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发挥学科专业及资源优势,立足“四个聚焦” “扶村、帮镇、带县”结出硕果

2019-10-15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收藏

  十堰市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腹地,是湖北省2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15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党组和湖北省委决策部署,积极承担对口帮扶竹山县工作。学校不仅派驻村工作队开展精准扶贫,还应当地政府的请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和范围,形成“扶村、帮镇、带县”扶贫机制。2018年,学校与竹山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对口帮扶向纵深发展。

  一、聚焦贫困一线,发挥管理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1.发挥规划学科优势,科学合理制定乡村帮扶计划。学校有关学科专业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为驻点村确立了“规划先行、明确产业、两轮驱动”的工作模式,提出了“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多方联动”的帮扶计划。2018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大力支持合作社以村民土地流转、吸纳贫困户入股分红以及优先提供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开展特色产业种植,并向学校申请20万元支持五味子特色农业合作社发展和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了50户以上贫困户发展。驻村工作队还引进学校材料与化学学院富硒技术,在小河村试验推广富硒水稻种植,极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4年来,学校先后筹集资金59.8万元,以“学校+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重点支持5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合作社现已实现起步并进入自主发展的轨道。

  2.立足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乡村振兴规划研究。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支持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校长王焰新教授带头为县委中心学习小组上绿色发展专题辅导课,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咨询,学校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开展了精准扶贫与绿色发展研究,学校自筹科研经费26万元支持教师团队开展秦古镇小河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9-2022)编制工作。学校还筹措帮扶资金70余万元,大力支持小河村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新建的卫生室已为当地村民开展各种初级诊疗超过3000人次,修缮的党员活动室已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新建的文化广场体育设施齐全,业已成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

  二、聚焦特色资源,发挥珠宝学科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竹山县是“中国绿松石之乡”,拥有全国近70%产量的绿松石矿产资源。上世纪末,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保护,滥采滥挖,导致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近80%的开采村民没有赢利,政府也基本没有税收。学校探索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多环节科技扶贫新模式,及时与政府、企业积极展开全方位合作。

  珠宝学院教师团队参与制订竹山绿松石产业发展“十二五”“十三五”规划,通过建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竹山实验室等“产学研”基地,帮助竹山县成功研制绿松石检测鉴定“省标”“国标”,成功申请竹山绿松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截止目前,竹山逐步建成以“一城(国际绿松石城)一园(国际绿松石工业园)多基地(四大开采基地)”产业格局为依托,辐射全县5个乡镇的绿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带动数万人实现就业,其中1.1万人口因绿松石产业直接脱贫,县政府财政增收6.8亿元。竹山县绿松石产业逐步走上了有序开发、安全环保、集约集成、规模经营、特色鲜明、绿色发展、经济高效的生态矿业新路。

  三、聚焦生态安全,发挥地球科学优势,实施科技帮扶

  1.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地球科学优势,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需求,助力解决资源、能源、环境、灾害领域重大问题。竹山县地处鄂西北秦巴山腹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帮扶竹山发展绿松石产业过程中,学校党委坚持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导和推动竹山绿松石产业朝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断探索实践,目前,竹山县100多个矿点均得到有效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已经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2.科研立项70万元,大力支持生态安全研究。学校除指导当地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发展绿松石产业,学校科学技术发展院还拿出70万元,支持3个教师团队围绕地质灾害防治、安全饮水、矿区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展开科学研究。2018年,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安全饮水研究成果正指导竹山县秦古镇饮用水净化工程以及水库治理,绿松石尾矿综合利用和次生灾害防治研究成果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学校专家指导竹山县申报的刘家堡滑坡体村民避灾整体搬迁项目成功获批省国土资源厅扶贫搬迁专款300万元。2019年,刘家堡滑坡地区26户村民已顺利进入搬迁安置的实施阶段,异地搬迁新址于今年9月全面完工。

  四、聚焦教育扶贫,整合学校各类资源,积极开展教育帮扶

  1.发挥教育优势,结对帮扶当地中小学校。学校以附属学校为主体,制定并启动了五年教育帮扶计划,采取多种措施结对帮扶秦古镇中小学、幼儿园及武家坡教学点。累计捐赠电脑20台、空调9台及各类办公用品,累积帮扶资金20余万元,出资支持秦古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50余人次,定期组织小学教师前往附属学校开展交流培训,联系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为秦古小学校歌谱曲,联系地大“熠辉爱心助学基金”捐赠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学校多个教工党支部以“爱心助学”的形式为竹山县秦古镇小学捐款捐物10余万元。2019年,学校党委为巩固帮扶成果,决定对竹山县秦古镇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实施新一轮为期2年的教育帮扶,以进一步夯实乡村师资队伍基础,支持当地教育发展。

  2.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广大学生实践奉献。2018年以来,学校团委组织多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竹山县开展志愿服务。“北极光”义务鉴定团队依托珠宝专业优势,编写《绿松石故事》等5本科普教材,深入竹山县秦古镇中小学校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灯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驻点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关爱留守儿童,对当地群众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当地村民搭建了物流和电商平台,指导村民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绿松石和农副产品经营销售,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2018年,学校大学生赴竹山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得到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等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绿松石+”助力精准扶贫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了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3.发挥资源优势,合作共建人才引育基地。学校与竹山县一中签订《联合共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优质生源基地协议书》,助力当地教育发展。2018年,竹山县委书记率队来校考察访问,校地双方签订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人才培养与交流、共建绿松石学院、建立专家智库、成立专家工作站及科研平台、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加强合作。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竹山绿松石产业学院正式挂牌。学校将大力支持竹山县绿松石学院发展,在师资及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帮扶,助力竹山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

  五、坚持摘帽不摘帮扶,持续发力巩固成果

  4年来,学校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及中央、教育部党组、湖北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及资源优势,立足“四个聚焦”,“扶村、帮镇、带县”结出硕果。2018年底,小河村已基本完成了整村出列的脱贫目标,竹山县也将在2019年实现全县脱贫摘帽,下一阶段,学校党委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校县战略合作,扎实推进帮扶协议落地见效;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扶持,全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持续发力巩固扶贫成果。

(责任编辑:姚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