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前行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南宁市第三中学副校长、中学正高级教师李晓翎,广西大学校团委陈霄3位老师参加了这次座谈会。20日,从北京回来的他们对记者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8日的座谈会结束已经是午后1时,习近平总书记一 一和与会的教师代表握手问候。当总书记来到李晓翎面前时,她向总书记汇报说:“我是来自广西的一名中学思政课教师,198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学教思政课,至今35年了!”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而温暖地夸赞:“不容易!”
李晓翎说,一句“不容易”,道出了总书记对长期工作在中小学一线思政课教师的关怀,是总书记对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工作的认可,激励着广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她说,座谈会提出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打动学生情感,引领学生成长。
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汤志华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既高屋建瓴又接地气,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既有问题导向,又体现出厚重情怀。他表示,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结合广西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实施的“领雁”“独秀”“育才”“叠彩”四大人才工程和广西高校思政杰出人才工程,做好人才的引培留用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从互联网时代和微时代学习的特点出发,顺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等要求,以及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网络学习和移动终端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解决好教与学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统一、“课内”与“课外”的统一等问题,大力推进“课堂专题教学+课外自主研修+网络自主学习+多元教学评价”的四位一体教学改革,打好思政课教学质量攻坚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学生头脑,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陈霄是一名大学生辅导员,当前,他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团学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创设正向的宣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表示,总书记在会上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这六点要求和期望,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的指导意见,让他深受鼓舞。“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我们一定有信心、有能力,理直气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具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报记者 奚振海)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