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农民夜校办起来 彝村百姓富起来

2020-09-14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秋季是动物重大疫情的高发季节,要相信科学、做好预防,及时为羊、猪、牛、鸡注射疫苗,避免造成损失。”8月3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冕山镇小山村农民夜校里,喜德县农业农村局驻村农技员拉马伍沙结合村情,用彝汉双语为村民讲授动物养殖知识。

  教室中,村民踊跃提问,请农技员多多支着儿;院子里,村民三两围坐,交流遇到的种植养殖问题,空旷的大山深处呈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学习景象。

  虽名“小山村”,但这里的山并不小,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海拔4150米,高寒气候导致此地的物产并不丰富,村民只靠种土豆无法保证收入。如何让村子脱贫?当地干部首先想到的是发展养殖业。

  几年前,小山村部分农户买回了猪仔,尝试发展养殖业。然而,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再加上不懂技术,养殖户的猪仔成活率很低。村民们遭遇文化、技术等瓶颈,急需一个能够获取大量知识、增强致富本领的平台。

  2016年7月,四川省第一所农民夜校——小山村农民夜校挂牌成立。农民夜校以“学文化、学政策、学技能、树新风”为主要内容,实行“菜单式”培训,农民“点菜”,夜校“下厨”,围绕农村实用技术、移风易俗、就业技能等,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每月不少于两次,每次从45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除了集体培训,夜校还带村民外出参观长见识。

  殷小兰是小山村幼教点教师,也是农民夜校的师资队伍成员,她为村民上过文化培训、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课程。今年8月,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讲师王琼玉来这里讲授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预防及逃生知识。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挂职干部曾思明是驻小山村第一书记,也是农民夜校校长,他多次组织村民学习普通话、宣讲控辍保学政策等。

  如今,农民夜校组建了以县帮扶宣讲团、致富带头人、民间“德古”等为主体,70多人的教师队伍,为全村332户1340人提供各类培训。1500余人次参加烹饪、彝绣、农业技术、机械操作技能等100多期培训,200多人取得了特种作业资格证,增强了致富能力。

  夜校教室红艳艳的优秀学员展示墙上,“勤劳标兵”吉木尔的莫、“文化标兵”皮特伍呷赫然在列。

  吉木尔的莫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拉扯着4个孩子。农民夜校成立后,她积极参加学习,生活观念、卫生习惯、子女教育观逐渐有了改变,对美好生活更加充满了向往。2016年,吉木尔的莫到四川科技职工大学参观学习,回来后有了开办小超市、发展小规模经营项目的想法。2017年6月,在四川省安监局的帮扶下,她建起了超市,并取名“感恩超市”,家庭有了稳定收入。

  皮特伍呷先天聋哑,他在农民夜校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还学会了焊接、厨艺、挖掘机、种养殖等技术。目前,他在广东东莞务工,在建筑工地上从事技术性工作,月薪有三四千元。

  看到村子近年来的可喜变化,小山村村支书巴尔久铁乐在心里。他说,农民夜校以村党支部活动室为主阵地,采取田坎会、院坝会、现场操作等方式,组织村民学习政策法律、种养殖技术等,使村民转变了观念,增强了发展意识。

  “知识在手,发展不愁。”曾思明说,学文化、学技术,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大山里的农民夜校已经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助推器”。(本报记者 余闯 单艺伟 王强 赵彩侠)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