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 夯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基石

——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建设案例

2019-11-01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收藏

  受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原因,彝区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一直是我市普及学前教育的“短板”。2013年,我市彝区村级幼儿园只有9所(其中公办1所),学龄幼儿417人,教师20人,彝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62.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54个百分点。为补齐乐山教育的“短板”,加快彝区教育事业发展,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4年,我市树立了“没有彝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没有乐山教育教育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全省彝区率先实施“一村一幼”建设。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取向,改革创新发展彝区学前教育,以“绣花”功夫,探索实践彝区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和路径,为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取得了“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受益”的成效。

  一、改革缘由

  (一)政策少。国家、省上发展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少,机制体制不健全,没有更多的政策惠及彝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彝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低而不平衡,普遍存在城区学前教育发展步伐快、乡镇学前教育相对滞后、村级学前教育及其落后的局面。

  (二)资金少。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较少,彝区经济发展水平又低,没有更多的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发展学前教育,造成彝区学前教育发展步伐慢、水平低。

  (三)无编制。根据劳动人事部门核编文件规定,事业编制核编只能核到乡镇一级,村一级幼儿园的教师没有核编依据,保教人员配备一直是发展学前的难点。

  (四)无场地。在没有政策、没有资金的条件下,要发展村级学前教育,园舍建设难度大,存在无资金、无土地、无建设标准等问题和困难。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一个目标高位推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彝区学前教育的发展,2014年4月,把彝区“一村一幼”建设写入《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通知》(乐委发〔2014〕5号)文件,目的是以 “一村一幼”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彝区学前教育发展,夯实教育扶贫的基础,从而有效阻断彝区贫困代际传递。

  (二)坚持两个原则惠泽民生。

  1.坚持公办性原则。明确了彝区“一村一幼”是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坚持“一村一幼”的普惠性和公益性,实施“三免一供”政策,即:免保教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并供应免费的营养午餐或糕点。

  2.坚持全覆盖原则。从2014年起,决定用三年的时间通过“一村一幼”建设,基本实现彝区学龄幼儿入园全覆盖。到2017年底,在彝区286个行政村中建设完成295个“一村一幼”,在园幼儿达9947人,基本实现了彝区学龄幼儿入园全覆盖的目标。

  (三)落实三个责任齐抓共管。

  1.落实党委的领导责任。市、县(区)党委都成立了“一村一幼”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各级党委主要领导把“一村一幼”建设工作作为助推彝区脱(扶)贫攻坚的“一把手”工程,做到了组织健全,领导到位,责任落实,动力强劲。

  2.落实政府的主体责任。市、县(区)政府是“一村一幼”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明确了各级政府在规划布局、资金投入、园舍建设、人员配备等元素保障责任,确保了工作落实,措施具体,保障有力,有序推进。

  3.落实教育的具体责任。市、县(区)教育部门是“一村一幼”建设的牵头部门和具体实施者,承担了摸底调查、园点布局、组织施工、协调管理、招生宣传、队伍建设、业务指导等具体的工作,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四)采取六大措施攻坚克难。

  1.以现有场地为主解决园舍难题。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利用现有的闲置村小和村级活动室,建设最基本的、安全有保障的幼儿园。目前,在295个“一村一幼”园舍中,修缮闲置村小或教室作园舍的157个,利用村级活动室作园舍的63个,附设中心校56个,新建园舍19个。

  2.以财政投入为主解决经费难题。构建了以“省财政投入为主、市财政投入为辅、地方财政投入为补充”的投入保障机制,其中:

  省财政投入情况为:主要解决“一村一幼”保教人员的劳务工资,按每个行政2名,每人每月2000元的标准给以学前教育双语辅导员劳务补助,每年投入资金1372.8万元。

  市财政投入情况为:一是按每所5万元的标准共投入资金1475万元解决“一村一幼”的启动建设资金;二是每年投入686.4万元按10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保教人员劳务补助;三是投入资金235.2万元分别按5000元/所和3000元/所的标准给每个“一村一幼”购置教具学具和安全监控设备安装经费补助。

  县级财政主要投入情况是:一是按1000—40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保教人员劳务补助;二是共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一村一幼”并进行升级改造;三是每年投入720多万元按800元/生/年的标准给予学生营养补助,破解幼儿生活难题;四是每年投入130多万元按100—200元/生/年的标准给予生均公用经费补助;五是把双语辅导员纳入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范围,根据类别分别按1200元/年/人、1680元/年/人、2160元/年/人、3360元/年/人的标准进行发放;六是按5000元左右/人/年的标准发放双语辅导员绩效工资。

  3.以拓宽用人渠道解决师资难题。我市通过转岗、临聘、公招的办法切实落实“一村一幼”保教人员,目前,全市599名保教人员中,在编27人,临聘572人。同时,强化教师培训,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对“一村一幼”保教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努力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能力。

  4.以彝汉双语读本建设解决教材难题。为帮助“一村一幼”的彝族幼儿过好语言关、文明关和安全关,市教育局组织我市学前教育专家编写了《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彝汉双语辅助读本》(其中学生用书三册:《我们的语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安全》;教师用书一册:《我们的设计》),填补了我市彝区学前教育没有彝汉双语读本的历史空白。

  5.以健全帮扶网络解决质量难题。保教质量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彝区“一村一幼”的保教质量发展必须要依托市、县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引领和带动。2016年我市大力实施彝区“一村一幼”提升工程,举全市之力实现彝区“一村一幼”整体升级。一是不断完善全覆盖式帮扶模式。包括市与县的定点帮扶、县与县的对口帮扶、县域内片区结对等,提高帮扶实效;二是纳入集团化发展。我市已成立市实验幼儿园幼教集团、市机关幼儿园幼教集团,金口河、马边、峨边三个民族地区同时被纳入集团,在集团中学习优质高效的管理模式、先进科学的保教理念,不断提高办园质量。

