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让因贫辍学成为历史

——代表委员热议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收官战系列报道之一

2020-05-2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及时上传当日到校学生数据,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校长董彩云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2019年,甘肃省教育厅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甘肃省控辍保学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各级负责人可根据管理权限实时掌握乡、县、市、省各级数据,及时发现疑似辍学学生并及时采取控辍措施。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就教育系统而言,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也将得到历史性地解决,这是“义务教育有保障”的标志性成果和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也是打好控辍保学这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长治久安之战的意义所在。如何在今年确保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有保障”的合格答卷?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瞄准目标 啃下最后的硬骨头

  “做好控辍保学、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是贫困家庭实现顺利脱贫、稳定脱贫的重要保障,事关脱贫攻坚大局,也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扎根山区教育事业近40年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支月英,深知教育对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性。因此,她曾多次前往学生家中劝说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受办学条件、地理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地方仍存在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问题,老少边穷地区尤其突出。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四川凉山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些地区,原有建档立卡失辍学学生虽已基本劝返,但部分学生反复辍学的风险仍然较大。今年的主攻方向仍然是确保7至15周岁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无一失辍学。”曾多次前往凉山州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教育厅原厅长朱世宏告诉记者。

  “义务教育有保障,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目标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认为,“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是控辍保学最后的“硬骨头”,要将资源、资金、政策向这些地区倾斜,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针对已脱贫人口中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口,须加强跟踪监测,补齐短板漏洞,防止其中的适龄儿童出现新的辍学。

  新冠肺炎疫情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加试题”,也是影响脱贫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受疫情影响,控辍保学核查工作难以全面开展。由于学校普遍通过线上方式教学,对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情况的核实掌握带来一定影响,学生实际在学情况的掌握存在‘死角’‘盲区’,相比于学生在校期间的核实,准确性还有差距。”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

  明确责任 织密联防联控大网

  在四川凉山州会东县拉马乡,政府工作人员排查发现,有13名儿童因随父母远赴新疆务工导致失学。基层干部随即组成护苗行动小组,开启一场跨越3400公里的劝返之旅。

  朱世宏表示,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关键是要夯实基层政府控辍保学责任。

  在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原厅长王绚看来,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教育、扶贫、公安、司法、人社等多部门力量,各部门加强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要加强联防联控,形成社区(乡村)、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家长、学校的控辍保学联防联控网络。

  在青海,各市州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建立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控联保机制,以乡镇为主体实行“一县一策、一乡一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安置考核评估办法,将控辍保学纳入地方政府及其主要领导考核内容。

  朱世宏表示,从长远来看,要加强台账管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比对,及时全面排查摸准失辍学情况。四川通过民族地区控辍保学动态管理系统,实行失学辍学个人信息实时入库、动态监控、逐一劝返销账,已实现控辍保学全程动态管理。

  控辍保学离不开家长的参与配合。“确保适龄儿童受教育权不单是国家责任,也是公民义务。”王绚认为,督促家长履行监护人责任,一方面要了解贫困家庭实际困难,给予政策倾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家长监护人责任的落实力度,提高家长依法保障适龄子女入学就读的积极性、自觉性。

  精准施策 确保复学学生学得好

  坚决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精准帮扶,让每一个适龄的孩子都得到合适的教育,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李灵希望小学校长李灵一直坚守的信念。在李灵希望小学,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有些是孤儿,有些来自单亲家庭。李灵的细心呵护,让校园变成温暖的家。

  “一般来说,缺乏家庭关爱和约束的孩子更容易辍学。”李灵说,对于这类孩子,需要及时了解家庭情况,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更加仔细地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变化,及时疏导情绪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育脱贫攻坚越往后,扶贫需求差异往往越大,对不同人群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支月英认为,要重点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王绚认为,要树立问题导向,针对劝返生实行“一人一策”,不断创新教育手段,让学生留得住、学得好。

  对于复学学生,青海省坚持分类施教,对失学辍学时间长、年龄大的学生,采用普职融合形式,送入中职学校就读或集中编班教授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失学辍学一年以上、年龄较小的学生,先以单独编班授课形式集中补课,待学习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编入普通班级就读;对失辍学时间较短的低年级学生,编入相应班级随班就读。

  为了改变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观念,董彩云走访了许多家长,得到新的启示:“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上去了,管理水平上去了,我想条件再苦,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没书读。”

  董彩云认为,要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入手,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加大教师培训投入,继续丰富培训的方式方法,搭建好的师资培训平台。加强东西部协作互动,让西部地区的教师有更多机会走出去,从外部吸收营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本报记者 焦以璇 柴葳 林焕新 余闯)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