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其培养质量不仅关系到一所大学的高度,更影响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
清华大学瞄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从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入手,按下了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快进键”。
奖助有力,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科研
“新奖助体系下,所有博士生都能够获得较高水平基本资助,研究生承担助教和助管工作获得的资助金大幅度提高,导师发放的资助金也有最低标准要求。”清华大学能源与工程动力系博士生廖致远说,现在的资助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做科研。
清华大学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明确研究生最低资助标准,推动院系、导师与学校在研究生资助方面形成合力,规范、协调、有竞争力的奖助体系,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解决了求学期间的后顾之忧。以博士生为例,学生每年收入超过5万元,生活基本保障到位,文科和基础学科研究生收入较之以往也有大幅提升。
清华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始于2007年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形成了包括基本资助、岗位资助、奖优助困三大部分在内的多元化奖助体系。然而,随着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研究生奖助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研究生奖助体系保障和激励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需要。
“基于此,2017年3月,清华大学修订研究生奖助工作实施办法,密切结合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健全研究生资助体系,将研究生奖助体系作为研究生教育质量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学籍与奖助办公室主任李泽芳说。
在完善后的资助体系中,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业资助均由学校资助和院系(导师)资助两部分组成。在学校资助部分,学校进一步统筹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等各方面资源,加大对研究生资助投入力度。
“三助”让研究生在校学习科研更有方向感
“通过参加助教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讲课水平,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清华大学数学系博士生李海波也尝到奖助改革的甜头。
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周庆安看来,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不仅有助于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解,更是锻炼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奖助工作改革,提升了研究生学习意识,得以更加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研究生自我完善落到实处。
在此次奖助改革中,清华大学积极适应读写课、小班讨论课等教学改革需求,大量增加助教配备,全校助教岗位数与改革前相比增长超过40%,同时,大幅提升助教岗位资助标准,研究生上岗积极性显著增强。
在清华大学,助管岗位已具备了一整套完善的选拔、培养、考核机制,岗前必修课程、集中理论培训、校外素质拓展,覆盖全体上岗研究生。担任岗位工作期间,校长书记座谈会、读书会、海外研修等活动或项目,支持德育助管在政治思想、社会实践、学术研究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王淑娟坦言,自培养机制改革以来,导师从科研经费中为研究生设立助研岗位并提供资助的观念已逐步建立。
李泽芳表示,研究生参加“三助”工作,符合研究生培养规律和全面能力培养要求,是研究生在实践中培养的有效途径。改革后的新奖助体系将资助模式与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过程紧密结合,所有研究生都需要承担以助研为主的“三助”岗位,以获得岗位资助,锻炼综合素质,发展职业能力。“三助”在研究生培养和资助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奖助改革带来杠杆效应
从国际视角看,为从事创造性研究工作的学术型研究生提供充足资助是世界各国的通行惯例和普遍共识,也是全球顶尖高校竞争优质生源、保障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周杰表示,奖助体系与研究生教育领域诸多方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完善是学校加大研究生资助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都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在此次研究生奖助改革中,清华大学充分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整体特点、现实条件、发展规划等进行系统设计,使得奖助改革成为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加速器。
清华大学新奖助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研究生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差异,稳步推进分类资助,引导院系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培养模式。
此外,新奖助体系通过健全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导师更加注重自身培养能力提升,在合理确定招生人数、保证培养过程的指导投入、加强延期研究生管理、加大研究生分流淘汰力度等方面增强了主观动力和自我约束,对于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激发研究生教育活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周庆安看来,奖助改革的杠杆效应正在显现。它不仅从制度上完善了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和激励环节,使奖助体系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支撑,而且提升了导师培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动导师更好落实研究生培养,做到因材施教。(本报记者 万玉凤)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