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确保中小学生最大安全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实施座谈会侧记
《纲要》规范了学校的安全教育过程,拓展了安全教育的范围和视野
上海市教委青保办主任杨永明认为,《纲要》就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并设计了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或事件、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等六个操作模块和“六个结合”的路径,符合当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当今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际。
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马庆业说,在中小学安全教育方面,以前并没有非常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或教材,大部分是通过零散的、分散的活动来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像这样非常系统地总结成纲要还是第一次。
清华附中副校长刘俊则认为,《纲要》的出台,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安全教育过程,也拓展了安全教育的范围和视野,比如纲要中强调了网络安全、青春期安全、远离毒品等模块,这些内容很具有时代特征和必要性,体现了纲要制定者对中小学实际的深入了解,对于指导学校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的有力之处在于建立了保障机制,从教学时间、教育教学资源、队伍建设、质量保障等各个层面作了规定。”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副局长覃照认为,这有助于保障《纲要》落到实处。湖北省荆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军同样认为,《纲要》明确了学校、社会、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的相互职责,同时也要求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这一点很可贵。
要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
“《纲要》一颁布,我们学校就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对照《纲要》找差距,克服自满、麻痹情绪。”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校长陈杰介绍说,学校近期先后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以“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周”活动,组织各班举行“校园安全”、“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等主题班会,观看安全教育影片,请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派出所教导员作法制报告等一系列活动。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郑炽钦介绍说,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教育领导小组,把贯彻《纲要》纳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将学生对公共安全的认识和意识落实到日常的实际行动中。同时,还将建立规范、有效的评价机制,突出安全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陕西省西安小学校长程弘介绍说,学校除了明确责任,加大宣传之外,还重点抓开发。各年级按照教育重点内容广泛搜集图片、音像、文字等资料,营造教育环境,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逐步形成教育案例。同时还加大检查工作力度,认真组织制定学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评估方案。
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校长吕宗海认为,公共安全教育是一个大教育,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期待多重保障
清华附中副校长刘俊认为,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应当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事情,比如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市政、公安对校园潜在危险的积极响应,社区、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等都非常重要。同时他希望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比如对中小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明确规定,在校园周边及有未成年人的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等。江西省赣州市教育局局长黄德明亦有同感,他认为局长、校长所拥有资源的有限性、安全管理手段的有限性与承担责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需要认真思考,学校安全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学校校长的事,更是全社会的事。
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副局长金英虎认为,搞好安全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师资问题,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是当务之急。其次应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过于宽松、过乱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于教师职责的问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教育局局长朱振德认为,抓安全,教师应当实现一个转变,抓教学与抓安全是同等重要的,应该同步,责无旁贷。
对于安全教育的课时问题,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副调研员马庆业认为,教学中应保证一定的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如果仅靠其他课程时间进行渗透是不可能系统学习的,每学期应用一到两个半天专门进行安全教育。
“在学校内部,教职工、学校领导特别是校长一定要有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这一点很重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九师教育局局长樊徽认为,只有这样,学校对于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卫生安全教育等才能真正从点滴之处贯彻落实,取得实效。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6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