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特殊的假期,他们的研学一样有发现和收获

2020-08-13 来源:《光明日报》收藏

  “在腾格里沙漠的14天,平心而论没有改变腾格里的什么,没办法让风沙止步,但是腾格里却改变了我。”在实践感言里,上海交通大学“绿格公益团”的一位队员这样写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这个假期高校学子们响亮的口号。社会是一本大书,等待着平时读惯了书本的同学们,到假期通过笃行的脚步来品读。

  然而,疫情阻碍,洪水拦路,“笃行”的目光坚定,脚步却未免受到些许阻碍,在此背景下,同学们开动脑筋,“互联网+”、云上调研、直播带货、“线上+线下”等模式让今年的“实践季”有着不一样的“新动向”;调研脱贫攻坚、重温红色之旅、踏访生态之路,关注社会、体察民生的“老视角”也有了新内涵。

  “云”调研,让可行经验得以推广

  “我们把机票退了又订,最后还是无奈退掉”,说起这次实践不能去往实践地,中央民族大学“赴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黄龙景区调研生态现代化视野下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生计转型实践团”队长杨茗还是有一些遗憾,“我们想做这个题目很久了,本来就是想以游客的身份亲身感受景区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参与式观察,但很遗憾一开始是因为疫情学校不允许人员流动,后来又赶上四川的雨季,泥石流、滑坡频发使交通受到了影响,所以改成了纯线上的实践。”

  团队队员在前期调研中发现,部分民族地区由于环保意识不足,只顾短期的经济效益,景区因过度开发而使得当地环境受到了很大破坏,造成当地居民生计更加糟糕。“而我们所调研的黄龙景区不同,在当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是齐头并举的,在上世纪就已经采用了现在看来都是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使景区维持一种相对自然的状态,百姓的生计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就想去探究这种新兴的模式是如何形成和运作的。”杨茗介绍道。

  杨茗团队队员分散在四川、湖南、海南、云南、山西等地,面对今年的特殊情况,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团队把课题调整为定量调研为主的形式,大大降低了对实地探访的要求,队员们委托景区管理单位在不影响其工作的前提下随机采访景区附近村民群众,并计划进一步通过微信视频、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线上访谈。

  “虽然没去当地,但通过几个月来沟通交流,我们和当地景区工作人员建立了很深的情谊,他们帮助我们收集资料、数据,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从一次次交流中,我深刻感到他们对景区今天的面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认为景区的今天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也把景区当作一张值得骄傲的‘名片’。他们还多次发出真诚邀请,让我们今后如果有机会一定来看看。”杨茗说道。

  虽然大家相隔千里,只能在线上沟通,实践的精彩程度与最初预期确实有一些出入,但大家热情还是很饱满,认真分析数据,时常关心进展并提出新的想法。

  “因为很多民族地区的旅游景点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能成为主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景区打造环境友好型景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为它们提供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案例,并被更多的地方所参考、借鉴,做到收益、环保两不误,既有利于景区长远发展,也帮助周边的群众增收致富。”杨茗这样说起开展这次调研的意义。

  “云”公益,让绿色情怀代代相传

  “回想这两周用双手为这片土地种植绿色、对抗风沙,我深刻地感觉到大学生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通过劳动融入社会中去,开阔眼界,也加深对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上海交通大学绿格公益团的成员朱思睿说。

  如果说杨茗的支队还是第一次把目光对准四川,那么来自上海的这支小分队则已是第五次开赴甘肃民勤。致力于为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贡献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同学发起的“绿格防风治沙实践团”5年来共组织来自四十余所高校的800余名志愿者参其中,累计固定黄沙两千余亩,种植治沙作物万余株。此外,公益团提出梭梭树嫁接肉苁蓉的治沙循环模式,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收益,助力精准扶贫,已在当地形成肉苁蓉嫁接林万余亩。

  今年受疫情影响,绿格将其纯线下的治沙行动逐渐向线上转移,并逐渐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治沙”的新路子。在民勤,夏天正是蜜瓜收获的季节,本身蜜瓜的保存就是一个问题,今年夏天又遇到疫情和多雨的双重影响,农户急需把蜜瓜卖出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志愿者积极联系当地瓜农,通过直播治沙实践吸引流量,建设微店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短短十天,就卖出蜜瓜千余个。

  参与绿格公益实践的同学,都实地感受过沙漠的风土人情,品尝特色产品,对当地的蜜瓜等农副产品有很高的认可度,所以购买意愿很强烈,甚至主动成为“朋友圈推销员”。在过去的五年里,绿格公益行动累计辐射人群超过十万人,为绿格推广电商项目提供了稳定而持续的支撑。通过“互联网+治沙”模式,绿格一直坚持的志愿者治沙行动实现了很好的公益“变现”效果。

  “疫情对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正是因为疫情,我们才逐步探索出一条将公益流量变现的模式,目前我们也将这一模式归纳总结,在未来期待能为沙区精准扶贫和荒漠治理作出更大贡献。”谈到这种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实践新模式,公益团团长刘智卓欣慰地说道。

  “通过14天的劳动实践,我直观地感受到土地和生命的密切联系,在今后的生活中,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价值。”实践团成员杜漾腾表示。

  “云”寻访,让历史记忆得以重温

  在直播镜头前,新华社人工智能机器人“小艾”亮相了,而和他“对话”的则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共同讨论当下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潜力——这一情景发生在“重返历史现场: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寻根之旅”十校联合直播活动的现场。据悉,此次现场课堂的亮点正是传统与前沿技术相结合,让同学们在极强的现场感中思考历史、展望未来。

  在上海走访中共一大会址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在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现场讲述贵州红色故事,在延安清凉山——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旧址致敬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初心与使命……据悉,此次十校联合直播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发起,联合全国九家新闻传播院校,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按照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事业发展历程,分别在上海、瑞金、遵义、延安、武汉、重庆、西安、西柏坡、北京等地组织师生“重返历史现场”,以多样形式回眸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百年发展的壮阔进程。

  “全国十所新闻传播院校在云端的直播接力,既是一场在重要历史节点上的回望与见证,也是对红色新闻事业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延续。学院联合全国九所兄弟院校主办此次活动,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也是人大新闻学院与兄弟院校协力推进、升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的一次重要尝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绍根总结道。

  利用暑假时间在“云”端探访历史记忆的,还有复旦大学的师生们。记者在学校官网注意到,该校通识教育中心组织的通识教育课程——“春秋与孔子的历史世界”将在8月中下旬以在线教学的形式与同学见面。据悉,本次游学将聚焦“春秋”这一主题,从历史、哲学、政治、考古等多学科多角度切入,将经典文本与考古材料有机结合,透过课堂直播、经典导读、遗址及博物馆导览等形式,立体呈现春秋时代的社会生活面貌和思想文化状况,以及对后世中国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力。

  “行万里路,知中国情,今年的社会实践注定难忘,正是在‘行走’中,青年学子们脚踏实地、砥砺前行,把小我融入时代,把青春融入祖国的山河。”上海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说。(本报记者 周世祥)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