  6.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扩大试点工作。2019年秋季学期起,将我市彝区所有幼儿园和幼教点1万多名学龄幼儿(其中“一村一幼”在园幼儿9000余人)全部纳入“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扩大试点范围,帮助彝区学龄前儿童学会说普通话,打牢今后学习和与外界沟通的语言基础,形成普通话思维习惯,达到幼儿“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的目标,小凉山彝区逐步形成规范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村级幼教点幼教辅导员和幼儿园教师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彝区幼儿学前教育水平和村级幼儿园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建立五种制度创新发展。

  1.领导督查制度。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查的工作机制,市委书记、市长通过实地调研指导、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在峨边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积极向省委和省政府专题汇报争取政策支持等措施和办法,高位推动彝区“一村一幼”建设与发展。

  2.部门联动制度。建立了“一村一幼”建设部门联动机制,如:财政部门负责经费投入,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园舍建设、招生及其业务管理等工作,人社部门负责教师的考核录用,公安部门负责学生道路交通安全防范等。

  3.教育管理制度。制定实施了《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管理意见》(乐教发〔2015〕27号)、《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保教工作考核的指导意见(乐教办发〔2015〕36号)、《乐山市彝区“一村一幼”设备设施配备的意见》(乐教办发〔2016〕2号)等,持续加强“一村一幼”的园务管理与质量提升。通过印发《乐山彝区“一村一幼”安全管理守则》、在彝区召开“一村一幼”安全管理现场会、园区安装监控全覆盖等制度和办法,压实“一村一幼”安全责任,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4.教师培训制度。市教育局制定实施了彝区“一村一幼”保教人员三年培训计划,从2016—2018年,共投入150万元,在乐山师院进行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等1100余人次,不断提高保教人员专业素养。

杨兴平副省长一行看望在乐山师院培训的一村一幼教师

  5.全覆盖帮扶制度。2016年,制定实施了对口帮扶彝区学前教育发展方案,采取“县对县、园对园、师对师”的方式一一结对帮扶彝区295个“一村一幼”,用五年时间汇聚全市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倾力帮扶彝区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市幼教专家深入村幼课堂指导教学

  三、实施成效

  (一)为全省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经验。我市彝区“一村一幼”建设经验和成绩,为全省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供了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2015年,凉山州参照我市的做法和经验开始实施彝区“一村一幼”建设;2016年,“一村一幼”建设在全省51个自治县全面铺开建设。

  (二)促进了彝区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彝区“一村一幼”建设前的2013年,我市彝区只有9个村级幼儿园,在园学龄幼儿只有400余人,彝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只有62.6%,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通过3年的努力,累计建成彝区“一村一幼”295所,学龄幼儿增加到9947人,彝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12%,高于全市、乃至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提前5年实现并超过2020年达85%的目标。同时,让彝区幼儿尽早突破语言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彝区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三)为彝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为彝区老百姓增收提供了条件。在彝区实施全免费的“一村一幼”学前教育,不仅方便了老百姓就近送子女入园学习,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释放出很多劳动力来从事生产劳动或打工挣钱,近1万名村幼学生释放出9000多名家长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创收,也可以打工挣钱,按每名家长每年最低劳务收入1.2万元算,“一村一幼”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累计创收1.2个亿,切实为彝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2.助力彝区移风易俗攻坚,为彝区形成好风气打下良好基础。坚持移风易俗从娃娃抓起,开设“文明生活教育课堂”,推行“四洗”,即:洗手、洗脸、洗头、洗澡;开展“五齐”,即:玩具、餐具、洗刷用具、毛巾、鞋摆放整齐;每月开展“小手牵大手”“感恩教育”“家长座谈会”等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标。

养成洗手好习惯

  3.营造良好学前教育环境,为彝区学生顺利接受义务教育提供保障。民族地区的贫穷落后,归根到底是教育的落后,以前,很多彝族学生没读过一天幼儿园就直接读一年级,连一句汉语都不懂就接受一年级的普通话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挫伤了彝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彝族学生厌学、辍学的现象非常普遍。日积月累,周而复始,造成彝区贫困积累越来越深。彝区“一村一幼”从学前娃娃入手,帮助孩子在学前阶段突破“语言关、文明关和安全关”,做好入小学准备,实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无缝有效对接,为彝族孩子顺利接受教育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从源头上根除“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四)深受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市在全省彝区率先实施“一村一幼”建设,得到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2015年8月和12月,省委王东明书记相继2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市把“好事办好”,并寄希望于我市的彝区“一村一幼”能示范引领大小凉山彝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领导的批示精神,要撸起袖子,以“绣花”功夫,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央、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对我市彝区“一村一幼”建设工作作了宣传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被推选为四川省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四、经验和启示

  1.明确目的是前提。深刻认识彝区学前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地位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深远意义,是实施“一村一幼”建设的前提。

  2.领导重视是关键。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协调配合,部门联动,是实施彝区“一村一幼”建设的关键。

  3.部门配合是基础。统筹规划,摸清家底,合理布局,因地施策,是实施彝区“一村一幼”建设的基础。

  4.创新发展是动力。创新发展途径,改革发展模式,突破发展瓶颈,攻坚克难,逐一突破场地、资金、教师、教材、质量等“五大”难题是实施彝区“一村一幼”建设的动力。

  5.“三关”教育是目的。科学编撰彝区“一村一幼”彝汉双语辅助读本,有效帮助幼儿尽早突破语言关、文明关和安全关,夯实学前教育根基,打好义务教育基础,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基是根本目的。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