显的,真正能激励他们自立自强的是心灵的陪伴呵护。合肥学院在开展“筑梦远航”关爱活动项目时,突出强调要把留守儿童的精神成长、心灵呵护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选取的也都是由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注重将学习关心,榜样激励、精神引导融入到具体帮扶活动中。

  3.凝心聚力,发动依靠社会合力提升项目。在构建大扶贫格局的要求下,合肥学院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也在不断探索帮扶内容和模式,积极整合各类资源,除了校内宣传,还注重运用网络媒体、新闻报道和各类人脉资源。先后有合肥的伟世通等爱心企业、海恒等社区、翡翠学校等小学为贫困留守儿童捐赠钱款和物资。此外,还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留守儿童信息采集,并与泗县团委共同组织开展了“‘七彩假期 快乐童年’农村留守儿童感受泗城新变化”和暑期安全大讲堂等社会实践主题活动,社会扶贫的合力在这里得到彰显。

  4.持之以恒,建立常态化机制运行项目。社会关爱活动很多仅仅停留在某一项或某一次具体的活动上,很少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不间断的联系,合肥学院的项目已经持续5年时间,主要是依靠常态化运行机制的建立。一是将纳入到学校年度扶贫工作计划中,设立专项资金保障。二是建立了由团委牵头负责、青志联组织、社团和班级参与、驻村工作队协调的工作机制。三是建立了由青志联负责的日常运行机制,每年及时更新帮扶对象信息,建立半年总结汇报制度,表彰好的做法和先进个人。四是在配套服务上提供帮助,如学生邮寄的爱心包裹可以以系或社团为单位邮寄,费用从工作经费里统一支出。在帮扶点陡张村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健全了联系对接机制。这些做法都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持续、有序和良性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合肥学院在定点扶贫工作中,依靠社会力量,不仅做好常规工作,更把智力扶贫特色工作做深做细做久,帮扶的陡张村、惠庙村均已出列,合肥学院也在2017年、2018年省直定点帮扶考核中连续获得“好”等次。但如何继续巩固帮扶成果,促进以点带面,探索高校在地方教育扶贫工作中的方法路径和制度要求,仍将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在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中,合肥学院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坚克难,助力脱贫攻坚战。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