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健全管理链条 消除管理真空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103所、在校师生79.6万人。五年前,赤峰市提出“教育工作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口号,把“尊重生命、保护生命、以人为本、学会生存”作为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2006年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是全国学生非正常死亡率的二十分之一,几年来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基本杜绝了责任事故。

  总结经验,为学生撑起安全的保护伞,一要强化学校安全管理。早在2005年,赤峰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均设立了学校安全管理专门机构,基本做到了学校安全工作有专门领导抓,有工作制度管,有专职机构办,有具体人员干。我们设置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五道防线,形成了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到教职员工到家长到学生的安全管理链条,消除了管理上的真空。

  二是层层签订、落实责任制。每年新学期开始前,市教育局一把手都要跟各旗县区的分管旗县区长、教育局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分管旗县区长、教育局长与学校校长、园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学校校长、园长再与每一个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年末市县两级教育局要对各学校全年的安全责任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三是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制度。近年来,为加强和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建立长效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制定了《赤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赤峰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实施细则》、《赤峰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考核细则》、《赤峰市教育局安全工作应急预案范本》、《赤峰市教育局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关于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教师考核范围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各旗县区也都根据各自实际制定颁发了相关文件。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安全管理科学规范,制度更健全、措施更具体、责任更明确。

  四是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市教育局每年对全市学校进行不少于三次全面的安全工作大检查,要求横要到边,纵要到底,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对查出的隐患,逐一登记造册,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和领导,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督察中发现各类安全隐患立即下发《学校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

  五是加大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的力度,把保护生命、学习生存技能、唤醒和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列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市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纳入全体教师业务考核范围,并作为晋职晋级、受聘任教、实施奖惩的一项重要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广大校长和班主任进行了不低于16课时的专家培训,自编了5本培训教材和20多个小时的VCD讲座资料,为保证培训的质量,对培训人员进行了闭卷考试,到今年底将全部实行安全岗位持证上岗。

  六是搞好学校外部环境综合治理。2006年,市政府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派驻保安员116名,学校周边设立治安岗亭219个,学校门口设停车泊位784处,整改消防安全隐患237处,设置交通标志和安全设施915处,人行横道线522处,设置人行横道信号173处,排查校车690辆,教育校车驾驶人749名,使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其周边的治安状况有了进一步好转,广大师生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3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