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广西柳州融水推行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村小学生吃上了自助餐

2020-11-0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4块钱能吃到什么?

  不过是一个面包、几个包子,但对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丹江中学的学生来说,却可以吃到一顿丰盛的自助午餐:白萝卜牛肉、节瓜猪肉、黄瓜猪肉、玉米粒肉末、素炒包菜、素炒小白菜、筒骨汤。

  2008年,柳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午餐”;2011年底,融水作为国家试点县,在严格执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融水模式”。近年来,从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到食材统一配送、探索自助餐模式,融水县不断提升营养改善计划实效。

  营养餐“升级”自助餐,拒绝浪费成自觉

  10月23日中午,丹江中学食堂内六菜一汤摆放整齐,尽管脚下的“一米线”已磨得斑驳,但学生们自己盛饭、盛菜,秩序井然。

  两年前,丹江中学在融水县率先实行食堂自助餐模式。为什么要让学生们吃自助餐?融水县教育局副局长、丹江中学校长梁洲谈起自己吃自助餐的经历:“在店里吃多少、拿多少,能不能借鉴一下,在学校里也搞自助餐?”

  彼时,学校食堂的剩饭菜一天能装满6个泔水桶。“我是农村人,小时候晒着太阳收谷子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看到这么多剩饭菜很心疼,总想着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梁洲说。

  在学校推行自助餐,梁洲担心两个事情:一是能否维持秩序,二是饭菜是否还会大量浪费。因此,在推广自助餐前,全校首先抓行为规范。他撰写了学生行为管理规范,对食堂就餐提出的要求是“日三餐,要洗手,光盘底。就餐时,不掉饭,桌地净”。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丹江中学营养餐的菜品数量由两荤一素3个菜变为四荤两素共6个菜。经过测算,每名学生由平均3两米饭减少至2.2两,而总体的伙食费维持不变。

  可选择的菜品多了,浪费现象显著减少。记者在丹江中学食堂碗筷回收区看到,几乎每名学生都自觉“光盘”。

  “浪费减少了10倍!”负责收拾剩饭菜的食堂阿姨马翠群最有发言权,她比画着比她还高的泔水桶,“吃自助餐以前,每天都有这么五六桶,拉都拉不动,现在一天一共才不到一小桶。”

  2017年起,融水县自筹资金,让县城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也吃上了营养餐,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今年起,融水县将营养餐的补助标准由国家统一的每生每天4元增至5元,增加的费用由市县两级承担。这两项举措,融水县近年来共投入约5500万元。目前,全县15所学校的营养餐升级成自助餐模式,受惠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37%。

  融水县东阳村小学是融水县最早参与自助餐模式的村小。“虽然说学生少,但一样众口难调,以前,有时候一餐饭后,4个泔水桶就都装满了。”校长蓝正立说,为了让4元的营养餐全部吃进学生肚子里,县教育局规定,食堂所请的工友费、柴火费等一律从公用经费里列支,但浪费现象却令人心疼。

  去年春天开始,东阳村小学100多名学生吃上了两荤三素的自助午餐。新鲜的就餐方式受到学生欢迎。为了减少浪费,学校想了一个又一个点子:由数学教师测算经费,每月保持动态平衡;严把食材验收关,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派食堂工友外出学习,提升厨艺;学校还成立了采购小组,根据就餐情况及时调整菜谱,例如多买孩子们喜欢吃的牛肉、鸭肉、白菜,少买孩子们不爱吃的茄子和冬瓜,尽量达到品种多样,又符合膳食营养标准。

  “现在,学校几乎杜绝了浪费现象,学生们既懂得了用餐礼仪,也学会了等待和谦让,养成了文明守纪的行为习惯,还体验到了自主打饭的乐趣。”蓝正立说。

  食材统一配送,为校园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周日是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周最忙碌的一天。10月25日晚,公司配送车间内灯火通明,融水全县近2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第二天的大部分食材,正在接受最后一道把关,即将由70辆专业低温保鲜冷藏车配送至学校。

