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大渡河畔来了位“种花书记”

2020-12-0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在扶贫干部高基平到来之前,整整3年,王盛没有笑过一次。

  王盛家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盐水溪村,话不多,但勤快热心,左邻右舍有什么需要他都会搭把手。不幸的是,2013年的一场意外事故导致他全身重度烧伤,被评定为肢体二级残疾,并因病致贫。心灰意冷的王盛,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辈子就这样了,活一天算一天吧”。

  2016年秋天,泸定县教体局干部、时任兴隆镇中心校副校长的高基平来到盐水溪村担任第一书记。王盛心里嘀咕,一个校长跑来扶贫,这不是“秀才打仗、纸上谈兵”吗?

  不过没多久王盛就发现,“打仗”之前,这个“秀才”先把全村的沟沟坎坎都走了一遍。盐水溪村属于典型的高山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虽然叫“盐水溪”,但全村一半人口的日常用水都存在困难。

  高基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水。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号召大家投工投劳,他拍着胸脯说:“水不下山,我不下山!”

  几个月后,高基平带着村民在崇山峻岭中架起了3万米长的水管,将优质的水源引到村里来,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其间,高基平的爱人突发重疾,需要去成都做手术,他怕打击村民积极性、耽误工期,选择留在山上,和村民同吃住同劳动,一直到工程竣工才去医院陪床。

  竣工下山那天,王盛心中窃喜,看来这个“秀才”不简单!

  没过几天,高基平又来到王盛家,这次,他带来了一包菊花。

  “王盛,今年家里收成怎么样呀?”

  “哎,高书记,今年花椒价格低得厉害,一斤才8元,成本都收不回来……”

  “你看,这就是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去年花椒价格高,20多元一斤,大家就都去种花椒,今年价格就跌了下来……”

  高基平表示,盐水溪村需要发展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着力点,村“两委”外出调研,发现了种菊花这条致富路。这菊花可不是普通菊花,是高山雪菊,味道香、耐冲泡、降血脂,可入药可泡茶,市场需求量很大。盐水溪村高山峡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高山雪菊,村“两委”希望由王盛带头,试种一些高山雪菊。

  尽管打心底佩服高书记的思路,王盛心里还是很犹豫,全家指望这几亩梯田吃饭,万一赔了咋办?

  不过,高基平的承诺给王盛吃了“定心丸”:“种子和肥料我来提供,技术上有专家支持,你放心种,收入不够我来兜底!”

  天遂人愿,王盛第一年试种就大丰收,原来种花椒,一亩地只有1000元收入,如今种高山雪菊收入增长近10倍。一年下来,王盛不仅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还高票当选为盐水溪村村委会主任。

  此后,在高基平和王盛共同努力下,盐水溪村开始大规模种植菊花:高山雪菊、金丝皇菊、绣球菊、杭白菊……都是脱贫致富菊。2018年,盐水溪村实现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

  这一次,王盛终于笑了,为自家脱贫致富而笑,为盐水溪村的美好未来而笑。

  盐水溪村脱贫后,高基平提议把菊花种植技术在泸定县推广开来,带动更多村子脱贫致富。王盛有点想不通,种的人多了,市场竞争不就激烈了吗?

  高基平告诉他:“一个盐水溪村富了还不够,我们扶贫人要有大扶贫情怀。再说了,盐水溪村村民去‘当老师’,指导其他村村民种植、采摘、加工菊花,其他村会按照一定比例给盐水溪村提成。这不仅是‘指导费’,更是一种激励,可以让乡亲们更加重视知识和教育,让大家在精神上也富起来。”

  在高基平等人努力下,泸定县成功引进当地诗和远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盐水溪村和团结村新建两个菊花烘干房,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条。今年,全县有7个乡镇、14个村子种植菊花,总面积达到600余亩,总产值达300余万元。如今,菊花产业已成为泸定县的主要产业之一。

  金秋十月,高基平和王盛被团结村请来,给这里的村民讲解金丝皇菊的采摘方法。一眼望去,大渡河边大片的菊花尽情盛开,与白色的新农村房屋、红色的兴康特大桥、绿色的山谷相互映衬,仿佛一幅充满诗意的现代田园油画,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泸定菊花成了各类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红”。

  水来、路通,花开、人富,大渡桥横天路短,种菊脱贫尽开颜。这一次,高基平笑了,王盛笑了,走向小康之路的村民都笑了!(本报“三区三州教育行”融媒体报道组 甘孜州报道组成员:俞水 任赫 高众 贾文艺 鲁磊 葛仁鑫 执笔:高众)

(责任编辑:俞曼悦)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