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在战疫一线力推中西医结合治疗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2020-03-07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病倒了。

  从1月27日抵达武汉开始,张伯礼就一直坚持在抗疫一线。2月12日,他率领由来自天津、江苏、湖南等地中医医疗团队组成的“中医国家队”,进驻武汉市江夏方舱中医院。这是由中医药人整体接管的第一家方舱医院。深入病区察看病患,亲自拟方,指导临床一线合理用药,是这位72岁老人的工作常态。

  因劳累过度,张伯礼的胆囊旧疾复发,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领导强令他住院治疗。他放不下工作,想保守治疗,但负责为他治疗的专家态度坚决:“不能再拖了,必须手术!”2月18日,医生为张伯礼手术时发现,他的胆囊已经化脓、胆管结石嵌顿坏疽了……

  但术后他最惦记的依然是医院里的病人。“仗正在打,我不能躺下。”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是张伯礼力推的治疗方法。来武汉前,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天津海河医院运用此法救治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在武汉一线的诊疗过程中,他向中央指导组提出的按病情分类集中管理、对发热留观疑似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对方舱医院轻症患者主要采用中医药治疗、对重危症加大中医药介入以减少死亡率、重视恢复期中医康复治疗等多个建议被采纳。

  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提出,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江夏方舱医院将他的想法付诸实践。该院收治患者后,除保证每个人都能用上中药汤剂外,还配备了一台配方颗粒调剂车,能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对药方剂量进行个性化快速配置。此外,医院还综合运用针灸、按摩、灸疗等中医特色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在张伯礼等专家组成员的强力推动下,武汉协和医院、同济医院、金银潭医院等医院的重症患者也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医呼吸、循环的支持下,中医药在稳定血氧饱和度、控制肺炎进展、抑制炎症因子风暴及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方面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一些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或痊愈出院。

  目前,武汉市各医院中医药的介入,已从最初的30%达到80%,在方舱医院超过90%。

  张伯礼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张磊,也在武汉抗疫一线奋战了半个多月。在武汉的这段日子,父子俩没能见上一面。张磊想去看望做了手术的父亲,“哪怕陪他待一天也好”,却被张伯礼拦住了:“我在这里被照顾得很好。非常时期,你不用来看我,看好你的病人就行了。”

  张磊继承了父亲的医者仁心。提取患者咽拭子样本是“红区”中最危险的工作,极易被患者呛咳喷出的病毒感染。张磊总是亲自动手,从不让学生做。

  对儿子的表现,张伯礼非常欣慰:“他经历过非典的考验,在业务上可以独当一面了。”不过,张磊遇到疑难病例,仍会打电话向父亲求教。在武汉抗疫战场上,父子俩为了最后的胜利同频共振。(本报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刘恩昊)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