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创新科技产业扶贫模式,激发农村农民内生动力

——华南农业大学全国扶贫日典型宣传材料

2019-10-22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收藏

  华南农业大学定点帮扶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以来,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农业学科、科技、人才等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探索出一条科技产业扶贫新路子,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农村农民内生动力,使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成效突出,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收入显著提高。

  镜头一:传统产业基础转化升级为扶贫产业优势

  2018年12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党委副书记陈少雄一行14人赴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指导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为华南农业大学帮扶成立的“龙川县礼堂邨高山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揭牌,检查扶贫产品“礼堂邨”油茶品牌建设情况。刘雅红指出,学校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一直以来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研究制定了以开展产业帮扶、打造产业经济、推动产业兴旺的工作思路,先后提出了一系列举措,取得较好的成效。礼堂村油茶产业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推进产业发展,是推动新时期产业扶贫工作的有益尝试。

  据悉,礼堂村历来有种植油茶的传统,原有油茶林约5000亩,大部分是百年以上的老茶树,但普遍疏于管理,种植距离过密、疏于施肥和除草等都直接导致了油茶产量较低。鉴于此,华南农业大学探索“公司+高校+基地+贫困户”的合作开发模式,将礼堂村种养资源转化为优势产业经济。第一,组织农户成立“龙川县礼堂邨高山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发动200多户在家农户推广扩种优质高产油茶品种500亩;第二,引进龙川湾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40户在家有劳动力贫困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打造“礼堂邨”山茶油品牌,带动农户453户,成效明显。经过标准化生产、统一包装、品牌化宣传,礼堂村的油茶价格从85元/斤提高到119元/斤,单价提高了40%。第三,组织油茶专家全程指导合作社建设“20亩油茶种植标准化示范基地”和“100亩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由学校免费提供优质茶苗2000余株,学校农业科技专家团队从林地选择、整地技术、苗木选择、良种配置、密度控制和栽培管理等方面提供标准化、全程化的技术指导,规范科学种植,以期达到示范区生产质量水平在原来基础上有明显提高的目标,从而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更多油茶种植农户发展。

  镜头二:农业领域专家团队20余人现场为农民答疑解惑

  南国春半日,农耕正当时。2019年3月21日,华南农业大学联合龙川县扶贫工作局、农业局、丰稔镇人民政府在丰稔镇举行脱贫攻坚系列活动之春耕专家咨询会。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咸春龙率领该校农业领域专家团队20余人现场为农民答疑解惑,宣讲春季农业生产管理知识,并免费向到场农民发放南瓜、丝瓜、番茄等6个华农大新品种蔬菜种子800余包及优质化肥100余包。通过面对面的讲授,手把手的指导,把实用的农业知识、先进的种养技术及品良质优的种子化肥送到老百姓身边、送到田间地头,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专家团队20余人现场逐一回答农民“学生”提出各种困扰问题:“我没养过羊,我想养羊,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我原来种甘蔗,现在想改种菠萝,土地应该要怎么处理?”……

  到场专家代表表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和扶贫攻坚是农业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资源环境学院以“党建+扶贫攻坚”的模式成立了6个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队,全方位对接当地需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进入百姓家”。

  值得一提的是,华农资源环境学院肥料学学科带头人樊小林教授特地准备了其团队最新研发的优质化肥百余包,现场免费发放给农民。他介绍道:未来肥料与施肥的发展方向是以缓控式肥料为长效养分源的同步营养肥,该肥料是物化了科学施肥技术的新产品,希望我们带来的种植养殖的科学技术、物化的技术成果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切实的帮助。

  镜头三:精准扶贫特色产品“华礼丝苗米”首次公开亮相

  8月23-26日,2019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广州举行,博览会上“广东脱贫攻坚展”充分展示了广东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各类成果,华南农业大学与脱贫攻坚合作企业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精准扶贫特色产品“越王贡”华礼丝苗米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该产品首次公开亮相。

  礼堂村地处河源市龙川县南部,光、温、水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季风明显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水稻种植。该村山清水秀,无工业污染,年平均气温21.8℃,历年降雨量平均1501.8毫米,是绿色生态大米的天然产区。鉴于此自然条件,华南农业大学与校友企业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合作,依托龙川县自然资源局在礼堂村打造的200亩高标准农田,推动水稻产业发展,选用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精心选育的良种“软华优金丝”,由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全程雇佣礼堂村贫困人口人工种植。

  同时,学校与公司共同出资,向全村水稻种植户免费发放260亩“软华优金丝”水稻种,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与村民签订报价收购协议,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产品的品质。龙川县稻丰源农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艺强表示,公司将从“越王贡”华礼丝苗米的销售额中提取部分金额用于支持礼堂村精准扶贫事业,以提升村集体及贫困户收入水平,使贫困村及贫困农民切实受益。

  “越王贡”华礼丝苗米是华南农业大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助力精准扶贫举措的重要成果之一。华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充分发挥学校师生、校友的力量,以单位团购、个人采购、农田认养等方式推销华礼丝苗米。今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就采购了3.7万斤华礼丝苗米作为教职工中秋节福利,总金额达到25万余元,其中4.3万元归村集体收入,3万余元纳入扶贫基金,为贫困户创收。此外,华南农业大学还充分利用110周年校庆契机,面向广大华农校友推广华礼丝苗米,河源校友分会采购2.4万余斤赠送给母校作为校庆礼品向返校校友派发,总金额近16.5万元,其中,近1万元归村集体收入,近2万纳入扶贫基金。该产品推出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为村集体创收5.3万元,为扶贫基金扩额5万余元。

  该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贫困村及贫困户的收入水平,而且为解决农村农田长期抛荒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礼堂村扶贫产品真正为农村、为农民带来发展红利。

  镜头四:引进“华农二号”牧草,改变传统肉牛养殖模式

  长期以来,礼堂村都有散养小黄牛的传统,稳定保有量在700-800头之间。华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礼堂村之后,通过组织肉牛养殖、牧草种植等专家进村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和引种“华农二号”牧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黄牛的生存率和肉质,帮助农民实现一定的增收。但是肉牛散养的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引起村民纠纷、水源污染以及影响村容村貌等问题。

  鉴于此,学校通过与广东牛一农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下简称“牛一公司”),依托学校农业学科优势,探索建立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的“三高”农业特色产业(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由“牛一公司”提供牛苗,农户负责养殖并育肥,出栏后由“牛一公司”回收,并按肉牛的增重数量结算酬劳给农户。养殖方式主要是分成两个阶段,即平时在指定区域(水口片区)散养,关键育肥期集中圈养并喂养“华农二号”牧草。5月16日,肉牛养殖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赴“牛一公司”现场参观考察肉牛养殖情况并洽谈合作事宜。6月底,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扶持下,养殖户邹文清种下华南农业大学培育的优质高产“华农二号”牧草10亩,并在牧草地旁搭建起了自己的圈养牛棚;8月初,另一养殖户邹伟龙也种下“华农二号”牧草12亩,尝试肉牛养殖新模式。两户养殖户均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高养殖效率,提高收入,同时为其他村民做个示范,引导广大肉牛养殖户转变养殖模式,保护好礼堂村的生态环境,彻底改变“牛粪铺路”的状况。

  华南农业大学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学科、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引导农业专家“到基层来”、“到田里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及成果落地,使科研更加契合农村实际,切实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贡献“华农智慧”、“华农力量”。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