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让思政教育“红”起来

2019-08-0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改革理论教学,学生在“翻转课堂”的互动中放下对课程的偏见;拓展实践教学,学生在新颖的活动中增强对理论的认同;推进课程思政,学生在全员育人的环境中得到快速成长……近年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改革思政课的理论教学、拓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加大“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学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翻转课堂”让理论课“活”起来

  “以往,教师一个人从上课讲到下课,与学生们的互动基本很少。学生们的参与感不强,上课打瞌睡、玩手机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死气沉沉”是传统思政课的明显特征。据介绍,学校2016年开始改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学校建设了“江西省职业院校思政课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基于该平台的相关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设置若干参与性比较强的话题,供学生现场思考和讨论。如此一来,思政理论课的课堂逐渐告别“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学校还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试点,采取“翻转课堂”模式,把传统的课堂授课改为“脱口秀”式访谈节目。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由思政课教师担任节目主持人,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各界名流到现场作为嘉宾,就学生关心的话题展开访谈,学生则参与互动交流。在现场,主持人与访谈嘉宾都放下了传统的“教师身份”,以平等身份与学生就某一话题进行讨论。“抛开了身份概念,教师与学生平等。这种情境下,学生更乐于参与其中,更愿意互动交流。”相较于改革前的课堂情况,学生的出勤率高了,听课时的低头族少了,与教师的互动更强了,思政理论课更“活”了。

  “与时俱进”使实践课“动”起来

  “思政课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江西省高职高专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该校党委书记肖忠优认为,要真正使思政课由知识传授、理论教育的过程深化为能力提升、价值认同和信仰坚定的过程,必须要强化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才能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据介绍,学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采取的是“与时俱进”的模式,即根据国家当年的重大纪念活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2016年,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契机,学校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模拟长征路”教学实践活动。根据校园地形,模拟了长征过程中的8个重要历史事件和战役,并在这些点上设置了关卡,学生组成的“红军”各军团需回答长征知识题,答对才可通关。活动还配备了水枪、水袋等道具,模拟长征过程中的战斗。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这一“网红”活动自2016年起已成为学校的固定实践项目,每年开展一次。

  2017年、2018年、2019年,学校分别围绕3个“90周年”(即建军、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等重大主题开展了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课程思政”令思政教育“火”起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肖忠优说,学校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全员育人的具体载体。

  学校出台了鼓励办法,决定在各专业都要建设一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以此带动广大教师结合自身的专业逐步开辟体现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学校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开展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建设。通过课程的形式,全面梳理、严格要求班级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使班级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从琐碎走向规范和系统。

  如今,“火”起来的思政教育在该校有几个明显的标志: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设备,是学校更为先进的;思政教育的队伍人数更多,且涵盖所有校领导;思政教育的效果有目共睹,教师和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屡屡获奖……(吉登星 沈林)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