  记者看到,配送到东阳村小学的食材有猪肉、白萝卜、黄瓜、鸡蛋等,学校的订单上还附有肉品品质检验报告单和蔬菜农残检测合格证。

  下午7点,配送员莫文敏装车完毕,启程出发,他的副驾驶位置挂着30多把学校食堂的钥匙,最远的一所学校凌晨3点才能抵达。他的女儿在融水县城北小学读四年级,也吃上了自己公司配送的营养餐。“原材料我都见过,放心!”莫文敏说。

  为最大程度降低食品安全隐患,自2015年开始,融水县所有学校的食材由学校自由采购,转变为公司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通过统一配送,明晰食材源头和可追溯主体,规范了食材检验、贮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确保对食材质量全程把关。

  “我们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学生提供最好的伙食,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禾美公司董事长杜正东介绍,公司自2015年起将业务重点放在了学校食材配送方面,建成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配备了冷冻库、冷藏库、分拣车间、产品质量检测室等硬件设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控体系。目前,该公司承担着融水、三江等5个县600多所学校共20多万名学生的食材统一采购配送任务。

  梁菊花已在融水县四荣乡中心小学食堂工作了7年,每周二她都会向禾美公司打电话预订下周食堂所需的食材。“以前学校自己采购,没有食品检验环节。实行统一配送后,所有食材都有检验,更安全,也更方便。”

  与此同时,为让学生吃得更好、吃得均衡营养,做到规范管理,禾美公司配备了专门的营养师和厨艺总监,每周更换学校食堂菜谱,定期对食堂后厨进行培训,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统一进行食堂后勤管理。

  以食育促德育,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中午时分,融水县苗家小镇小学四年级学生荣国辉在食堂内自己盛了黄瓜炒肉、炒白菜、炒酸菜,吃得津津有味。食堂出口,五年级学生贾蒙轩眼睛盯紧每个同学的饭碗,不时拦住没有“光盘”的同学。作为卫生监督员,他的职责是“保证每个人吃完才能出门”。

  苗家小镇小学是一所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学校,全校1410名学生大都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90%是少数民族。实行自助餐仅一个月,效果出乎校长李玲锋的预料。

  “学生们之前没有吃过自助餐,觉得很新奇,都自觉排队,践行‘光盘行动’,浪费大大减少。家长的反响也很好,说这种方式给孩子提供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李玲锋说。

  “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自觉遵守饭堂纪律,养成饮食卫生习惯”……在东阳村小学食堂外,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

  虽然没吃过餐馆里的自助餐,但在东阳村小学读六年级的李思庭却对自助餐有自己的一番理解:“自助餐就是吃多少、打多少,不能浪费,要留给后面的同学吃。”

  “平时在家吃饭,女儿还会教育我要节约粮食,这方面我要向女儿学习。”该校二年级学生周灵雁的妈妈廖木边告诉记者。

  “实行自助餐,不是仅把菜勺交给学生,里面也蕴含着节约粮食、照顾他人等育人价值。”蓝正立说,更重要的是,自助餐给了孩子们一些自由空间和选择权利。在他看来,自助餐也是“自主餐”,表面上看是关注饮食,实质上是尊重独立、培养独立,让学生感到自由又新鲜,所以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蓝正立记得,学校刚刚实行自助餐时,有些孩子不选素菜,专门选鸡腿、排骨,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学会了荤素搭配,既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也明白了要考虑他人,从舌尖上“吃”出了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一年多来,从就餐秩序和不多的剩饭菜可见,这种就餐方式已经培养了学生‘餐厅里的教养’。”

  “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学校在提升学生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李玲锋说,以食育促进德育,通过用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会做人,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点促使她“不仅把这件事做了,还要做得更好”。(本报记者 王家源 欧金昌)

(责任编辑:曹建)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