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全国扶贫日典型宣传材料(典型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发挥教育优势,全力推动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

2019-10-14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收藏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2018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共同开展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以下简称“学普”行动),率先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开展试点工作。

  2018年7月以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的关心指导下,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和凉山州委州政府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华言公司的大力配合下,北京师范大学主动对接学校教育优势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需求,集全校之力推动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承担了东五县(昭觉、布拖、美姑、金阳、雷波)和安宁河流域五县一市(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冕宁、西昌)共11个县市6万余名儿童学前学会普通话的扶贫任务。一年多来连续攻坚,共完成了凉山州幼教点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3848名幼教点辅导员的全员培训、一年用学习资源的研发配送等系列工作,并推出了凉山州辅导员培养方案、“辅导员资源包+幼儿资源包”三级课程资源、首期视频教学资源等标志性成果。

  参与凉山州扶贫,是北师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的重大工程,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征程中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使命担当,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战略部署。学校高度重视凉山州扶贫工作,党政主要领导齐抓共管,切实把凉山州扶贫与学校核心工作有机结合,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集全校之力推动该项目,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师大力量。

  一、积极投身“学普”行动,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将其确定为2019年学校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融入学校整体战略规划。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学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凉山州扶贫进行专题部署,成立学校扶贫办,专门负责协调推动凉山州相关工作。程建平书记和王守军副校长先后三次带队赴大凉山实地考察,深入昭觉、美姑和德昌县幼教点进行调研;董奇校长多次组织专题研讨会推进凉山州工作。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推进,学校还成立了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专项工作组,由王守军副校长担任组长,校内8个核心单位为成员单位,召开4次专题会议和多次小型研讨会,全力推动凉山州“学普”行动。

  第二,多方调研论证,研制实施方案

  2018年暑期,北师大调集相关专家资源和团队,奔赴凉山州连日奋战。通过4次实地考察、4次百名辅导员代表座谈、全体辅导员近4000份电子问卷调查和东五县16个试点幼教点辅导员电话访谈等多种方式,对凉山州幼教点的基本情况全面摸底,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语言学习规律,结合凉山州幼教点现状,在最短时间内量身定制了一套“专业上经得住推敲、实践中管用接地气”的项目实施方案,确保了辅导员培训的顺利推进。

  第三,依托多年研究,定制学习资源

  依托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十几年的研究成果,结合凉山州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分步骤为儿童研发了专门的学习材料。材料研制坚持“学习内容来自儿童实际生活”、“大输入量,多通道学习”等理念,边研发,边实施,边优化。目前已完成一年用学习资源研发和11个县市1567个幼教点的材料配送。

  第四,集中优势兵力,确保全员培训

  2018年7月底至12月初,北师大共派出123人次培训专家,分22个批次,对11个县市3848名幼教点辅导员开展了集中培训。培训坚持“所学即所用,所学即所教”的原则设计培训课程,为期3天的培训,既考虑到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又兼顾到辅导员的接受程度,得到了各县教育局和参训辅导员的高度评价,问卷调查满意度均达95%以上。培训后,学校积极了解反馈情况,对学习资源进行迭代优化。

  第五,统筹优势资源,系统凝练成果。

  2019年,北师大统筹校内外优势资源,动员出版集团、教育集团、教材研究院、实验幼儿园、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等各单位深度参与“学普”行动,召开多次专项会议,并组织赴凉山州实地调研,进一步聚焦问题,系统凝练成果,切实推动“学普”行动向纵深发展。

  在整个“学普”行动中,北师大始终坚持不给地方增加负担、不向国家伸手要钱的原则,目前直接投入的500余万元(未包含人力成本)均为学校自筹经费。

  二、针对“学普”行动关键难题,推出阶段标志性成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是一场持久战。之所以在凉山州开展试点工作,为的就是今后在“三区三州”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大范围推广普通话提供参考依据和成功经验。当下凉山州面临的难题,未来也会成为其他区域普通话推广过程中的“拦路虎”。为此,北师大要在这场持久战中下得苦功夫,准确找出凉山州“学普”行动在实际中面临的关键难题,问诊把脉、逐一破解。北师大经过实地调研、反复研讨、百日攻坚等环节的连续奋战,已针对幼教点多为混龄班、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等关键难题,推出了凉山州“学普”行动培养方案、凉山州“学普”行动三级课程资源体系、首批视频教学资源等标志性成果,为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学普”行动提供了充分的指导依据和专业支撑。

  标志性成果一是一套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凉山州学普项目也应当拥有一套规范的培养方案。学校从2019年初开始部署凉山州幼教点辅导员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经过多次专家研讨论证,学校形成了包含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和考核评估等内容的培养方案及一套既符合学习规律又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为了验证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可行性,2019年4-5月选取了昭觉、宁南和布拖三个代表凉山州不同教育发展类型的区域幼教点开展试课工作,在实践中充分验证了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标志性成果二是一套高水平课程资源。在开展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过程中,系统的课程资源是必要支撑。学校自2018年7月开展的调研、培训和资源研发等系列工作为形成系统的课程资源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北师大出版集团研发了“辅导员资源包+幼儿资源包”、“基础课程+提高课程”的三级课程资源体系,现已完成课程资源包上册5000余套的出版与配送工作,覆盖凉山州11县市全部幼教点,实现了2019年秋季学期课前到书、投入使用的预期目标。同期,北师大教育集团也针对凉山州“学普”需求策划了96个视频课程资源,目前已完成首期16个视频课程资源的研发制作。

  上述标志性成果针对凉山州幼教点混龄班的普遍现象和凉山州幼教点辅导员的教学实际需求,按照降低难度、简化环节、增强可操作性的方向进行研发,既做到了内容本土化、形式便捷化,让辅导员“一看就懂,一用就灵”,也实现了教学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今后在“三区三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大范围推广普通话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学普”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自北师大深度参与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一年多来,学校采取的有力举措收到了来自凉山州辅导员、幼儿和相关主管部门的良好反馈,取得了显著成效。北师大所负责的县市幼教点先后接受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等国家领导人的考察调研,工作获得了高度重视与认可。

  第一,凉山州辅导员与幼儿在普通话教学与学习方面进步明显。辅导员已初步掌握了普通话教学的基本理念,能够积极利用北师大培训的方法和配发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初步具备了普通话教学能力,教学成就感和责任感逐渐加强。各县幼教点儿童在普通话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正在不断养成敢说、爱说普通话的好习惯。可以说,前期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二,凉山州“学普”行动运行机制初见成效。通过一年多的磨合与探索,从学校层面来看,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北师大不仅摸清了“学普”工作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而且推出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如果没有一支过硬的队伍,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北师大在凉山州“学普”行动方面已建立起一个协同作战、优势互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专业有效、不断优化的实施方案,锻炼了一支甘于奉献、有战斗力的工作队伍,为该项目的长期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国家层面来看,北师大在凉山州“学普”行动中也积极探索了与政府、与社会协同合作的扶贫工作机制。“学普”行动既是一个长期任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非某一家单位能够独自完成,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同心协力,并肩作战。这是一年多来凉山州扶贫的实战经验所得。今后,学校还将继续与政府、企业密切配合,推动“学普”行动取得更大胜利。

  未来,北京师范大学将继续坚定地扛起中国教师教育的大旗,长期以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为扶贫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和扶贫智库作用,努力为在“三区三州”少数民族聚集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进行有益探索,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效方案、贡献师大力量!

(责任编辑:谢沂楠)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