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部行 之二

江西:穷省也要迈大步

  绵绵春雨中,记者随同国家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组行进在革命老区井冈山的中小学,看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真切地感受到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给学校带来的变化。

  吉安县永和镇中心小学校长陈永进扳着指头一笔笔计算着学校的进账:去年春季开学是203360元,今年春季开学是301468元,仅仅一年,学校可用经费就增加了近10万元。上面说,今后几年还要增,新机制改革真正给我们带来了实惠!

  江西省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契机,舍得投入,为学校的运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出手大方:城乡义务教育杂费全免

  论财政收入,江西算不上富裕,去年的财政收入是518亿元。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实力还很一般的省份,却在去年年底作出了一个令其他省吃惊的举措:从2007年春季学期起,在城市和乡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不久,省里正式发文,省财政也迅速调拨资金7.12亿元,并直接拨付到县里的“专户”,拨至学校。不仅如此,江西省还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农村小学由40元/年提高到74.5元/年,农村初中由60元/年提高到94.5元/年,生均提高34.5元/年。

  今年,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是20.89亿元,其中,中央补助9.96亿元,省级统筹资金总数10.93亿元,在省级统筹资金中,省本级财政承担了8.16亿元,约占全省统筹资金总数的75%,真正做到了省本级拿大头;设区市级财政承担0.66亿元,约占6%;县级财政承担2.11亿元,约占19%。

  省财政厅负责人说,所有这些都是在财政存量不变的情况下,在“增量”中新增的,我们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改革的成果惠及到红土地的每一个村庄:56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34万名城乡贫困寄宿生领到了生活补助费;130万名城乡贫困家庭学生拿到了免费教科书。

  记者所到之处,听到不少老百姓称颂这项惠民的好政策。

  分宜县凤阳中学一名学生家长说:“我的孩子是寄宿生,原来每学期要交几百元钱,这个学期不但不交钱了,还领到了150元的生活补助。我的经济负担一下子减轻了,这样的政府真好!”

  吉安县海尔希望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经费有保障了,我们就不用东奔西跑地去筹钱了。现在是该沉下心来做我们该做的事情了!”。

  江西省的一位人大代表说:“义务教育的春天真的来了!”

  层层推进:让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来之不易,为了让这么一大笔资金在开学前及时运转到学校,江西省上上下下的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

  开学前,省政府连续召开3次会议予以部署。腊月二十八,省政府还召集各市的教育、财政部门负责人到南昌开会。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占铭说,快过年了,还紧锣密鼓地开会,这样的事情是少有的。

  刚开学,省里派出5个专项督查组,到各地督查,副省长孙刚亲自带队,到3个市了解落实情况。省教育厅抽调干部,到高安、乐平、吉安、永修进行为期一年的蹲点调查。

  为了让改革的精神家喻户晓,开学前,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紧急印制了570万份通俗易懂的宣传卡,发放到每一个受惠的学生手中;印制了100万份公开信,发给每一个班级和部分学生家长;印制了30万份宣传画,张贴到村庄、社区和学校。一些农民群众在省里发的公开信上写了感谢的话,送回到学校,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增补津贴:让教师收入水平不降低

  “每月新增260元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加上基本工资和原有补贴,每月有2000多元。”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苑坑小学教师胡莉萍说,“我的收入比我那些在城里小学当教师的同学还多,我很知足。新机制不仅没有使我们的收入下降,反而提高了。没有了后顾之忧,我们可以专心教书了。”

  新余市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今年年初出台了一项“土政策”―――为农村教师增发岗位津贴。按照向边远乡村、艰苦地区倾斜的原则,根据学校距城区、乡镇的远近,将农村学校划分为三类三档共9个标准,为农村教师每月补助170元至350元的岗位津贴,新余市为此投入资金1600万元,惠及全市5400名教师。

  吉安县将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和所有退休人员每人每月170元的生活补贴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建立山区教师津贴制度和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在鹰潭,市政府将中小学教师地方津补贴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由市县两级统筹解决,确保中小学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漆权说,这些政策措施,对于保障教师的合理收入、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省长感言

  在实施新机制改革过程中,我们要求各市、县经费投入不能发生“挤出效应”,要保证本级政府所承担的改革资金从当年新增财力中安排,不占用教育经费的正常增量,确保原有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减少;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要积极稳妥地解决改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信访、通报等多种形式,监督好改革的各个环节,既要督促各级政府切实承担起应承担的责任,又要监督资金科学、规范、安全地使用。要发挥督导、监察、审计等部门作用,把新机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督导、监察、审计的重要内容。

  资金安排比例

  江西省总人口4311万。2006年全省GDP实现4610亿元,财政总收入518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5元。2007年,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是20.89亿元,其中省级统筹资金总数10.93亿元,在省级统筹资金中,省本级财政承担了8.16亿元,约占全省统筹资金总数的75%。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31日

收藏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文域名:教育部.政务

京ICP备10028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25号 网站标识码:bm05000001