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社会各界认为,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情理交融,振奋人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信心与决心。高校师生们纷纷表示,自信心更强了,责任感更重了。
一些高校师生或组织或自发地收看电视实况转播,并发表自己的感想。北师大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蒋原伦教授说,总书记的讲话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讲话充满哲理,充满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深刻思索和认知,充满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和对祖国过去、未来的深刻解读,充满对历史问题实事求是的客观理性评价。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龚杰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非常令人振奋。”他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一百年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足以体现中国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我们中国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彦辉说,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把中日关系和对日政策阐述得非常明确,对于我们高校的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他的讲话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的心声。
河北经贸大学理学院学生韩莉莉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使我们大学生充分了解到当今的世界局势和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在抗战时期遭受了巨大的灾难,那是因为贫穷和落后。我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些专家、学者高度评价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张宪文激动地说,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作了非常准确的概括,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所取得的。他认为,总书记讲话中所概括出的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自尊品格、民族英雄气概、民族自强信念、民族创造精神和民族奉献精神等,内涵丰富,非常全面。
原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研究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专职教授刘煜说,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侵略中国都是以中国的割地赔款而告终,唯有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改写了屈辱的近代历史。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就是要不忘国耻,热爱和平。就是要团结一致,励精图治,用延安“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展经济。
摘自:《中国教育报》 2005年9月4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