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小草大事业”托起扶贫增收大格局

----兰州大学2019年扶贫日典型宣传材料

2019-10-16 来源:兰州大学收藏

  兰州大学坚持主动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三个主动”,结合帮扶地区定西市安定区传统产业和独有生态环境,充分发挥草学一流学科和院士专家团队优势,精准开展草畜产业咨询服务与技术保障帮扶,形成了“以草带畜、以畜促草、草畜一体化”的格局。

  一、立足现状,精准发力助脱贫。学校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把扶贫帮扶与办学治校同部署、同要求,校领导多次带领专家团队深入定西贫困村、贫困户调研推进帮扶工作。组织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通过对安定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有关样本调研和比较分析,提出要以高品质的生态型农作物为着力点,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从饲草品种选育、耕作技术、规模化生产、产品深加工以及品牌培育营销等方面进行优化,在良种繁育、圈养舍饲、饲草青贮氨化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发展路子,得到了党政政府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

  二、“点草成金”,产业带动促发展。(一)裹包青贮立核心。生命科学院、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在大量调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发展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产业以有效利用陇中地区大面积紫花苜蓿及其他优质饲草资源”的产业发展模式,协助当地政府推动建立多条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生产线投产。学校在定西市组织牧草种植和青贮技术培训,为贫困户免费发放草种、订单收购商品草、产业扶贫基金折股量化分红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群众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改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草畜产业扶贫模式,实现由传统的旱作“耕地农业”向“草地农业”转变,推动了由以耕地农业为基础的“淀粉经济”向以草畜产业为基础的“蛋白经济”转型,实现了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二)种草养畜添活力。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教授在检测分析当地土壤构成、实验室反复试验的前提下,为当地引进了紫花苜蓿北极熊、前景和雷霆,燕麦品种梦龙、莫妮卡、骏马,饲用甜高粱绿巨人,拉巴豆海沃,鸭茅重圣山和埃莫森红三叶等10个耐旱、高产的牧草品种,成活率达到85%左右,产量平均为4630kg/hm2,进一步提高了贫困群众饲草种植产量。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研究推进小尾寒羊养殖新模式,在兼顾健康养殖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建立适合当地草地承载力的六区轮牧放牧机制,轮牧羊比舍饲羊增重了35%,屠宰率提高了6%,而羊肉滴水损失降低了2%。同时还研发推广了甜高粱青绿饲草、干草、青贮安全高效育肥肉羊的配套技术及营养调控机理,饲草饲喂模式下功能性羊肉生产技术,青贮组合型TMR安全高效育肥肉牛配套技术,以及农户、合作社及企业不同尺度下牛羊安全养殖技术等。通过项目示范优化了草企业生产模式,引入更新了科学养殖理念,强调饲养过程中“主食”与“调料”关系的互补性,解决了生长畜生长缓慢、母畜繁殖率低、怀孕畜流产等长期困扰养殖户的疑难问题。

  三、校地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学校专家教授先后受聘为“定西市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和草畜产业高级咨询专家。分别与帮扶地区签署共建“草地农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和“关于加快推进草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兰州大学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草业科学奠基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任继周院士在定西市安定区成立了草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派驻包括郭旭生、沈禹颖、王虎成等多名驻站专家,办公室设在企业厂房,“实验室”就在田间地头,多家大型饲草加工企业和市县畜牧管理部门建有兰州大学专家教授工作室和实验室。学校联合有关机构在定西市举办一系列国家草业界学术盛会,使得定西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效应得到了国内草业界人士的认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草畜产业扶贫模式还走出国门并在国际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背景下产生深远影响,巴基斯坦、尼泊尔、爱尔兰、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定西考察学习黄土高原雨养区草畜产业的发展模式及扶贫模式。

  四、成效可观,脱贫生态两促进。(一)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通过发展草畜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截止目前,定西市按照安定区饲草种植加工模式和经验在6县1区建立了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生产线,发展饲草加工企业29家,发展适度规模牧草种植户10044户,已基本形成北部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区以紫花苜蓿、全株玉米、燕麦草和饲用高粱等为主的商品青贮饲草产品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以岷山红三叶、岷山猫尾草为主的高端商品草草产品生产基地。2018年,共组建草牧专业合作社1788家,草产品加工能力达200万吨,拥有大型裹包青贮生产线14条,小型裹包青贮生产线37条,种植各类饲草183.47万亩,鲜草产量1000多万吨,加工各类青贮饲料169.99万吨,销售额达10亿元。建成规模养殖场1000余家,其中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40家,培育养殖专业村775个,注册家庭养殖场7217家,发展规模养殖户10万户,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饲养量达400万头只。“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草畜产业扶贫模式的推广过程中还催生出了一批饲草种植、牛羊养殖、山地机械、草种服务等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脱贫帮扶卓有成效。随着草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帮扶贫困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有效对接,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与草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无偿为贫困户发放草种,订单式加价收购贫困户鲜草,吸纳贫困户在饲草加工企业务工,产业扶贫基金为贫困户折股量化分红等,草业开发“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加工、批量化生产”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贫困群众直接或间接在草牧种植、养殖和务工中人均收入达2300元,通过发展草牧业增收脱贫户,直接带动贫困户达6.5万户,占全部贫困户的比重达30%以上,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草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由于多年生牧草的持续广泛种植,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明显增强,实现了“泥不出沟、水不下山”。另外,草产品销往西藏、青海等地,有效缓解了三江源头草畜平衡的压力,为三江源头牧区减畜任务发挥积极作用,显著的生态效益正在逐渐释放。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